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癌腔镜与开放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式的对比分析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对比分析腔镜与开放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完成度、术后并发症、复发及远期生存率,以研究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能否在保证肿瘤治疗近期及远期疗效前提下,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 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云南省肿瘤医院,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为ⅠB-Ⅳ期外阴鳞状细胞癌,行外阴广泛切除(Radical Vulvectomy,RV)并单侧或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Open Inguinal Lymphadenectomy,OPIL)的患者,纳入OPIL组;前瞻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云南省肿瘤医院,FIGO分期为ⅠB-Ⅳ期外阴鳞状细胞癌,行外阴广泛切除并单侧或双侧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Video Endoscopic Inguinal Lymphadenectomy,VEIL)的患者,纳入VEIL组。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临床信息以及随访信息。对比分析两组之间的手术完成度、术后并发症、复发和患者生存率。使用IBM SPSS 26.0软件(SPSS,Inc.,Chicago,Ⅲ)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以及Kaplan-Meier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 果]共75人入组,其中OPIL组44人,实施84例单侧OPIL,VEIL组31人,实施57例单侧VEIL。1.基本信息患者年龄 VEIL 组 56(23,77)岁,OPIL 组 55(28,79)岁,(z=-0.490,p=0.62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p=0.229)、受教育程度(p=0.630)、合并糖尿病(p=0.397)以及肿瘤的分期(p=0.992)、病灶的分布(p=0.475)、病灶的数目(p=1.000)等方面,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临床信息单侧VEIL手术时长VEIL组与OPIL组分别为63.87±14.674分钟和52.17±7.781分钟,(t=6.155,p<0.001),VEIL手术时长更长。术中出血量VEIL组为10(5,15)ml,OOPIL组为 50(20,65)ml,(z=-8.370,p<0.001),VEIL术中出血量更低。单侧VEIL清扫淋巴结数目为8(6,11)枚,OPIL组为10.5(8.25,12)枚,(z=-3.614,p<0.001),VEIL切除淋巴结数量小于OPIL。术后住院时长VEIL组8(8,10)日,OPIL组为11(8.25,14)日,(z=-3.397,p=0.001),VEIL术后住院时长更短。3.随访信息中位随访期29个月(范围8-96个月),VEIL组为21个月(范围8-33个月),OPIL组50.5个月(范围9-96个月)。疾病复发分析,腹股沟区累计复发率VEIL组与OPIL组分别为10.0%和6.3%(p=0.667);会阴区累计复发率 VEIL 组 3.3%,OPIL 组 3.1%,(p=1.000);远处累计复发率VEIL组6.7%,OPIL组6.3%,(p=1.000)。随访期间共计11(17.7%)名患者出现复发,VEIL组两年复发率26.3%(95%置信区间6.1%~46.5%),OPIL组为12.5%(95%置信区间1.1%~23.9%)。随访期两组累计复发率分别为,VEIL组为20.0%,95%置信区间为4.8%~35.2%,OPIL组为15.6%,95%置信区间为2.3%~28.9%,p=0.652,对比分析两组整体复发率,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VEIL复发率较OPIL略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VEIL组与OPIL组分别为20.0%和34.4%(p=0.205);术后长期并发症VEIL组与OPIL组分别为3.3%和40.6%,(p<0.001);患者罹患≥1个并发症的发生率VEIL组为20.0%,OPIL组高达59.4%,(p=0.002)。VEIL无法改善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但能大大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整体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生存分析两组2年无病生存率,VEIL组73.7%(95%置信区间53.5%~93.9%),OPIL组87.5%(95%置信区间76.1%~98.9%),p=0.603;2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VEIL组84.3%(95%置信区间67.2%~100.0%),OPIL组为90.6%(95%置信区间80.4%~100.0%),p=0.603;2 年总生存率,VEIL 组 80.3%(95%置信区间62.3%~98.3%),OPIL 组 90.6%(95%置信区间 80.4%~100.0%),p=0.348;两组之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外阴鳞状细胞癌患者时,同OPIL相比VEIL是可行的、安全的,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VEIL复发率略高于OPIL,VEIL 2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和2年总生存率略短于OPIL,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需要本中心后续长期随访,进行研究分析。未来有关VEIL与OPIL对比分析研究,需满足前瞻性、多中心、完全随机对照的因素,并实现长期随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89锶放射性核素治疗、多西他赛化疗及联合治疗三种治疗方式在内分泌疗法基础上治疗骨转移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三种治疗方式的不良反应,为骨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提供更加规范、合理、安全可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肿瘤医院2009年10月至2020年10月符合本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并且经影像学检查证实骨转移的136例患者。根据治疗模式将其分为89锶治
[目 的]目前关于转移灶不可切、原发灶无症状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原发灶处理的选择仍然存在着争议,通过Meta分析评价原发灶切除(PTR)对转移灶不可切、原发灶无症状的结直肠癌的临床预后及安全性。从而为临床医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 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20年9月收录的原发灶切除与全身化疗治疗转移灶不
[目的]分析携带不同基因突变类型的肺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明确哪种类型的基因突变是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高风险因素,以便对这类患者术后疾病进展密切监测以及探索潜在的治疗策略。[方法]1、通过云南省肿瘤医院分子诊断中心数据管理系统,检索出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胸外二科送检的肺腺癌病理标本基因检测病例799例,按照病例选择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出434例,再收集所纳入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
[目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预后良好,当出现甲状腺包膜外侵犯(Extrathyroidal Extension,ETE),包括侵犯带状肌、喉返神经、气道、食道等组织时,复发转移风险明显增加,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尤为关键。本研究通过分析127例甲状腺外侵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
[目的]旨在回顾性分析BMI对中国西南地区小体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在2003年至2010年间,于云南省肿瘤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医院诊断了 525名乳腺癌患者。身高<160cm定义为小体型。排除了满足排除标准的病例后共入组了 315例资料完善的患者。临床和病理特点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生存分析使用Kaplan-Meier。通过Cox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计算出估计激素受体状态,H
[目 的]比较乳腺癌肝转移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模式的生存情况,分析局部治疗在乳腺癌肝转移患者中的价值,同时探讨乳腺癌肝转移的预后因素以及转移部位穿刺活检在临床诊疗中的意义。[方 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7年10月云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患者262例。根据是否采取局部治疗分为全身治疗组(205例)和局部治疗组(局部治疗+全身治疗,57例)。采用Kaplan-Mei
[研究目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近50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特别是城市空气污染的加重,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而其中,肺腺癌的发病率占肺癌总发病率的40%,成为目前最常见的肺癌类型,且肺腺癌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患者通常初次诊断就为弥漫性转移性肺腺癌晚期,肺腺癌是目前最具攻击性和致命性的恶性肿瘤之一。干细胞技术及其应用被认为是21世纪的人类健康工程,
[目 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neutrophils,TANs)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结肠癌组织中MMP-9、VEGF表达阳性率、TANs浸润密度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为
[目的]:转移性乳腺癌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转移引起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转移灶的治疗目前仍以全身治疗为主,而手术治疗目前存在争议,本研究基于SEER数据库,研究单器官转移灶手术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抽取2010-2016年确诊乳腺癌并发生单器官(骨、肝、肺、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660例,以是否行转移灶手术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纳入年龄、人种、组织学分
[背景]饮酒与疾病的发生有着复杂的联系,酒精使用障碍(Alcohol use disorder,AUD)的主要症状为饮酒渴求与抑制饮酒控制缺陷,以及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作为新型无创脑刺激技术,改善AUD患者的认知功能并纠正饮酒行为,具有更好依从性与前景。本研究将采用rTMS干预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