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与魏晋名士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782406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齐鲁文化既是一个地域文化的概念,又是一个历史文化的概念,它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行政区化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齐鲁文化的特质包括文化上的正统性、道德上的本位性、学术上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在先秦,齐鲁文化只是一种地域文化,进入秦汉,在政治大一统的背景下,齐鲁文化成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但随着主流地位的确立,齐鲁文化自身发生了严重的变异,原本具有的原始人道精神和民主遗风丧失,实践理性被扭曲为政治功利主义,“君义臣忠”被片面地扭曲为对专制王权绝对服从的奴性。进入魏晋时期,齐鲁文化所扮演的文化角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玄学思潮的兴起表面上表现为对齐鲁文化精神的否定,它颠覆了文化的传统形象;但实际上却在“任性达情”的行为方式下,表现出对齐鲁文化原始精神的回归。玄学实际上是用道家之真化儒学之伪,凭借自然的人性冲动以恢复儒学的本真。至此之后,齐鲁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不再受齐鲁地域的限制,而仅仅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化为一种无所不在的历史传统,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影响。魏晋时期,齐鲁士人所崇尚的理想人格与道德精神,在普遍的政治权力压迫下,逐渐走向了极端。这种理想主义的立场拒绝与世俗同流合污,因而常以一种传统的、来自经典的、理想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尽管采取的是一种极端的另类的形式。正是在这种内涵和形式呈现出巨大反差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群体或阶层,即名士团体。魏晋名士集团和名士文化的形成,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是对汉初“布衣将相”之朴的纠正,但过分强调经学在仕进中的作用,导致了士人德行的退化。汉光武刘秀倡导“名节”是对偏重儒学政策的反动,但也造成了士人的雕饰伪善之风。玄风的兴起是对东汉末年社会风气的否定。东汉王朝的解体为思想自由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人们的思想一旦冲破僵化的牢笼便焕发出生命的青春,因而沉重的叹息孕育着愤怒的反抗便显现出来。魏晋是一个儒学式微、名教崩溃、庄老盛行的时代。魏晋士人在心理上处于一个两难境地,纲常名教是社会秩序的根本,任性达情是人性本能的追求。如何调和二者的矛盾,成为不可回避的时代主题。所以玄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自然与名教的关系。魏晋名士以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以及琅琊王氏家族为代表,他们的言行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就其群体性格而言,他们都具有典型的双重人格特征:以儒家的纲常名教为价值取向和以老庄的自然本色为行为方式。建安七子之孔融、徐干,竹林七贤中之阮籍、嵇康是其中的言行激烈者。魏晋名士在行为上崇尚老庄的自然放达,表面上以极端的行为、言论来批判儒家思想和名教,实际上却是对传统齐鲁文化的恪守。痛之切源于爱之深,“叛经离道”的他们,内心是极其痛苦不堪的。如果说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的思想特色着重于形式的反叛和内涵的批判,那么从正始名士和琅琊王氏家族开始,文化正统的重建成为他们的着力点。这昭示着援道入儒、儒道佛合流是魏晋时期思想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试从这些角度来探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齐鲁文化在魏晋名士身上体现的深刻烙印,并且这个方面来说明齐鲁文化与魏晋名士之间的深层次的思想联系。
其他文献
《诗经》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经典之一,两千年来一直受到学者的重视,历代关于《诗经》研究的学者和著作也层出不穷,为我们保留了大量的优秀之作,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清
互文性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该理论术语是符号学家Kristeva在向欧洲学界介绍前苏联思想家Bakhtin的对话性理论时创造的,指的是“任何语篇的写成都如同一幅语录彩图的拼接,任何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当代小说中的地主形象,由于历史文化情境的不同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面貌。“十七年”时期的作家对这一形象的把握大多是从阶级尺度出发,使这一时期的地主形象
中国的报应观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历了一个融合的过程,儒释道三者的合一造就了报应观念在本时期的繁荣兴盛,进而在文学界刮起创作“释氏辅教之书”的热潮。本文拟以魏晋南北
辽金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的准备时期,这一时期,契丹、女真、鲜卑等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相互交流融合。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使这一时期的文学
儿童文学是运用适于少年儿童年龄和生理心理特征的语言,专为他们创作的故事、小说、散文和戏剧等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特别要求主题明确、意境突出;语言通俗易懂、娓娓动听;情
胡助是元代東陽一位飽讀詩書的碩儒,自幼受到婺州理學思想的影响,後四處遊學,交友範圍廣泛,包括同鄉文人、京城同僚、隱逸人士等。對胡助的生平及其交遊的研究,可以領略元代中後期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随着社会流动和开放程度日益提高以及人们利益诉求的多元化,社会矛盾冲突更加复杂,给基层治理带来许多挑战。日本在上世纪60-70年代即在经济社会高
柳青的文学创作经历了“延安文学”和“十七年文学”两个阶段,“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柳青文学世界的主要题材,他书写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成为了“合作化小说”的样本。其中,
本文在分析定中结构的语法框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定中结构语义关系,列出了其中定中超常搭配的十种情况,并试图从隐喻和语义指向两个角度进行解释。论文共分为五章。第1章在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