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消费语境下的郭敬明现象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ailv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当代文坛,与其他“80后”作家相比,郭敬明无疑是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对青少年消费群体的准确定位以及由文而商的人生经历,既有新时代消费文化语境中鲜明的“80后”特色,又有区别于同时代作家的独特个人风格,形成了典型的“郭敬明现象”。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媒体炒作、商业包装、造星运动和读者追捧等因素造就的热闹景象,其中非文学因素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他是一个资本与文学相结合的典型现象,他的成功为我们呈现了消费语境下文学与消费文化相结合所缔造的“文学商业景观”。因此,对消费语境下郭敬明现象的分析有着强烈的当下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由绪论、主体、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对郭敬明现象进行综述,介绍郭敬明的个人经历、创作情况、写作重点等,指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创新指出和研究意义。主体部分主要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主要分析郭敬明现象形成的社会背景。侧重从消费语境的形成与特征和当下语境中文学的多元化局面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二章主要分析郭敬明如何通过作品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特殊的时代坏境造就了“90后”一代的伤痛。郭敬明在其作品中主要通过亲情、友情、爱情、成长带来的幻灭感这四个方面阐释了他们的这种伤痛,试图与当下的青少年读者群体产生了情感共鸣。第三章主要分析郭敬明文学及影视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消费图景。侧重从视觉消费和欲望消费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指出郭敬明的作品中有着吸引大众的时尚因素。第四章主要分析郭敬明现象中郭敬明的多重身份,侧重从商业逻辑的渗透和粉丝文化的效应所造就的文化商人郭敬明和文学偶像郭敬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指出,在此过程中,郭敬明已经完成了由一个“被消费的符号”到“消费符号”的转变。第五章主要从文学和社会两个方面阐释郭敬明现象的产生对当下文学与社会的意义,对文学生存现状和当下的价值观进行反思。结语部分主要指出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郭敬明现象。一方面,我们应看到他的作品有尊重生活、尊重艺术、开拓文学发展方向的一面,对此,我们也应当积极借鉴;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有在时代环境、市场利益驱动下媚俗的一面,对此,我们应当警惕。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曾说,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点:艺术家、作品、世界、读者。为此,在借鉴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将其放在广阔的消费文化背景下,从消费文化镜像下的时代背景、作家作品、读者受众消费心理等几个方面,利用文学社会学研究方法,对其形成原因追根溯源,以更好地了解其如何完成了从一个作家到成立以文学为平台盈利的商人的转变。并且,借此对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启示性,对当代文学与社会上的文化现象进行观照。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能源”逐渐成为各个国家实力的象征和竞争的焦点。能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在给社会带来繁荣和文明的同时,也对人类的社会安定和生存环境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其经济效应越来越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合理的开发旅游资源、制定旅游政策,可以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同时区域经济对
近年来,急剧增长的无线通信用户对业务性能的要求愈加严苛,且需要拓展更多的业务类型,本就稀缺的频谱资源日益拥挤。传统的固定频谱分配方式使得频谱利用不平衡,大量空闲资源被长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乃至整个国家的繁荣安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公共管理人才是农村公共管理事务
近几年来,科技型小微企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潮流中一类颇具生气的企业群体。它具有企业组织结构紧凑、人员较少以及运营形式多样灵活的特点,同时,它也成为未来几年国家GDP增长和
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向重化工演变,现有电力供应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巨大需求,全国持续的电力供应紧张局面时常出现,并且在短时间内不会得到改善.面对严峻的电力市场,部分
报纸图片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报纸的阅读性提升中有着重要的价值,所以做好报纸图片的处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目前的报纸图片处理来看,清晰度的加强是处理过程中需要
1987年中国福利彩票开始发行,三十多年来,发展迅速,销量一路攀升,2014年销售量达到2060亿元。福利彩票的发行为中国福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20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
<正>国家统计局官网日前公布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其中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为5291.3亿元,同比增长14.1%;利润总额为420.1亿元,同比增长11
神怪经典是一个民族古老文明发展的源头,在传承中国民族艺术文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华民族用丰富的想象、浪漫的情怀去把握现实的重要方式,在整个中国文艺发展史中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