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施图金俄译版《诗经》植物意象翻译研究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a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诗集,《诗经》记录了我国古代的自然事物与人民的生活百态。自流传之日起,国内外学者对《诗经》的研究从未间断。《诗经》中寄托作者情感的意象十分丰富,其翻译是译者所要面临的巨大难题。本文基于功能对等理论,对施图金俄译版《诗经》植物意象的翻译方法、翻译效果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部分植物意象的优化翻译方案。
  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确定论文研究对象,阐述课题研究背景、意义、来源、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重点难点等,归纳总结国内外《诗经》翻译研究及意象翻译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二章为意象的概念与功能对等理论概述。该部分对中外意象概念和功能对等理论进行论述:意象部分包括国内外意象概念研究梳理、意象的概念及分类;功能对等理论部分包括功能对等理论概述、功能对等理论的基本原则、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诗歌翻译的本质。第三章对施图金版《诗经》中植物意象的翻译方法进行研究。该部分首先从植物象征女子、植物传递感情、植物象征品德、植物讽喻政治等四个方面对《诗经》中植物意象的象征意义进行梳理;对植物意象直译法、替换法、意译法、混合法等四种翻译方法进行分析。第四章研究施图金版《诗经》中植物意象的四种翻译效果,即“象”似“意”达、“象”异“意”达、“象”似“意”异、“象”异“意”异等,并尝试提出部分植物意象翻译的优化方案。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对施图金版《诗经》植物意象翻译进行研究有助于译文读者正确解读《诗经》内容;可对语言学、俄语翻译理论、文化教学提供借鉴;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的认识中俄文化,推进两国文化交流。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顾炎武被誉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其反对言心言性的不实之风,强调经世致用,奠定了清初的学术方向。随着顾炎武著作在朝鲜朝传播,逐渐引起当时学界的关注。以李德懋、成海应、丁若镛为代表的实学派学者,对顾炎武的忠义、博学、经世致用思想甚为推崇。不仅如此,他们在深入研读、接受顾炎武著作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受到顾炎武思想的影响。  鉴于顾炎武在中韩两国的重要地位及影响力,本论文以其《日知录》、《音学五书》、《天
学位
学位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身体美学思想源于她对笛卡尔身心二元论的影响下现代英国人的身体所受禁锢的思考,主要体现她对性别、疾病、身体感觉和自然这几方面的关注中。伍尔夫的身体美学思想关注身体在认知中的重要作用。对于伍尔夫来说,身体是自我、身份和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通过分析伍尔夫在1925-1941年之间的小说中对身体的表征,尝试归纳伍尔夫的身体美学思想并分析表征身体对伍尔夫在语言和形式方面的创新所起到的
学位
本文对现代汉语的限定、非限定区分进行研究。根据传统语法,限定性的一般对立表现为动词的形态屈折:限定性动词具有人称、数、语气或时态的屈折变化,而非限定动词并不具备以上特征。在生成语法框架内,限定、非限定的区分取决于屈折节点所具备的属性:限定短语具有[+Tense]和[+AGR],而非限定短语具有[-Tense]和[-AGR]。  与英语等具备丰富形态变化的语言不同,现代汉语并不具有显性的屈折变化,并
学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追求统一的翻译伦理演变为差异伦理,通过对翻译过程中权力关系的分析,最好地证明了翻译的复杂性,突显了“他者”的他异性,但也让人对翻译中自我可能对他者施加的暴力以及译者对原文的责任深感疑虑。只有当自我放弃暴力并承担对他者应有的责任时,翻译方可保留他异性,促进全球多样化和谐发展。然而,安托万·贝尔曼“译异为异”的翻译理想受到“否定分析”和十二种变形倾向的抵制;安德鲁·切斯特曼的五种伦
动结式作为现代汉语的一种特殊句法结构,使用频率颇高,倍受国内外汉语语法学家的关注。但由于汉语与俄语的语言体系不同,俄语中并不存在形式对应的表达式。译者和在线翻译软件难以准确地对其分析和翻译,经常出现误译现象。“V着/V成/V好/V得”四类动结式中充当补语的“着、好、成、得”是现代汉语虚义结果补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拥有共同义项“完成”,同属于“完成类”虚义动结式的结果补语,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
学位
谚语是一个民族语言长期发展的产物,承载着一个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蕴含着民众丰富的智慧结晶。通过谚语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价值观念以及国民性等文化信息。日本民俗宗教伴随着日本人的生活,成为大众生活中“看不见的宗教”,体现了许多日本的民俗宗教文化。本文试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对日谚中与民俗宗教相关的谚语进行初步的整理归纳,旨在通过谚语来探讨日本人的民俗宗
学位
《红楼梦》中大量的餐饮文化负载词可以被视为我国的餐饮文化的饕餮盛宴,值得反复品味和深入研究。文化传播需要以翻译作为桥梁,因而将中国传统餐饮文化介绍给他国读者,必须对书中的餐饮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基于这种翻译需求,原型-模型翻译理论应运而生。作为本土译论,该理论将翻译行为视为模拟行为,将“忠实”与“适合”作为翻译标准,力求挖掘典籍文献中的艺术内涵,尝试消除中国文化外译过程中的困难和阻碍,为典籍中的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