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la型树形分子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88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ola型树形分子是一类中间为疏水片段,两端为亲水树枝状头基的两亲性树形分子。它同时结合了树形分子与Bola型两亲性分子的结构优势,不仅具有精确支化的分子结构、众多可修饰的表面基团,而且可以凭借其独特的Bola型两亲结构形成超分子自组装体。这种分子设计策略一方面可以改造疏水性片段和亲水树枝状头基来改进树形分子的特性,另一方面可以解决传统高代共价树形分子合成步骤繁琐、分离纯化困难等问题,降低合成难度,节约合成成本和时间。因而Bola型树形分子在基因传递、药物递送、组织修复等生物医学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基于此,本论文以中间疏水片段为烷基链,两端亲水头基为聚酰胺-胺树枝状分支结构的Bola型树形分子作为主体结构,对其末端基团进行衍生化,设计合成了一系列Bola型树形分子衍生物,并研究了它们的自组装性质和生物活性,期望为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在本论文工作中,我们首先合成了一系列Bola型树形分子,并在其末端通过共价偶联的方式引入核苷类抗癌药物吉西他滨,来构建了树形分子-药物缀合物I和II,并用~1H-,13C-和HRMS确认了其结构。随后我们通过测定临界聚集浓度、粒径、Zeta电位对其自组装性质进行了表征。此外,还探究了两亲性分子中疏水和亲水部分比例的改变对其自组装体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类缀合物的自组装特性随着中间疏水碳链长度的变化而变化。其中,中间碳链长度为16的I-3表现出最优的自组装特性,能够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稳定的纳米粒子。接下来我们研究了目标衍生物I-3的体外释药特性,发现吉西他滨能在p H=5.0和木瓜蛋白酶的作用下从Bola型树形分子-吉西他滨缀合物中持续释放出来。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缀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和细胞摄取途径,我们发现该缀合物是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不受核苷转运蛋白的影响,其在肿瘤细胞Panc-1和Hep G2上的抗细胞增殖活性也因此显著增强。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缀合物I-3可以通过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生长,同时即使在结构中含有疏水长链,也不会干扰细胞膜对其造成明显损伤而引起细胞坏死。因此,Bola型树形分子-吉西他滨缀合物有潜力作为自组装前药纳米递送系统改善吉西他滨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并提高其抗癌疗效。同时我们还将甘露糖修饰于Bola型树形分子表面,合成了Bola型糖树形分子III和IV,随后对其自组装性质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的自组装特性会受亲水头基数量和疏水碳链长度的影响而改变,且前者改变对其自组装性质的影响更大。鉴于糖与糖结合蛋白质(凝集素)的相互作用在细胞生长调节、分化、粘附等多种生物过程中产生着重要影响,Bola型糖树形分子有望在结构和功能上模拟天然多糖,通过“糖簇效应”提高糖与凝集素相互作用的强度和特异性。因此,接下来我们通过浊度实验研究了Bola型糖树形分子III和IV与凝集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两类目标衍生物都能与植物凝集素刀豆蛋白A(Con A)产生强烈的多价相互作用,形成交联复合物引起样品溶液吸光度增加,并呈浓度依赖性增强。而在加入竞争性抑制剂后吸光度显著降低,说明该特异性相互作用是可逆的。此外,我们还探究了该类Bola型糖树形分子结构中的疏水碳链长度、甘露糖配体密度以及分子整体结构对其与凝集素相互作用性质的影响,发现随着树形分子代数的增加,末端甘露糖配体密度的增大,更有利于增强“糖簇效应”来促进与Con A之间的相互作用。更重要的是,细胞毒性实验证明了Bola型糖树形分子在高浓度下对正常细胞L929仍无明显毒性。因此,Bola型糖树形分子有望作为安全低毒的新型多价聚糖,凭借高表面糖密度,利用“糖簇效应”增强与凝集素的结合,成为研究糖与凝集素结合的有力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上所述,我们发展了一系列Bola型树形分子衍生物,它们能够自组装形成纳米自组装体,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为Bola型树形分子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吲哚骨架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生物活性分子和化学染料中,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开发能用于构建吲哚化合物库的合成方法是获得创新药物苗头化合物的重要基础。DNA编码化合物库(DNA-encoded chemical library,DEL)在苗头化合物获得过程中具有:化合物库规模大、存储空间小、筛选周期短、鉴别速度快和经济成本低等优势,已成为药物研发公司和学术研究机构用来发现创新药物苗头化合
学位
γ和δ-内酯类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展现出良好的抗癌、抗病毒、抗菌等生物活性,因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文献报道了许多关于这两类天然产物的合成方法,如闭环复分解,杂-Diels-Alder、扩环、重排等策略来构建δ-内酯类天然产物,偶联反应来形成γ-内酯类天然产物。但这些方法只能合成特定的五元或六元环内酯结构的目标天然产物,缺乏通用中间体,难以统一实现两种环系内酯结构的合成,因此发展一种高
学位
手性四氢噻吩是一类重要的含硫五元杂环化合物,它们既是许多药物及活性天然产物的核心骨架,同时也可作为多功能的手性配体与有机催化剂应用于有机合成中。鉴于此,发展这类化合物高效的合成方法,特别是一步的催化不对称的环化反应方法,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文献方法主要采用α-巯基羰基化合物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之间的催化不对称双Michael加成反应,即形式上的(3+2)环化反应来构建手性四氢噻吩环,
学位
随着我国的城市建设逐渐步入存量规划时代,为实现精细化的空间治理,小微公共空间因其在公共空间体系中更贴近居民生活的特点成为重要的空间更新对象。但在此背景下,作为公共空间体系末端的小微公共空间得到的关注仍不足。相关的研究与实践缺乏,已有的更新项目存在问题。对小微公共空间更新的反思迫在眉睫。本文从现象学的角度切入,反思在小微公共空间实践时设计师所使用的传统设计框架在微观尺度遭遇的困境。通过现象学视角提出
学位
本论文介绍了一种铁催化的苯并呋喃去芳构化体系,该方法通过不同硼试剂可以将苯并呋喃去芳构化为硅烷基烯基苯酚以及苯并氧杂硼己环醇,同时也实现了碳氧单键的官能团化。第一部分:铁催化苯并呋喃去芳构化的硼酯化反应研究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以苯并呋喃作为底物,三氟甲磺酸亚铁为催化剂,1,2-双(二苯基膦基)乙烷为配体,4,4,4’,4’,6,6,6’,6’-八甲基-2,2’-联(1,3,2-二氧硼杂环己烷)为硼源
学位
1,2,4-三氮唑核苷类似物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利巴韦林作为第一个人工合成的1,2,4-三氮唑核苷类似物,自从1972年被报道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以来,随后的研究表明它还具有抗癌和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并通过多种作用机制产生药理作用。因此,基于利巴韦林广泛的药理活性和多重作用机制,越来越多的1,2,4-三氮唑核苷类似物被开发出来,并被用于抗病毒、抗癌和免疫调节药物的研究。Bola型两亲性分子是
学位
色酮衍生物,含苯并-γ-吡喃酮骨架,广泛分布于植物界。由于其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以及药理作用,色酮骨架的高效合成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色酮衍生物的合成主要是通过简单色酮分子的官能团化衍生(如碳氢活化)。此外,苯酚衍生物,如水杨醛、邻羟基苯基烯胺酮、邻羟基苯基炔酮的分子内环化也是构建色酮骨架的高效方法之一。虽然色酮衍生物的合成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催化不对称构建含手性碳原子的色酮衍生物仍然很少。金鸡纳生
学位
DNA甲基化是作为一类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其中5-甲基胞嘧啶(5m Cyt)是最为常见DNA甲基化修饰。5m Cyt在许多生物学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参与基因表达的调节、细胞发育、细胞谱系控制、基因组印记和细胞衰老等生物学过程外,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癌基因启动子区的DNA甲基化会影响G-四链体的稳定性。而DNA甲基化是否会通过影响G-四链体结构和性质进而调控癌基因表达,
学位
天然产物在新药研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天然产物来源的新药不断被研发出来,人们也更加倾向于从天然产物中挖掘活性良好的先导化合物。植物作为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一直是研究热点。我国植物种类繁多,有着丰富的资源,有非常好的天然产物研究的物质基础。菊科蒿属(Artemisia L.)植物资源丰富,在我国就有约186种,随着蒿属植物来源的抗疟药青蒿素和抗癌药arglabin的发现,蒿属
学位
急性肺损伤主要是由细胞因子风暴引起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症型肺炎。相比传统的小分子抗炎药物缺乏靶向性,容易产生毒副作用,生物大分子药物的治疗更具有显著优势。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在细胞核内与抗氧化原件(ARE)结合,能激活细胞保护性基因的表达,从而缓解细胞因子风暴,是一个治疗急性肺损伤的有希望的手段。然而,由于结构敏感和透膜性差等缺点,Nrf2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迫切地需要开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