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的政论外宣翻译——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和第二卷)为例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d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德国功能学派的目的论和外宣“三贴近”原则,研究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和第二卷)及其英译本。目的论作为本文的核心理论与外宣“三贴近”原则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用于研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和第二卷)翻译是否达到了翻译目的以及翻译中主要用了哪些翻译技巧。本文共分为5个部分。第一章对本研究做了简要介绍。第二章回顾了前人在政论外宣翻译、外宣“三贴近”原则、目的论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以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翻译方面的研究。第三章梳理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第四章分析了35个翻译案例,研究译文主要采用哪些翻译技巧,以及译文是否达到了翻译目的和符合外宣“三贴近”原则。第五章是对此次研究的总结。
  研究35个汉英双语案例后得出结论:译文总体上令人满意,达到了政论外宣翻译的预期目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和第二卷)译文中主要运用了增译、减译、分译、合译四种翻译技巧和直译的翻译方法,实现了政论外宣文本的信息功能。译文读者能很好地了解中国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方面的成就。满意的译文对中国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理解起到了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2007年,形成性评价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CMoE, 2007)为载体,正式进入中国大学英语教育评价领域。该政策的引入改变了风靡全国三十年且影响大而深远的、典型的、大规模标准化测试在我国大学英语教育评价领域独统江山的局面,而形成性评价则在十年间逐步演化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过程评价”(Process Assessment),对大学英语课堂和英语教育产生着影响。本文将着重研究“过程评价”对大
虽然目前已有许多研究探讨虚拟空间话语的身份建构,但对朋友圈话语身份建构的研究相对鲜见。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究微信用户在朋友圈中发布的话语实践,目的在于探讨微信用户如何利用其话语实践激活、协商和建构其身份,从而对建构的身份类型和背后的机制形成全面认识。本研究作者在其及10位朋友的朋友圈中通过截图方式收集了785条语料,由于一条语料可能包含多种身份类型,综合分析这些话语实践,共总结出1046个身份类型
学位
国家形象对国家在对外交往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国家形象能够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沟通。我国关于国家形象建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国家形象的他建,而中国国家形象的自我建构研究相对来说还不够丰富。加强国家形象的自我建构对提升国家话语能力,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会上,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
学位
隐喻在国家话语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国家话语的海外传播中,译者准确地理解其中的隐喻并进行恰切的翻译,是有效传达国家意志的必要前提。  为使国际社会接受我国的全球治理理念,话语生产者倾向于借助隐喻构建国家话语。本论文运用语篇隐喻理论研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的语篇隐喻及其翻译,试图考察在我国外交话语和精神文明话语中,隐喻是如何惠及语篇组织的,相关隐喻又该如何翻译。首先,本论文作者选出外
学位
本文探讨了六部19世纪英国小说及其为母语非英语的高中和成人读者设计的简写本在词汇丰富性方面的差异,旨在回答两个问题,即1)、小说原著和简写本在词汇密度、词汇多样性和词汇复杂性方面有哪些差异,2)、哪些简写策略导致了这些差异。  本文总结了前人在传统语法、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和词汇丰富性理论下提出的简化方法,并运用词汇丰富性的理论作为框架来探讨问题。研究过程包括选择合适的语料来构建原著语料库
学位
钦努阿·阿切贝是尼日利亚著名小说家、诗人和评论家,被誉为“非洲现代文学之父”。他的作品致力于纠正被扭曲的非洲形象,恢复非洲人民的自信心和尊严。他的小说代表作《瓦解》、《动荡》和《神箭》合称非洲三部曲。《瓦解》是非洲文学中被广泛阅读的作品,也被认为是对康拉德《黑暗之心》的一个回应。《神箭》在题材和时代背景上都紧接《瓦解》,两部作品一同再现了殖民统治前中后期尼日利亚伊博族人民的生活图景。研究者认为,把
权力关系一直是儿童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图画书领域,当代文学评论家密切关注成人作家和插图画家是如何通过构建文本和图像叙事,从而达到教化隐含的儿童读者的目的。在此类研究中,玛利亚·妮可拉杰娃提出的“成人规范”理论影响深远,它试图揭示成人价值与规范是如何置于儿童叙事当中并发挥作用。然而英国作家和插画家约翰·伯宁罕(1936-2019)的图画书使得围绕儿童文学主流权力话语的研究变得更为复杂。  本文
学位
国际生态话语分析(何伟、魏榕2017a,2017b)属于生态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它探讨语言与国际社会生态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语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目前,国际生态话语分析仍处于理论建构阶段,学界对其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本文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对中美贸易冲突相关的新闻报道进行比较研究。  论文以《中国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在2018年3月20日至26日各六篇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材料。在“和而不同,互爱互利”
本文以现代主义作家E.M.福斯特的小说《莫里斯》为研究对象。这个故事传达了作者的同性恋欲望,挑战了强迫性异性恋,并提出了跨阶级同性恋爱情的理想。然而,它在塑造女性形象时沿用了性别刻板印象;在对下层男性的刻画中,体现了同强加在女性角色身上相似的压迫和异化。  通过借鉴性别研究里对厌女情结和二元对立的批评和美国学者伊芙·塞奇威克对三角关系的研究,以及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塑造、等级关系和三角关系,本文探
学位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学生占学生主体的很大比例。在英语学习方面,维吾尔族学生和汉族学生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英语是他们的第三语言(L3)。L3(英语)的学习过程和机制比学习L2(汉语)要复杂得多。在学生母语(维吾尔语)和汉语(国语)的影响下,L3(英语)的习得不仅受语言迁移的影响,而且受其心理因素的影响。以往研究表明,学习者的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感知语言距离(PLD)直接影响目标语的习得。因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