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DNAzyme的锌基纳米颗粒调节光敏剂代谢促进癌症的光免疫治疗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g3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先天免疫系统既是机体抵御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屏障,也是适应性免疫的基础,因此激活先天免疫已成为一种探索癌症治疗的新途径。研究发现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 DNA)含有与细菌DNA相似的低甲基化Cp G序列,可激活c GAS-STING-IRF3通路介导的先天免疫反应。此外,基于线粒体对活性氧高度敏感,使得靶向线粒体的光动力疗法成为诱导mt DNA损伤和释放的理想手段。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FDA批准用于光动力疗法),可促进光敏剂原卟啉Ⅸ(Protoporphyrin IX,PpIX)在线粒体中合成,成为诱导mt DNA释放的理想底物。然而,ALA转化效率低,PpIX代谢为无光敏活性的血红素(Heme),导致细胞内PpIX积累不足限制了其疗效。受ALA(ALA-PpIX-Heme)天然生物转化过程的启发,我们开发了一种具有调节光敏剂代谢功能的装载脱氧核酶(Deoxyribozyme,DNAzyme)的纳米颗粒(ALA&Dz@ZIF-PEG),用于光动力增效肿瘤免疫治疗。首先将ALA和可剪切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 RNA)的DNAzyme包裹到沸石咪唑酯骨架-8(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ZIF-8)中,进而采用DSPE-PEG2000修饰,制备ALA&Dz@ZIF-PEG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一旦进入癌细胞,可在溶酶体的酸性环境下分解并释放锌离子、ALA和DNAzyme。值得注意的是,释放的锌离子可以通过抑制线粒体复合物IV的活性来阻断线粒体有氧呼吸,通过缓解肿瘤缺氧来增强氧气依赖性粪卟啉原III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ALA向PpIX的转化,作为PpIX产生的“开源策略”。同时锌离子还作为DNAzyme的辅助因子,激活DNAzyme沉默亚铁螯合酶(催化PpIX转化为无光活性的Heme)的m RNA,作为降低PpIX失活的“节流策略”,协同促进线粒体中PpIX的积累和激光照射下的mt DNA释放。此外,锌离子提高了c GAS的催化酶活性,进一步放大了mt DNA/c GAS-STING通路介导的先天免疫效应。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ALA&Dz@ZIF-PEG的制备和表征首先制备ALA&Dz@ZIF-PEG纳米颗粒,然后,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对ALA&Dz@ZIF-PEG纳米颗粒的形貌、粒径和电位进行表征,结果显示ALA&Dz@ZIF-PEG纳米颗粒呈类球形结构,平均直径约为60 nm,Zeta电位为-14.1 m V。接下来考察了在p H 5.0条件下ALA&Dz@ZIF-PEG的体外释放特性,该纳米制剂在12 h内的ALA累计释放率达到88.20%,DNAzyme累计释放率达到90.16%。此外凝胶电泳实验表明,随着锌离子浓度的增加,DNAzyme剪切底物的效率显著提高,证明DNAzyme剪切m RNA的效率具有锌离子依赖性。同时,我们证明ALA&Dz@ZIF-PEG在p H 5.0条件下释放的锌离子,足够启动DNAzyme的剪切活性。最后,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ALA&Dz@ZIF-PEG具有显著的物理稳定性,为其体内应用奠定了基础。2.ALA&Dz@ZIF-PEG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以人源乳腺癌细胞MCF-7为模型细胞,考察ALA&Dz@ZIF-PEG的体外抗肿瘤活性。首先,考察纳米制剂调控光敏剂PpIX胞内代谢的能力。MCF-7细胞内锌离子检测结果表明,ALA&Dz@ZIF-PEG能显著升高胞内的锌离子水平。一方面通过检测肿瘤细胞乏氧情况,验证了锌离子可通过抑制线粒体复合物Ⅳ活性改善乏氧,提高氧依赖性粪卟啉原III氧化酶活性。另一方面胞内蛋白质印迹实验结果表明,Dz@ZIF-PEG组可有效地降低胞内的亚铁螯合酶表达量。最终结果显示,纳米颗粒共装载ALA和DNAzyme后,胞内的PpIX含量最高。接着,考察纳米制剂诱导线粒体损伤和激活先天性免疫的特性。胞内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细胞活/死染色及细胞凋亡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给药组,ALA&Dz@ZIF-PEG组显著提高MCF-7细胞内活性氧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其凋亡率达到60%以上。同时,发现ALA&Dz@ZIF-PEG处理后的胞浆mt DNA增多,环鸟甘酸-腺苷酸、磷酸化干扰素调节因子3、干扰素-β相继增加,这些数据证明胞浆mt DNA作为先天免疫的激活剂,能够有效地激活c GAS-STING通路并诱导干扰素-β产生。3.ALA&Dz@ZIF-PEG在裸鼠体内药效学研究以人源乳腺癌细胞MCF-7构建荷瘤裸鼠模型,考察ALA&Dz@ZIF-PEG在裸鼠体内的抗肿瘤活性。体内分布实验表明,近红外荧光染料(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dye,IR783)标记的Dz@ZIF-PEG在肿瘤部位有更强的荧光信号,在给药6 h时荧光强度达到最大,且在肿瘤部位的滞留时间较长。其次,给药期间荷瘤裸鼠的相对瘤体积变化结果显示,ALA&Dz@ZIF-PEG组相对肿瘤体积最小,治疗结束后其抑瘤率高达80%。肿瘤组织锌离子、PpIX及活性氧含量检测结果表明,ALA&Dz@ZIF-PEG可明显增加肿瘤组织内的锌离子水平、增强线粒体内PpIX蓄积及光照下高效诱导活性氧产生。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实验结果显示,ALA&Dz@ZIF-PEG组肿瘤组织发生明显凋亡和坏死,而各组荷瘤裸鼠的主要器官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并且血液生化和血液学分析没有明显变化,说明该纳米系统无明显的毒副作用。4.ALA&Dz@ZIF-PEG的体内光免疫治疗效果研究以鼠源乳腺癌细胞4T1构建荷瘤小鼠模型,进一步考察了ALA&Dz@ZIF-PEG的光免疫治疗效果。在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中,ALA&Dz@ZIF-PEG组荷瘤小鼠的肿瘤体积最小,重量最轻,表现出显著的肿瘤抑制作用。此外,肿瘤组织的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ALA&Dz@ZIF-PEG组核皱缩现象最严重;肿瘤组织的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染色结果显示,ALA&Dz@ZIF-PEG处理后,肿瘤细胞凋亡现象最明显,再次证实了ALA&Dz@ZIF-PEG具有优异的体内抗肿瘤效果。接着检测免疫激活效应,蛋白质印迹实验观察到ALA&Dz@ZIF-PEG组TANK-结合激酶1和干扰素调节因子3的磷酸化水平最高。此外,ALA&Dz@ZIF-PEG治疗组小鼠血清干扰素-β水平高于其他组,提示ALA&Dz@ZIF-PEG能有效激活c GAS-STING通路,产生干扰素-β。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肿瘤浸润性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ALA&Dz@ZIF-PEG治疗可将更多的自然杀伤细胞募集到肿瘤组织中,表明ALA&Dz@ZIF-PEG治疗可有效激活先天免疫。此外,ALA&Dz@ZIF-PEG处理的小鼠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的比例最高,表明ALA&Dz@ZIF-PEG能有效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ALA&Dz@ZIF-PEG组肿瘤浸润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最高,表明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增强。同时,ALA&Dz@ZIF-PEG治疗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最高。此外,我们也初步考察了制剂的生物安全性。各制剂处理组小鼠体重均呈上升趋势,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的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均显示细胞排列紧密边缘清晰,表明制备的纳米颗粒生物安全性较好。综上所述,本文成功制备ALA&Dz@ZIF-PEG纳米制剂,通过“开源节流”策略促进了PpIX的线粒体蓄积,进而诱导mtDNA释放,激活先天免疫。该研究有望扩大ALA的临床效益,在光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加速了电子商务的行业发展,显著激发了电子商务产业潜能;然而,一些问题与不足也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显露出来,妨碍了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其中,商品假冒伪劣问题尤为突出,对版权、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IP)的保护亟待重视与加强。有鉴于此,本文研究聚焦在电子商务实践中常见的B2B2C模式,分析、培育能够充分尊重和有效保护IP的公平竞争性B2B2C商业环境。首先,论文进行了相关背景分析
学位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能量转换效率高、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高的储能装置,被广泛运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领域。当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源时,其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等性能指标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因此探索与现有锂离子电池技术不同的新型化学电源,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近年来,锂硫电池因容量大、能量密度高、硫源丰富及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锂硫电池的商业化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如硫和放
学位
肿瘤治疗中,抗血管生成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然而单一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并不能满足肿瘤治疗的需要,将其与具有不同抗肿瘤机制的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是提高肿瘤治疗效率的有效策略。此外,由于肿瘤组织特异的微环境,如何实现药物在肿瘤组织的深层渗透亦是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关键。本课题基于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以及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Polyamidoamine de
学位
背景与目的骨肉瘤是青春期男性中多发的恶性骨肿瘤,它衍生于骨形成的间充质细胞,许多骨肉瘤患者被确诊时伴有转移性疾病,且多为肺转移。尽管目前骨肉瘤的治疗效果有所提升,但患者的预后仍不佳,特别是发生转移与复发的患者其生存率依然较差。因此,寻求开发高效和安全的骨肉瘤诊治的新的途径和策略十分必要。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新型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具有闭环结构,可以调节线性
学位
背景和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最常见的死因,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CYP)1A2是重要的肝脏药物代谢酶,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肝癌组织中CYP1A2的表达显著下调,过表达CYP1A2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迁移,CYP1A2很有可能成为潜在的HCC早期诊断及治疗靶标,但CYP1A2在HCC中下调的机制尚
学位
近年来,炎症性肠病(IBD)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的改变存在着密切联系。然而目前常用的口服治疗药物生物利用度差,且较难兼顾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导致IBD治疗效果欠佳。基于此,本课题构建了一种核壳型姜黄素口服纳米给药系统(Cur/COS/SC NPs)。该系统表面包覆的凝结芽孢杆菌芽孢衣壳(BCSC)具有强抗逆性、高亲和力、负电荷等特性,能够保护内部药物顺利通过胃酸环境,靶向到积聚大量
学位
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五种苯并咪唑衍生物配体(HL1-HL5)和两种四氮唑衍生物配体(HL6-HL7),使用这两类配体与不同的铜盐反应,制备了十种新型的单核Cu(Ⅰ)配合物。通过核磁、元素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所有配合物均使用DFT/TD-DFT进行理论计算。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3个部分:1.利用苯并咪唑膦氧配体HL1-HL4为主配体,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
学位
乳腺癌治疗中,纳米药物低的递送效率和有限的肿瘤组织渗透仍然是当前抗肿瘤治疗的巨大挑战。首先,由于肿瘤微环境中存在高的间质液压力(Interstitial fluid pressure,IFP)和致密的细胞外基质,传统的纳米药物从肿瘤血管外渗后,主要分布于肿瘤血管邻近区域,而远离血管的深部区域药物浓度几乎为零,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其次,由于实体瘤的生理特征,粒径成为影响纳米颗粒血液循环时间、肿瘤积累和
学位
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是重要的免疫检查点分子,基于PD-L1阻断的肿瘤免疫治疗为癌症患者的长期生存和完全治愈带来了可能。直接作用于靶基因的基因治疗策略可以在基因水平降低PD-L1表达,进而从根本上阻断免疫检查点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PD-L1阻断策略。但由于缺乏安全有效的基因递送载体,基因疗法的临床应用仍然受到限制。近年来
学位
超级电容器具有充放电速率快、使用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绿色环保等特点,被广泛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等能量存储领域。研究表明,电极材料是决定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生物质碳来源丰富、价廉、可再生、孔结构易控且有望实现杂原子自掺杂,被认为是一类极具发展前景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本论文以生物质废弃物杨絮为碳源,通过调变活化剂种类(H3PO4、KOH及K2CO3)与用量及焙烧温度等实验条件,制备出一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