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宅区边界的“硬化”设计初探——以上海和柏林市中心现代住宅区边界形态为例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gsjz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宅用地在城市用地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城市住宅区边界的设计和使用直接影响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率。目前,在城市用地日趋紧张的情况下,针对住宅区边界设计这一课题,出现了以绿化作为住宅区和街道分界的“软化”边界的观点。而本文认为,以建筑为住宅区和街道分界的“硬化”边界在提高边界空间使用效率方面同样意义重大。所以,本文以上海和柏林市中心现代住宅区边界形态为例,从高效使用即节约的角度,对城市住宅区边界的“硬化”设计进行探讨。   本文首先论述了城市住宅区边界的特点、影响因素和节约性的判断依据。并对上海和柏林市中心现代住宅区“硬化”和“软化”边界进行分析和类型归纳。然后立足于空间形态和人的活动,对其中相应案例的空间使用效率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归纳出“硬化”边界的特点、类型和应用形式及设计原则和方法。   通过上述研究试图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上海市中心“硬化”与“软化”边界并重而柏林市中心以“硬化”边界为主。第二,“硬化”边界是一种确保边界空间高效使用的重要边界形式。第三,“硬化”边界在类型上分为连续型和渗透型两大类;应用形式上包括小尺度、对称的形式和与“软化”共营的形式。第四,“硬化”边界的设计原则包括渗透的空间,褶皱的边界,小尺度、连续、富于变化的立面,充足的街具与多样的铺地,以此为营造城市住宅区高效使用的边界空间提供一种新的思考。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我国各省市的社会经济都在快速的发展。然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也随之而来。吉林省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近年来,随着城市
随着中国城市建设过程中高层建筑比例的增加,日照遮挡问题变得复杂,严重影响到各地城市规划管理的效率。本文针对高层高密度环境,以方位角日照方式为基本出发点,对相邻地块日照权
作为城市的重要形象窗口,滨水公共空间的开发设计在当今世界受到日趋广泛的关注。但是,大多数案例的关注点仅仅局限于视觉、美学角度,但对于滨水区的可持续发展重视不足。因此,我
2005年10月,国际古迹理事会(ICOMOS)第15届大会在古都西安召开,大会通过了《西安宣言》,宣言将古迹遗址本身价值外延扩大,承认周边环境对古迹遗址保护的重要性和独特性。随着
伴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大量不适宜城市发展的产业搬离城市,而遗留在城市中的产业建筑及区域在城市快速发展中被拆除,其
“流动空间”作为一种明确的空间概念,出现于1929年密斯设计的巴塞罗那德国馆中,自此,建筑逐渐摆脱传统封闭的空间形式,建筑师开始用新的空间理念进行建筑创作。当今,建筑设计的方
本次设计通过分析巴东的地理特征和峡江地区传统商业街的形制,建筑特色以及其优点,缺点。结合现代商业街的布局理念,打造出一条既顺应现代商业发展,又能传承地域文化特色的商业步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小城镇作为联系城市和农
学位
世界城市论坛主要关注当今世界快速城市化及其对社区、城市、经济和政策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国际社会讨论交流、经验共享和国际合作等形式,维护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1976年的
天津大学建筑系馆外檐更新工程是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课题《建筑外檐更新中硬质饰面材料的再生利用技术研究》的示范工程,该工程首次将既有建筑外檐的更新改造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