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部分土塞效应的部分外露管桩振动特性研究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an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管桩要承受各种静动态荷载的作用以及在复杂工况环境中的应用,因此研究管桩的振动特性对于地基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部分外露管桩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分数导数理论、粘弹性理论、土动力学以及桩基振动理论等研究考虑土塞效应的桩周土-部分外露管桩-桩芯土系统的水平、竖向、扭转等振动特性,希望可以为管桩的计算、检测和施工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撑,主要工作如下:(1)以Novak薄层理论为基础,分数导数粘弹性(FDV)桩周土-管桩-桩芯土的竖向动力相互作用借助Winkler弹簧-阻尼器进行刻画,通过求解粘弹性土层得到了模型的刚度和阻尼系数。再考虑分数阶粘弹性桩周土和桩芯土对管桩的竖向作用,以此为基础,建立考虑土塞效应的桩周土-部分外露管桩-桩芯土系统的竖向振动方程,进而可以得到管桩桩顶复刚度的解。结果表明:管桩外露部分不宜过长,不超过5倍的管桩外半径为宜,否则会影响管桩的稳定性。(2)考虑管桩外露和桩芯土土塞效应,基于分数阶粘弹性本构模型考察管桩的水平振动问题。根据桩基振动理论建立FDV土中管桩水平振动控制方程,在考虑克雷洛夫函数性质的情况下运用传递矩阵法和初参数法等得到问题的解。数值算例结果分析表明:管桩壁厚不宜过小,内半径不宜超过桩长的2.5%,否则桩-土系统不稳定。(3)考虑FDV土中管桩部分外露的扭转振动问题,根据分数阶粘弹性桩周桩芯土对部分外露管桩的扭转作用,同时考虑问题的连续性边界条件并借助于传递矩阵法得到了管桩扭转耦合振动的复刚度。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表明:管桩内半径与外半径的比值对管桩桩顶扭转复刚度的影响大且较为复杂,内外半径比值越大意味着管桩壁越薄,其内半径与外半径之比应小于0.5为宜.(4)根据第三章得到的桩周土-管桩-桩芯土系统相互作用下的水平力,探讨在轴力作用下的管桩水平动力阻抗,并与无轴力工况下的管桩水平动力阻抗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轴力对考虑土塞效应的桩周土-部分外露管桩-桩芯土系统的管桩水平动力阻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管桩壁厚的大小一定时,但可以通过管桩顶部增加轴力来改变刚度因子的大小,以保证管桩的整体稳定性。
其他文献
热障涂层材料广泛应用于燃气轮机的高温部件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发动机叶片使用寿命和使用温度。氧化锆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相稳定性、高的热膨胀系数、低的热导率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以氧化铈(CeO_2)和氧化钪(Sc_2O_3)作为氧化锆的稳定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和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钪铈共稳定的氧化锆陶瓷材料(SCZ),并对这些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力学性能、抗Na_2SO_4+V_2
等几何分析采用样条函数构造几何模型,实现CAD与CAE的集成分析,该方法由Hughes等人首次提出,并广泛应用于位势问题,热传导问题等。本文关注热传导问题,将构造CAD模型的样条基函数用于CAE分析模型的几何表达与物理场近似。常用的等几何分析方法包括NURBS与细分曲面。本文先将等几何分析与边界元法相结合进行二维热传导问题分析,由于几何的精确性构造与物理场的高阶近似,可获得高精度的计算结果。为了进
工程结构裂纹扩展的数值模拟在现代工业设计中起到指导作用,而在实际工程中,不确定性是普遍存在的,它可能由不同原因导致,如:固有的材料随机性、几何尺寸、制造偏差和动态加载。综合考虑实际随机参数对结构系统的影响,能够提高评估的可靠性。本文针对裂纹扩展问题进行随机性分析,并考察一些重要参数对结构响应的影响。采用等几何边界元法(IGABEM)对确定性断裂问题进行模拟。等几何边界元法的核心思想是采用计算机辅助
黏性土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受压体缩、卸荷体胀,水分蒸发导致的土体收缩与外部应力导致的土体压缩是黏性土体积变化的主要部分,对土体收缩与压缩行为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以1.5倍液限制备Wyoming膨润土、宁明膨胀土、荆门黄褐色膨胀土、Denver膨润土、Denver黏土岩、荆门棕褐色膨胀土、信阳黏土、武汉黏土、三门峡粉质黏土、郑州粉土、煅烧高岭土泥浆固结样,开展11种黏性土、4种初
钛基配位框架材料(包括钛基配位聚合物和金属-有机框架)在催化领域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这类材料的合成依然面临极大地挑战。本论文研究了钛基配位框架材料的合成与结构调控,包括钛基配位聚合物的无溶剂合成与孔结构调控,以及钛基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晶的尺寸和晶面调控。对材料的催化性能,以及催化活性与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论文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通过无溶剂法,以N-乙基哌嗪(H_2n
现代混凝土目前朝着绿色,高强度,高性能的方向发展,矿物掺合料与纤维已成为已经成为高性能混凝土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之一。本文以C30为混凝土强度设计基准,首先进行无添加材料下的普通混凝土配制及抗压试验,最终选定为0.45的水胶比作为钢纤维与纳米材料复合增强混凝土的初始水灰比。实验采用单掺,双掺和三掺的设计方法,实测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单掺方法为:在混凝土中单独掺钢纤维、单掺纳米CaCO_3、单掺纳米
硅酸盐水泥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被广泛应用,然而硅酸盐水泥所用原料和生产工艺加剧了对现有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与我国近年来提出的践行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相违背。高炉炼铁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矿渣,火电厂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煤灰,若能将这些工业副产品变废为宝应用到土木工程建设中,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代主题。碱矿渣混凝土正是将矿渣作为主要的胶凝材料,粉煤灰作为掺合料,用强碱溶液激
建筑保温材料的使用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有效手段之一,多孔保温陶瓷凭借其优异的不燃、耐久和良好的保温性能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矿物是制造建筑材料的常用原料,利用尾矿生产保温隔热材料和发泡陶瓷已列入2018国家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基于钾长石在开采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尾矿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本研究采用低品位的钾长石尾矿制备多孔保温隔热陶瓷复合材料,有利于实现矿物资源的综合利用,
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PEC)生物分析是基于光电化学过程与生物识别过程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生物分子检测方法,利用目标物与光活性材料之间的直接电子转移产生的光电流变化,实现对目标物的定量检测。随着生物分析对灵敏度需求的不断增长,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以及选择有效信号放大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寻找高性能光活性材料,引入简便、高效信号放大策略,探索新型传感识别体系是目前PEC生物分
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低维半导体纳米材料(包括:量子点、纳米线、纳米带、纳米管和纳米晶等)在新型纳米光电器件领域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影响半导体材料发光效率、吸收系数、载流子扩散系数、载流子迁移率等光电性质的参数较多,其中半导体的禁带宽度决定了半导体材料的吸收和发射性能,进而影响半导体光电器件的应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半导体种类少之又少,一方面,由于传统半导体材料经济成本高、材料尺寸较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