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筛表面酸性调变及其对噻吩类含硫化合物吸附的影响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wzxg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雾霾等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公众的高度重视,为了进一步保障能源的清洁利用,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油品质量的升级显得愈发重要。加氢脱硫(HDS)是世界范围内的炼油厂普遍采用的较为成熟的脱硫技术,但其难以将稳定的噻吩类含硫化合物深度脱除,与之相比,吸附脱硫技术具有脱硫精度高、操作成本低、工艺简单等优点,受到了研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制备硫容大、选择性好的吸附剂是吸附脱硫的关键,吸附剂上的孔结构与酸性位对脱硫活性有较大影响。基于此,本文选取了孔结构和表面酸性不同的MCM-41、SBA-15和NaY三种分子筛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表面酸改性,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测定其对环己烷、苯、噻吩和四氢噻吩的吸附性能,结合XRD、ICP、氮吸附、NH3-TPD和Py-FTIR等表征,探讨其结构与酸性位对吸附剂脱硫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MCM-41吸附剂的比表面及孔体积均大于SBA-15吸附剂,使其对这四种物质的吸附量均比SBA-15分子筛的大;NaY分子筛的孔径与环己烷、苯、噻吩和四氢噻吩的分子动力学直径相差不大,且其表面有L酸位和B酸位的存在,使得其对四种吸附质的吸附量远大于纯硅MCM-41和SBA-15分子筛;四种吸附质在NaY吸附剂上的饱和吸附量大小顺序为:噻吩>四氢噻吩>苯>环己烷,主要通过大π键与L酸作用的方式吸附;四种吸附质在MCM-41和SBA-15吸附剂上的饱和吸附量大小顺序为:四氢噻吩>噻吩>苯>环己烷,主要是通过硫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与B酸位作用的方式吸附。(2)不同浓度的硝酸铵和草酸铵改性NaY分子筛,得到一系列表面酸性不同的NNHY和NCHY吸附剂,其保持了Y型分子筛基本骨架结构且产生了中强的B酸位,吸附剂上中强B酸位的产生是其吸附脱硫性能大大提升的主要原因,且随中强B酸位的增多,吸附剂对噻吩的吸附量也随之增大;不同浓度的草酸改性NaY分子筛,得到相应的CCHY吸附剂,改性过程中不仅没有产生中强的B酸,还造成吸附剂脱铝,破坏分子筛结构,使其吸附脱硫性能较差;中强B酸主要与S原子发生作用,使得NNHY和NCHY吸附剂对噻吩和四氢噻吩的吸附性能大大提升,但对环己烷和苯的吸附性能没有较大的改善;吸附剂结构的稳定性对吸附起重要的作用,这使得CCHY吸附剂对环己烷、苯、噻吩、四氢噻吩的吸附性能均较差。(3)通过铝化改性将不同量的Al元素引入SBA-15和MCM-41分子筛中,与空白样品S-B1和M-B1相比,铝化改性后生成的Al-S-n和Al-M-n吸附剂吸附量大幅提高。吸附剂对噻吩的吸附量随投料硅铝比n的减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两种吸附剂的饱和吸附量最大值均在投料硅铝比n为15时出现,分别为2.46 mmol/L和3.35 mmol/L。中强B酸和L酸的出现是Al-S-n和Al-M-n吸附剂脱硫效果大幅度提升的原因。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这将要求新闻编辑积极应对新媒介带来的挑战及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据此,本文笔者结合工作经验,浅析新媒体时代对新闻编辑的新要求及如何加以应对。  【关键词】新闻编辑;新媒体;新要求  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人次,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人次,互联网的普及率为48.8%,表明我国网络与手机媒体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从而
向有机化合物中引入氟原子或者含氟基团时,会显著改变母体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生理活性。在众多的方法中,过渡金属参与的氟烷基化反应,由于具有底物适用性好、反应条件温和等
学位
碳纳米管(CNTs)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独特性质,在生物医药领域(包括细胞内生物分子传输载体、生物传感器、生物分离/富集以及电催化等)显示出诱人的应用前景。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PAMAM)具有精确的分子结构、大量的表面官能团、分子内存在空腔、相对分子质量可控、分子本身具有纳米尺寸等特点,可应用于药物载体、纳米复合材料、催化剂等多方面。另一方面,室温离子液体(ILs)具有高离子导电性和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毛细管电泳是一种强大的分析技术,从分析小分子到生物大分子都具有很高的效率。它具有高分离效率,高分辨率,快速,易自动化等优点,毛细管电泳在化学,生物技术,环境等方面得到
将醇类物质选择性地氧化为相应的醛或酮是有机合成中最重要的官能团转换过程之一,在精细化工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使用的许多醇氧化方法存在反应条件苛刻,反应
近年氰根桥联的超分子配合物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在Nature,Science,J Am Chem Sac和Angew Chem Int Ed等杂志上报道这类配合物的研究工作逐年增多,涉足的学科遍及配位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博等媒体逐渐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着充分的应用。对于高校教育而言,有效开展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具有必要性。在微博文化的作用下,高校管理者有
环糊精(Cyclodextrin,简称CD)是由若干D-吡喃葡萄糖单元通过α-1,4 糖苷键首尾连接而成的大环化合物. 常见的CD是α-、β-和γ-CD分别由6、7和8个葡萄糖单元组成. CD分子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