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亲密伴侣暴力暴露与问题行为的元分析及其关系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2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调查显示,父母亲密伴侣暴力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长期以来,研究者们重视对父母亲密伴侣暴力中直接受害者的研究,但是当父母亲密伴侣暴力发生时,妇女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相对于妇女这类直接受害者而言,家庭中的子女也是受害者,由于父母亲密伴侣暴力对家庭中子女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存在一定的隐蔽性,短时间内不易被发现,因此不易被研究者所重视。可实际上,家庭作为个体成长的主要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当暴露于父母亲密伴侣暴力环境中时,青少年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睡眠障碍、攻击性行为等问题行为,因此,父母亲密伴侣暴力对家庭中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值得被关注。国内外已有很多研究证实了父母亲密伴侣暴力暴露与个体内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联系。然而,从已有研究中可以看出,由于每个研究者的研究框架设计、测量问卷选择、样本数量和类型以及统计方法应用各不相同,导致各独立研究的结果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很难对这些独立研究的结果进行评判和取舍,而元分析(Meta-analysis)作为一种定量综述的研究方法,是最适宜对这些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因此,研究一将采用相关系数的元分析技术对2007-2019年之间国内外探讨父母亲密伴侣暴力暴露与个体问题行为之间关系的独立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和分析,并且把性别、年龄作为调节变量纳入元分析,这有助于分析现有实证研究之间效应量不一致的原因,从而对父母亲密伴侣暴力暴露与个体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研究一对父母亲密伴侣暴力暴露对个体问题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元分析,并同时考察了被试性别、被试年龄在父母亲密伴侣暴力暴露与个体问题行为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元分析最终纳入2007-2019年之间34篇相关独立研究,共95个效应值,12681个被试,结果表明,父母亲密伴侣暴力暴露对个体的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和总体问题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其效应值分别为0.19、0.18和0.19。此外,被试性别在父母亲密伴侣暴力暴露与外化问题行为、总体问题行为关系之间起显著的调节作用,其中,随着男性被试比例的升高,父母亲密伴侣暴力暴露与外化问题行为、总体问题行为之间的效应值也显著增大,但是被试性别在父母亲密伴侣暴力暴露与内化问题行为关系之间不起显著的调节作用;被试年龄在父母亲密伴侣暴力暴露与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和总体问题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其中,成人组效应值显著大于青少年组、儿童组和幼儿组,效应值均为四个年龄组中最大,而幼儿组的效应值显著又大于儿童组和青少年组。元分析强调了父母亲密伴侣暴力暴露对个体问题行为的影响,然而父母亲密伴侣暴力暴露对个体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已有研究多基于外溢理论,考察母亲抑郁、母亲抚养压力以等他人因素在父母亲密伴侣暴力暴露与个体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较少关注个体自身因素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基于认知-背景理论、情绪安全理论等理论,探讨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父母亲密伴侣暴力暴露与个体问题行为之间所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二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父母亲密伴侣暴力暴露与内化问题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02,占总效应的11.1%;在父母亲密伴侣暴力暴露与外化问题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02,占总效应的7.1%。综上所述,元分析及其关系研究均发现父母亲密伴侣暴力暴露对个体内外化问题行为有显著影响,且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父母亲密伴侣暴力暴露与问题行为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
其他文献
充足的睡眠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睡眠不足日益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公共问题。缺乏睡眠可能会导致生理(例如肥胖,心脏健康)和心理上(例如焦虑、抑郁症,认知障碍)的多重不良影响。因此,对缺乏睡眠的人群的身心状态研究非常重要,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睡眠缺失带来的直接后果,也可以帮助我们反向推测出睡眠的作用机制。共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亲社会行为,对维持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疼痛的共情在生存
拖延(Procrastination)是指尽管预见到该行为会带来不利后果,人们仍自愿推迟开始或完成某一计划好的行为(Steel,2007)。拖延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问题行为,具有跨时间和跨情景的稳定性(Steel,2013),并且会对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等产生负面影响(Sirois,2004)。因此,对拖延行为的产生机制及其干预手段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大量的研究表明,任务厌
研究背景:反刍思维已经发展成为理解许多精神疾病产生和持续的一个关键因素,尤其是抑郁症。反刍思维是对悲伤情绪的反应模式,包括重复和被动地关注痛苦的症状以及这些症状可能的原因和后果。鉴于反刍思维的负面影响,它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是行为和脑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反应性反刍(reflection,R因子)和情绪性反刍(brooding,B因子)是反刍思维的两个亚型。B因子总是与消极后果联系在一起,是一
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情绪、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互惠互动是社会认知的关键。在社会交往中,情绪的表达取决于对社会信号的准确解读,而大部分的社会信息都可以从他人的面部表情中获得。面部表情是一种强有力的非语言的情绪表达方式,向他人传递了效价信息,也包含了复杂社会世界中至关重要的信息。人们增加对眼部区域的关注可能会改善情绪识别,因为这个区域传达了情绪识别最相关的线索,我们能够觉察到他人目前的情绪状态,这也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明的真正财富将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人类的创造力上。创造性的定义是个体产生新奇独特(新颖性)且具有社会价值(有效性)的产品的能力。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是一种高级的心理认知过程,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比如:知识(包括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基础),智力(包括洞察力,注意力等),人格(包括意志、情操等)等。创造性的认知理论主要围绕两个视角展开:自发联
二分思维(Dichotomous Thinking)是指个体采用二分法思考,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思考事物的倾向,其特点是偏好简洁明确的信息、二元对立和追求效益。创造性(Creativity)是人类独有的高级认知功能,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因素研究长久以来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个体创造性核心是创造性思维(Creative Thinking),吉尔福特将创造性思维分为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
拥有幸福的亲密关系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探索亲密关系的影响因素对提升亲密关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亲密关系中,付出感(sense of giving)是个体对伴侣主动给予的感受,包括个体感知到对伴侣的付出、对伴侣的情感投入及实际付出行动后的主观感受。有人说“付出感是杀害感情的元凶”,付出感在亲密关系中起何种作用?对关系质量产生影响何种影响?是本文主要关注的问题。在普通的人际关系中,人们总会遵循社会交
随着21世纪社会的发展对于综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逐渐提高,基础教育由分科走向综合已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虽然我国在新课改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综合化,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想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环境,但是在当前分科教学仍然占据主要地位的小学教育环境中,加上教师本身也一直处于分科教育的背景中成长等,这些都非常不利于综合化课程的实施,因此,培养综合性、具备广博的基础知
拖延(procrastination)是指尽管个体能够预料到有害结果的情况下,仍然自愿将计划做的事情向后推迟的一种行为(Steel,2007)。拖延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问题行为,它对人们的学习成绩、工作效率、主观幸福感和身心健康等方面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Balkis&Erdin(?),2017)。因此,系统探究拖延行为的产生机制并进行拖延干预研究,对于个体生活改善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以不必要的思维、意象、想法和冲动不由自主地进入意识(强迫思维)为特征,个体尝试通过重复的行为和精神行为(强迫行为)来中和强迫思维。亚临床强迫倾向个体是具有强迫症患者相同或类似症状的健康人,可能存在强迫症患者特有的障碍或者功能缺损。以往大量的研究证实,用亚临床强迫个体为样本进行研究,能为强迫症的相关研究提供有意义和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