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照护服务对失能老人医疗利用的影响——基于城市住户抽样调查数据的研究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加速发展的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失能老人数量不断增加。据全国老龄办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2015年全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约为4063万人,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8.5%,并呈逐步加剧的趋势。规模庞大的失能老年人口背后是巨大的照护服务缺口。由于我国尚未形成健全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导致许多难以获得照护服务的老年人选择增加对医疗服务的利用,特别是对住院服务的过度利用,出现所谓“社会性住院”问题。中国于2016年在15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其政策含义之一是通过护理保险的补贴增加失能老人对养老服务的利用,从而减少对医疗服务的挤占。而截至目前,关于中国的长期护理服务能否减轻失能老人对医疗服务的利用,学术界尚无完全成熟的结论。基于此,本文在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自主开展的针对城市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的抽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以60岁以上失能老人为研究对象,以就医概率和就医次数作为因变量衡量其医疗服务利用情况,以是否已经接受长期照护服务为自变量,并根据Anderson卫生服务利用模型选取控制变量来研究长期照护服务对失能老人医疗利用的影响。本文在构建线性模型(LPM/OLS)基础上使用工具变量法(IV-OLS)来解决内生性问题,并进而重点探讨了长期照护服务对不同年龄组别的失能老人影响的差异。通过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发现以下结论:(1)长期照护服务对失能老人的医疗服务利用有显著的替代作用,具体来说,接受长期照护服可以显著降低失能老年人5.4%的年门诊利用率和47.4%的年住院率,并且显著减少其0.661次的年门诊次数和1.319次的年住院次数。由此可见,接受长期照护服务其中对住院利用的替代效应远比门诊更高;(2)本文进一步将样本分为低龄组(60-80岁)和高龄组(80岁及以上)后进行讨论,发现长期照护服务对低龄组老人的医疗服务有显著替代作用。具体而言,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接受长期照护服务将显著降低低龄组老人8.8%的年门诊利用率和58.4%的年住院率,同时显著减少其1.218次年门诊就医次数1.861次年住院次数,而对高龄组老人的影响并不显著;(3)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来源主要为家庭内部和社会服务,社会养老资源的可及性对失能老人接受长期照护服务有显著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我国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导向。并据此提出三条政策建议:(1)国家应积极加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给能力的建设,包括对非正式照料和正式照料的支持;(2)坚持精准服务,有效供给,考虑不同年龄层次和健康水平的失能老人需求的异质性。(3)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覆盖,逐步扩大受保人群、享受服务人群和服务范围。
其他文献
<正>近年来,苍溪县档案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机制保障,狠抓阵地建设,畅通宣传渠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做好档案机改后半篇文章,当好档案文化传播者,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强化“三项”保障机制,筑牢宣传文化发展基础坚持“站在高处看档案、跳出档案抓档案”,准确把握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律和特点,把档案宣传文化作为推进“四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
期刊
真/假是小说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小说人物和原型人物、本事人物的研究也向来是古代小说研究的重中之重。然而,本文真假人物情节类型所研究的真假人物与之不同,这里的真假人物仅限于同一文本的同一空间之中,假的一方必须发生了身份上的变化,其对真的一方的替代都是被有意促成的,也一定有人在这个过程中被假的顶替所蒙蔽。真假人物情节类型的内核是人物身份的改变,而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和维系的。在中国传统思想里,“
学位
《杏庄太音补遗》是明代中期琴人萧鸾编纂的一部琴谱,也是浙派琴谱的代表作品之一,但迄今为止该琴谱尚未得到学术界的关注。首先,本文考察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的《补遗》藏本,釐清《补遗》的版本。第二,明晰萧鸾的身份信息,考察《补遗》的编纂、体例与刊刻。第三,研究《补遗》的序跋作者,考察明代琴学风尚以及不同阶层的人员对琴学的认知;解读序跋的内容,探知序跋传达出的信息。第四,深入解读《补遗》的内容,从所收琴
学位
《观林诗话》创作于两宋之际,是吴聿仅存的一部诗话作品。全书共115则,内容丰富而驳杂,涉及诗歌评点、典故考证、文字考据等多个方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足以资考证,在宋人诗话之中亦可谓之佳本”。由于这部诗话流传不广,在历代文献中罕见称引,且关于吴聿的生平资料亦十分匮乏,因而对此书的全面研究尚未展开。本文立足于《观林诗话》的文本,通过细读全部条目,从创作论、诗人论、文体论三个方面总结了《观林诗话
学位
程序员段子是程序员群体在日常工作与生活实践中生产出的一种行业叙事,主要以互联网为媒介诞生并传播。程序员群体在日常工作中形成内部共享的知识体系,创造出独特的业群文化,业缘共同体共享的知识术语和实践经验借由网络平台进行表达与互动,新的行业叙事由此诞生。程序员段子作为互联网新兴行业叙事研究的典型个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种价值,是网络民间文学研究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本文以程序员段子为研究对象,从程序员的
学位
明前期是一个历史与文本共同建构的盛世。洪武至宣德年间,政治太平,经济发展,稳定和繁荣的社会环境促生了此期诗人产生“时代自信”的心理,表现在文学创作上,呈现出“盛世书写”的繁荣景象。盛世书写可溯源至先秦时期,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传统,拥有政治评价、人文关怀、历史眼光的核心标准,形成了盛事书写与盛地书写的文学母题。在明前期,诗人心态会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相应产生变化,其时代自信的表现活力具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学位
以往的研究中,通常把小说中描写的民俗事象简单理解为“故事发生的环境”、“典型场景”或“叙事语境”等,进而将其笼统地归类为“民族文化特点”之一种来加以总结,较少从叙事功能的研究视角进行学理性考察。其实,小说中的民俗元素并非仅仅作为故事环境或场景出现的,有时它会作为小说叙事的重要一环,链接或推动故事事件的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叙事功能。因此,有必要从叙事学角度探求小说中民俗元素的功能性问题。本文以长篇小
学位
新世纪以“五四文学社”为核心的北京大学青年诗人的写作呈现出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截然不同的风貌,他们的创作表现如“鸟翅膀下迅速拔出的高度”,使他们迅速而有力地在当代诗坛崭露头角。一方面,在“学院诗歌”和“民间诗歌”两极分化的背景下,新世纪的“北大诗歌”所呈现的诗歌观念与作品风貌并未局限在“学院诗歌”的藩篱中,而展现出对诗歌技艺的多样追求;另一方面,互联网媒介的发展影响了新世纪的诗歌传播和诗人
学位
清王朝建立伊始就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刚性收支原则,到了雍正年间,清朝财政制度中的中央集权专制程度到达顶峰。在这样缺乏弹性的财政制度下,清代地方政府难以获得足额收入以应对地方管理,往往只能通过各种加派来弥补开支缺口,这些正项之外征收的附加税可以统称为“耗羡”。与此同时,一直存在的官场腐败问题在康熙帝的“仁政”下也愈演愈烈。财政制度的缺陷、统治者的执政风格以及官吏的贪欲,共同导致了耗羡征收的严重超额以及国
学位
功能性发声障碍(Functional dysphonia,FD)是指患者有发声障碍而不伴有喉部的器质性病变,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诱因和发生机制、生理和心理特征都尚不明确,常规检查多依赖经验性诊断,缺乏可靠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本研究针对功能性发声障碍的表面肌电特征进行研究,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功能性发声障碍的肌电特征,并通过分类识别算法验证了指标的有效性,目的在于筛选可能应用于功能性发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