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与目的: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是由抗PF4/H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引发的以血小板减少和血栓栓塞事件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长期暴露于肝素类药物,具
【出 处】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解放军总医院 解放军医学院 军医进修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是由抗PF4/H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引发的以血小板减少和血栓栓塞事件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长期暴露于肝素类药物,具有发生HIT的高风险性;但抗PF4/H抗体与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和死亡风险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前瞻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 ①明确中国MHD患者抗PF4/H抗体的阳性率; ②解析其相关危险因素; ③探讨抗PF4/H抗体对患者未来临床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和死亡风险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采用ELISA法和大剂量肝素抑制试验,以62例健康人为对照,检测9家血液净化中心661例患者血清抗PF4/H抗体,分析其危险因素,同时对所有患者随访2年,记录继续透析患者2年内发生的临床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分析抗PF4/H抗体与患者发生临床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及死亡的关联。 结果: ①健康人抗PF4/H抗体阳性率为0; ②661例MHD患者,抗PF4/H抗体阳性率为5.6%,糖尿病是其独立的危险因素,而每周透析次数≥3的患者抗PF4/H抗体阳性率降低,MHD患者抗PF4/H抗体阳性率与其年龄、性别、透析龄、血小板计数无明显相关; ③抗PF4/H抗体阳性与2年内是否发生临床血栓栓塞事件无关联,不是透析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 ④抗PF4/H抗体阴性合并血小板数量减少或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临床出血事件显著增加;而抗PF4/H抗体与血小板减少及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复合检测,不能预测MHD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风险。 结论:中国MHD患者抗PF4/H抗体阳性率5.6%;糖尿病是其独立的危险因素,而每周透析次数≥3的患者抗PF4/H抗体阳性率降低;单纯抗PF4/H抗体阳性不能预测MHD患者的临床出血、血栓栓塞事件事件的发生和死亡风险,抗PF4/H抗体阴性患者合并血小板数量减少或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可显著增加临床出血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非负重状态下,运用磁共振T2mapping成像技术定量分析椎间盘退变,观察椎间盘退变微结构的变化,以期对椎间盘早期退变进行定量诊断。材料和方法:前瞻性纳入我院2012年2月至2012
目的:以特异性的抑制剂阻断OCT3、P-gp活性,观察转运蛋白OCT3、P-gp在NRF2基因介导的A549细胞百草枯抗性中的作用。
方法:
1.构建Ad-NRF2腺病毒载体,并通过Western blo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神经内科常见的脱髓鞘性疾病,其反复发作的形式、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痛苦和负担。其中疲劳症状是一种常见的且严重的
目的:代谢综合征(MetS)是一组以肥胖、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和血脂代谢紊乱等聚集发病的临床症候群。慢性低度炎症及胰岛素抵抗在MetS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目的:对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MRCP)、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
第一部分大鼠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鉴定目的:大鼠BMSCs体外分离、培养、纯化,观察细胞形态、鉴定细胞表面标志物及细胞多向分化能力。方法:在体外通过全骨髓贴壁法培养大鼠BMSCs,并进行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及细胞周期分布,分别向成脂、成骨方向诱导分化。结果:大鼠BMSCs是呈放射状排列的梭形细胞集落,可连续稳定传代3代以上。第3代BMSCs的表面标志物CD29、CD44、
目的:本研究以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为试验对象,从研究COPD的氧化/抗氧化机制出发,观察临床应用化痰药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对COPD患者的治疗作用,研究其对MDA、SOD、GSH-Px氧化
目的:观察盐酸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复合全身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疼痛评估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将60例拟行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ASAⅡ-Ⅲ级,心功能为Ⅱ-
目的:本实验在NMDA(N-甲基-D天门冬氨酸)所致小鼠视网膜兴奋性损伤中,观察谷氨酸转运体GLAST的蛋白表达量和mRNA随时间表达量的变化,探讨GLAST对神经节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本
目的:探讨敲除细胞质移动蛋白1(Dock180)重组慢病毒对大鼠心肌梗死后缺血性心肌病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single guide RNA(sgRNA)Dock180质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