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翅膀下迅速拔出的高度”—新世纪(2000~2021)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诗歌生态研究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joj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五四文学社”为核心的北京大学青年诗人的写作呈现出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截然不同的风貌,他们的创作表现如“鸟翅膀下迅速拔出的高度”,使他们迅速而有力地在当代诗坛崭露头角。一方面,在“学院诗歌”和“民间诗歌”两极分化的背景下,新世纪的“北大诗歌”所呈现的诗歌观念与作品风貌并未局限在“学院诗歌”的藩篱中,而展现出对诗歌技艺的多样追求;另一方面,互联网媒介的发展影响了新世纪的诗歌传播和诗人网络,以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的成员为中心,逐渐形成了由在北京大学读书、任教的诗人以及北京周边高校的诗人共同构成的“未名诗人群落”。新世纪的北京大学诗歌生态集中体现在诗人的写作、社会交往和各种类型的诗歌活动上,既发生在诸如课堂、寝室等现实空间,也发生在“北大未名BBS”、“豆瓣小组”、“微信公众平台”等网络空间。一方面,“未名诗歌节”、“星期六诗会”的举办,《未名湖》诗刊的发行,对北大校园诗歌生态的形成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未名高校诗歌奖”的创办使全国优秀的高校青年诗人得以相聚、结识,扩大了以“未名诗人群落”为中心的交际网络,是诗歌生态得以维持的必不可少的因素。此外,北大校园中有臧棣、姜涛、胡续冬等诗人教师,他们的课堂也是青年诗人交流的场所之一。新世纪涌现出的“北大诗人”多是“80后”或“90后”,他们既重视学习中外经典诗歌、认真研习诗歌技艺,在继承“诗歌匠人”这一精神的基础上,他们的风格又各具特色。王璞、黄茜、余旸、徐钺、李琬、苏画天等在写作方面已有所成就,也曾是“五四文学社”诗歌活动的组织者,在北京大学诗歌生态人际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可以作为新世纪“五四文学社”的代表诗人。北京大学诗歌生态网络的益处表现在,青年诗人之间相互砥砺,相互唱和,发挥着“诗可以群”的作用,但群体网络可能使成员的审美缺少包容性。此外,每届诗歌活动沿袭了相应的模式,减弱了活动效果;“未名高校诗歌奖”的广泛传播激发了当代青年诗人的写作热情,但对获奖者作品风格的模仿导致优秀青年写作者风格的趋同,削弱了其作品的原创性。“五四文学社”能够通过开展多元的诗歌活动、调整评奖机制,使社团形成自由融洽的氛围,避免诗歌活动的模式化与流程化,更有效地促进青年诗人间的交流。
其他文献
国际税收领域,早期适用于各国间利润分配的常设机构原则、独立交易原则等通用原则,其适应性在数字经济时代已显然不够,需要有新的更适合数字化市场的征收方法被提出。现阶段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双支柱原则。支柱一主要针对的是数字经济和面向消费者业务的企业,旨在寻求一个“统一方法”来解决全球征税权重新分配的问题。支柱二适用范围较广,旨在通过“全球最低税规则”解决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问题,主要反应在GLo BE的四项
学位
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生产力,然而,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当我们享受它们为我们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在生产过程中对水环境的破坏和威胁。絮凝技术因其高效、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絮凝过程依靠接触和粘附的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颗粒通过电荷中和、桥接和清扫逐步形成较大的团聚体。絮凝剂的选择将直接影响絮凝效果。本课题主要研究了磁性聚硅酸金属盐-多糖复合絮凝剂在水
学位
在从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推动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是中国经济实现平稳过渡需要关注的重点。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产业集聚是伴随产业结构发展的重要过程,由产业集聚过程产生的外部效应,对于生产效率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国制造业集聚水平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区域间的集聚与发展有其独特的特点与演进路径。由于东部沿海地区丰富资源与便利的交通条件
学位
<正>近年来,苍溪县档案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机制保障,狠抓阵地建设,畅通宣传渠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做好档案机改后半篇文章,当好档案文化传播者,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强化“三项”保障机制,筑牢宣传文化发展基础坚持“站在高处看档案、跳出档案抓档案”,准确把握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律和特点,把档案宣传文化作为推进“四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
期刊
真/假是小说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小说人物和原型人物、本事人物的研究也向来是古代小说研究的重中之重。然而,本文真假人物情节类型所研究的真假人物与之不同,这里的真假人物仅限于同一文本的同一空间之中,假的一方必须发生了身份上的变化,其对真的一方的替代都是被有意促成的,也一定有人在这个过程中被假的顶替所蒙蔽。真假人物情节类型的内核是人物身份的改变,而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和维系的。在中国传统思想里,“
学位
《杏庄太音补遗》是明代中期琴人萧鸾编纂的一部琴谱,也是浙派琴谱的代表作品之一,但迄今为止该琴谱尚未得到学术界的关注。首先,本文考察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的《补遗》藏本,釐清《补遗》的版本。第二,明晰萧鸾的身份信息,考察《补遗》的编纂、体例与刊刻。第三,研究《补遗》的序跋作者,考察明代琴学风尚以及不同阶层的人员对琴学的认知;解读序跋的内容,探知序跋传达出的信息。第四,深入解读《补遗》的内容,从所收琴
学位
《观林诗话》创作于两宋之际,是吴聿仅存的一部诗话作品。全书共115则,内容丰富而驳杂,涉及诗歌评点、典故考证、文字考据等多个方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足以资考证,在宋人诗话之中亦可谓之佳本”。由于这部诗话流传不广,在历代文献中罕见称引,且关于吴聿的生平资料亦十分匮乏,因而对此书的全面研究尚未展开。本文立足于《观林诗话》的文本,通过细读全部条目,从创作论、诗人论、文体论三个方面总结了《观林诗话
学位
程序员段子是程序员群体在日常工作与生活实践中生产出的一种行业叙事,主要以互联网为媒介诞生并传播。程序员群体在日常工作中形成内部共享的知识体系,创造出独特的业群文化,业缘共同体共享的知识术语和实践经验借由网络平台进行表达与互动,新的行业叙事由此诞生。程序员段子作为互联网新兴行业叙事研究的典型个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种价值,是网络民间文学研究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本文以程序员段子为研究对象,从程序员的
学位
明前期是一个历史与文本共同建构的盛世。洪武至宣德年间,政治太平,经济发展,稳定和繁荣的社会环境促生了此期诗人产生“时代自信”的心理,表现在文学创作上,呈现出“盛世书写”的繁荣景象。盛世书写可溯源至先秦时期,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传统,拥有政治评价、人文关怀、历史眼光的核心标准,形成了盛事书写与盛地书写的文学母题。在明前期,诗人心态会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相应产生变化,其时代自信的表现活力具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学位
以往的研究中,通常把小说中描写的民俗事象简单理解为“故事发生的环境”、“典型场景”或“叙事语境”等,进而将其笼统地归类为“民族文化特点”之一种来加以总结,较少从叙事功能的研究视角进行学理性考察。其实,小说中的民俗元素并非仅仅作为故事环境或场景出现的,有时它会作为小说叙事的重要一环,链接或推动故事事件的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叙事功能。因此,有必要从叙事学角度探求小说中民俗元素的功能性问题。本文以长篇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