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组织演变及其扩散连接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因其卓越的热物理性能和优异的使用温度,被誉为是未来核聚变反应堆中最有应用前景的结构材料。目前,国际上已经研发了几种典型的低活化钢,如日本的F82H钢,欧洲的EUROFER 97钢,美国的9Cr2WVTa钢,以及中国的CLAM钢。但是,对提高低活化钢的服役温度、优化低活化钢的焊接工艺、以及低活化钢的组织控制和强化机理的研究仍有不足。因此,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低活化钢热处理过程的相变、组织演化和性能、以及扩散连接等。所得结论如下:(1)Ta含量的增加导致低碳低活化钢的原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减小,还导致了奥氏体相变温度的升高。奥氏体相变过程通过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通过拟合实验数值和相变模型,计算得到了动力学参数扩散激活能(Qd)。Ta含量的增加导致了Qd的升高,降低了C的扩散系数,减慢奥氏体的生成速率。(2)Ta含量的增加减少了在其组织中原奥氏体晶界和板条界处析出的M23C6型沉淀相的数量,增多了在其板条内位错处析出的MX型沉淀相数量,提高了低碳低活化钢的冲击性能和800 oC抗拉强度。(3)Ta含量的增加明显提高了低碳低活化钢在550 oC、180MPa的蠕变性能。在高温时效过程中,M23C6型沉淀相的粗化现象比MX型沉淀相更严重。高温时效3000小时,晶界处形成的Laves相可以提高晶界处的析出强化,进而提高低碳低活化钢的抗拉强度。(4)在热变形过程中,适当提高热变形温度有利于低碳低活化钢获得完全的动态再结晶组织,较高的应变速率可以细化再结晶晶粒。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计算热变形过程中的材料常数(α,n,A)和变形激活能(Q),发现增加应变量会减小变形激活能(Q),说明动态再结晶更容易发生。建立的本构方程可以准确地预测低碳低活化钢的热变形行为。(5)适当升高连接温度、增大连接压力、延长连接时间可以细化低碳低活化钢的扩散连接接头,最佳扩散连接工艺为:1050 oC、20 MPa下保温60分钟。在最佳连接工艺下,成功获得了大件低碳低活化钢可靠的扩散连接接头,扩散连接试样的拉伸测试断裂位置均位于基材,且接头的拉伸性能均高于母材。
其他文献
近年来,移动源氮氧化物(NOx)排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催化脱除NOx的一种技术手段,NOx存储与还原(NOx storage and reduction,NSR)技术已经在稀燃发动机后处理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商业化应用。然而研究发现该技术在脱除NOx的同时会产生氧化亚氮(N2O)。本课题围绕N2O在Pt/BaO/Al2O3催化剂上的生成机理展开研究,系统考察不同还原剂条件下的N2O生成路
学位
纳米药物载体在生物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众多的纳米药物载体中,纳米囊大的空腔结构和介孔二氧化硅的介孔孔道都会赋予它们比单一的聚合物药物载体有相对更高的载药量,因此它们作为药物载体具有更大的潜在优势。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利用相对简单的方法制备出同时具有高载药量和pH响应性的纳米囊体系和介孔二氧化硅基纳米粒子体系用于抗癌药物阿霉素的递送。一,果胶基纳米囊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尽管研究者已经构建了众多类
学位
子囊霉素(FK520)是由吸水链霉菌子囊亚种产生的23元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具有抗真菌、抗痉挛及免疫抑制等多种功能。为提高子囊霉素的发酵水平,本文利用代谢网络模型对吸水链霉菌子囊亚种的代谢网络进行了模拟预测,并对影响子囊霉素产量提升的限速途径进行了优化和调节。(1)链霉菌代谢保守性分析及其通用代谢网络模型的构建通过对31株链霉菌与天蓝链霉菌中的1208个与代谢相关的酶蛋白进行同源性分析发现,这31株
学位
β淀粉样蛋白(Aβ)的聚集是阿尔茨海默症(AD)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抑制Aβ聚集是治疗AD的重要策略。本文利用大分子多糖和小分子Aβ聚集抑制剂,设计合成了多种纳米抑制剂,探究了纳米抑制剂的性质与抑制效果的关系。首先本研究将小分子Aβ聚集抑制剂姜黄素(Cur)修饰在天然大分子透明质酸(HA)上得到CHA,不仅提高了Cur的水溶性(114-630倍)、改善了其稳定性,同时还可通过Cur的疏水性,使CH
学位
中医药膳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发挥着病可抵疾,健则益寿的重要作用。在总结古人经验的基础上,现代化中医特色药膳蓬勃发展,但也面临着管理不规范问题,如不符合中医药理论乱施补膳、新媒体传播信任度和权威性遭受质疑、标准缺失等。鉴于中医特色药膳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文章从标准化、人才培育、市场管理、继承创新、传播机制、质量控制、特色管理等方面对营养科中医特色药膳的管理模式展开探讨。
期刊
低碳醇,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但是低碳醇合成过程一直未能实现工业化,最主要原因是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以及稳定性不能满足工业化的要求。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以CuCoAl-LDHs(水滑石)、CuCoAl-LDHs/CNTs和CuFeMg-LDHs/CFs为前驱体的CuCo/CuFe双金属催化剂,探究了催化剂结构与合成低碳醇性能的关系。同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
学位
本论文制备了Ni-M(M=Fe、Co、Mo、W)双金属磷化物及Ni-Zn双金属催化剂,采用XRD、SEM、TEM、UV-Vis DRS、FT-IR、H2-TPR、N2吸附-脱附、CO/H2化学吸附、H2/NH3/CO-TPD、Pyridine-FTIR、ICP-AES、物理磁性测试和XPS等方法对催化剂物化性征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金属M改性Ni2P/Si O2、Ni-Mo磷酸盐前驱体焙烧温度、Ni
学位
氯乙烯作为合成全球五大通用材料之一聚氯乙烯的单体,成为工业上必不可少的环节,制备氯乙烯我国采用的是电石乙炔法,这主要是由我国的资源特点决定。尽管该工艺已经持续很多年,但是合成过程中氯化汞催化剂的污染依然未能解决,对人类以及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开发无汞、绿色、环境友好的催化剂刻不容缓。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探讨过渡金属氮化物作为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对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影响。同时作为探索,采用光催化,以二氧化
学位
基因治疗的不断发展为日益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带来了新的治疗策略。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ECs)在这类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地提高血管ECs的迁移、增殖及血管化能力,成为治疗的关键。因此,本文致力于设计、制备及优化多功能基因递送系统,以期通过将治疗基因高效递送至ECs细胞核,使得治疗基因高效表达,从而促进ECs的快速迁移和增殖,提高其血管化能力,最终达到快速内皮化及血管化的目的。1、制
学位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凝血因子是一类丝氨酸蛋白酶,是抗凝药物的作用靶点。传统抗凝药物肝素和华法林存在出血风险大和使用不便等问题;随着对凝血机制的深入研究,基于新靶点的抗凝药物相继被研发上市,包括活化Ⅱ因子抑制剂达比加群酯和活化Ⅹ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等,但仍存在出血风险大等问题。选择有潜力的靶点开发新型凝血因子抑制剂类抗凝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总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