72例肺栓塞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WANG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72例肺血栓栓塞(注:下文中所提及的肺栓塞均指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中医四诊信息,总结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并探讨中医证候与肺栓塞临床症候群、危险分层、转归的关系,为中西医结合早期干预、治疗肺栓塞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方法。方法: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72例肺栓塞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重要辅助检查结果、中医四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并探讨肺栓塞中医证候与肺栓塞临床症候群、危险分层、转归的关系。结果:一般资料:60岁以上的老年人更容易得肺栓塞。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恶性肿瘤为主要诊断收入院的患者较易发生肺栓塞并且以呼吸困难、胸闷为主要症状。周围血管科、骨科、肿瘤科、肺病科院内发生肺栓塞的概率较高。危险预报:年龄(>60岁)、下肢静脉血栓或曲张、高血压、手术、恶性肿瘤是影响肺栓塞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肺梗死三联征”占4.2%。用“Wells评分系统”、改良“Geneva评分系统”对入组患者危险评分,绝大部分患者在中度可疑以上。危险分层越高的肺栓塞患者预后越差。主要辅助检查:入组的绝大部分患者D-聚体值是阳性,D-聚体值阴性不能排除肺栓塞。检测动脉血气的患者大部分有低氧血症,并出现了过度通气的状况。行肢体静脉彩超检查的患者绝大部分患者出现了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心脏彩超检查显示大部分患者出现了右心系统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异常。CTPA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肺动脉充盈缺损或肺动脉阻塞。中医证候:本次肺栓塞中医证候研究中30例(41.7%)属于气滞血瘀证,23例(31.9%)属于血瘀痰浊证,13例(18.1%)属于气虚痰热瘀阻证,6例(8.3%)属于正虚阳脱证。气滞血瘀型和血瘀痰浊型与肺栓塞及梗死症候群、深静脉血栓症候群都呈正相关。气虚痰热瘀阻型与深静脉血栓症候群呈负相关,与肺动脉高压及心功能不全症候群呈正相关。气滞血瘀型与危险分层呈负相关。正虚阳脱证与肺栓塞危险分层、转归呈正相关。结论:肺栓塞的危险信息、预警措施、辅助检查对肺栓塞的筛查、诊断、危险分层有极大的帮助,D-二聚体和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诊断的意义非同寻常。本次肺栓塞的中医证候研究以气虚血瘀证和血瘀痰浊证为主,且气滞血瘀证是本次研究肺栓塞的典型证型。气滞血瘀型和血瘀痰浊型多并发于深静脉血栓症候群及肺栓塞及梗死症候群,气滞血瘀型一般预后良好;气虚痰热瘀阻型的肺栓塞患者与深静脉血栓症候群关系较小,与肺动脉高压及心功能不全症候群关系较大,常合并多种慢性耗损性疾病;正虚阳脱型与体循环低灌注症候群关系较大,危险分层高,预后差。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加味涤痰开窍汤合醒脑静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痰热蒙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66例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33)参考相关指南采
综述了近十年来生物质谱用于分析核糖核酸的应用进展。概述了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MALDI-MS)的原理。论述了生物质谱用于分析生物大分子具有准
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是发展中国家急性中毒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肺是其主要靶器官,PQ中毒后,迅速在肺内积聚,导致肺泡上皮细胞渗透性增加,肺出血、水肿,引起急性肺损伤或
目的: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在呼吸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呼吸机的不恰当使用可引起或加重肺损伤,即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 indu
研究目的机械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是一种在应用呼吸机过程中由于机械张力的各种因素作用于肺组织引起的以肺泡结构破坏、肺泡腔充血出血为病
目的:探讨两种随年龄调整的血浆D-二聚体临界值标准在我国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并分别与传统D-二聚体临界值(0.5mg/L)、2倍(1.0mg/L)及3倍(1.5mg/L)的界值相比较,
缺血性脑卒中是人类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大部分神经保护药物如谷氨酸受体拮抗剂或钠离子,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等,往往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但是临床试验结
本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心智模型进行研究,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和优化自己的认知过程,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经验和认知风格,更好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现有对心智模型
<正>【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的第4课。课文大体由三个版块的内容组成:第一版块引导学生认识摩擦现象和摩擦力;第二版块指导学
21世纪,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冲击,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优异的教育以及卓越的人才是其在经济和科技等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的根本。作为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国际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