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疫苗多针免疫效果评价与肿瘤疫苗联合化药抗肺癌效果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123456ga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癌症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增加,已经成为了人们在70岁前死亡的第一或第二原因。近年来,随着医学的进步,免疫疗法在癌症治疗中成为了继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之后的新起之秀,肿瘤疫苗——免疫疗法的重要部分,用肿瘤特异抗原或肿瘤相关抗原免疫机体,使宿主以主动免疫的方式调动免疫系统达到抗肿瘤的目的。对肿瘤疫苗有效性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即抗原选择,疫苗类型,免疫策略。大量研究证实MUC1和survivin是理想的肿瘤抗原。本课题组前期构建了基于MUC1和survivin双靶点的DNA与痘病毒载体(MVA)形式的疫苗。MVA(modifiedvaccinia virus Ankara)即改良型痘苗病毒安卡拉株,是在寻求痘病毒作为天花病毒的疫苗中获得的高度减毒的痘苗毒株,它具有安全性高、天然佐剂效应等优点。本课题组前期开发了 DNA疫苗快速免疫策略,即在第0,2,5天进行DNA疫苗快速免疫(0/2/5),该免疫策略可以招募更多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s)到注射部位,并提高了疫苗的提呈效率,诱导了更强的免疫应答;同时在快速免疫策略末次免疫后一周,使用rMVA疫苗加强,即DNA Prime-rMVAboost策略诱导了更强的抗肿瘤免疫。但是考虑到多种疫苗的制备、保存及临床用药便捷性问题以及新型DNA快速免疫策略的优势,在本论文中,我们对DNA疫苗同源prime-boost免疫策略进行优化并与痘病毒异源prime-boost免疫策略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DNA同源prime-boost策略其抗肿瘤效果依然低于DNA Prime-rMVA Boost策略。为了进一步提高疫苗的治疗效果,使用具有抗肿瘤能力与消除MDSC能力的化药吉西他滨(Gemcitabine;G)和顺铂(Cisplatin;C)与肿瘤疫苗联合,结果显示化药联合DNA prime-rMVAboost免疫策略进一步增强了疫苗的抗肿瘤效果。首先,在DNA疫苗快速免疫策略的基础上,对DNA疫苗同源prime-boost策略进行了研究。该部分研究了靶向MUC1和survivin的DNA疫苗自身的多针次加强是否能达到和DNA prime-rMVA boost相当水平的免疫应答,并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在三针DNA疫苗快速免疫策略(0/2/5)的基础上设计不同针次与不同轮次的DNA同源prime-boost免疫策略,结果显示:相较于其他同源prime-boost免疫策略,3D(0/2/5)+2D(0/2)(3D+2D)免疫策略诱导了最强的免疫应答,并且与3D(0/2/5)+rMVA(3D+M)相比,3D+2D诱导了更高的CD4+T细胞水平,但3D+2D在诱导CD8+T与增殖性CD8+T以及CD8+T细胞分泌IFN-γ能力方面效果不及3D+M免疫策略。其次,因为DNA疫苗同源prime-boost免疫策略与异源免疫策略在一些方面仍有可比性。因此,想进一步探索二者在抗肿瘤活性方面的效果。本部分实验采用肺癌小鼠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vehicle),两种免疫策略抑瘤率分别为48.4%与68%,3D+2D免疫策略相较于3D+M免疫策略的抗肿瘤效果仍有一定差异。最后,选取了效果更佳的异源免疫策略与化药联合使用,进一步增强疫苗的效果。研究证明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吉西他滨(Gemcitabine;G)和顺铂(Cisplatin;C)具有减少瘤内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能力,期望肿瘤疫苗与该化药联用共同治疗恶性肿瘤,能够有更好的肿瘤治疗效果。在吉西他滨和顿铂(GC)与3D+M免疫策略联用试验中,GC+(3D+M)联合治疗组较3D+M组和GC组有更好的抗肿瘤效果,并且极大的促进了 T细胞的瘤内浸润,提高了脾内IFN-γ+CD8+T细胞含量,同时化药降低了瘤内MDSC含量,进一步提高了肿瘤疫苗的治疗效果。综上,双靶点肿瘤疫苗使用时,在DNA同源免疫策略的各个优化组中,3D+2D免疫策略表现出最强的免疫应答,但与3D+M免疫策略相比,3D+M能激起更强的免疫原性且有更好的肿瘤治疗效果,与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应用后,抗肿瘤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其机制为,提高了脾内IFN-γ+CD8+T细胞含量,增强了 CD8+T细胞抗肿瘤活性,促进了 T细胞的瘤内浸润,同时抑制了瘤内MDSC的比例。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不再仅局限于传统的工业生产环境,而是逐渐从封闭作业中解放出来与人共融并协同作业,这意味着机器人的工作环境将变得更加复杂与开放。在机器人结构组成中,关节是重要的组成部件。传统机器人关节缺乏缓冲储能等功能,容易与周围的物体及人发生碰撞,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为了解决非结构环境下人机协作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将机器人关节变得柔顺且具有变刚度能力是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之一。变刚度执
学位
革兰氏阴性病菌是主要的环境致病菌,每年有大量的致病菌由于粪便弃置、污水灌溉等渠道进入土壤和水环境中,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威胁。革兰氏阴性病菌的胞外膜结构对其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表明病菌胞外膜的电性与疏水性对于其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并解释了水化学条件引起的化学反应对于细菌电性和疏水性的影响,以及对细菌移动性的影响。但水化学条件刺激会引发细菌细胞发生哪些生理反应,这
学位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方法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手段,可以在分子或原子水平对混合体系中的各组分进行单独检测,获取分子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以及动力学过程的各种微观信息。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土壤中广泛存在的一类难溶有机物,基于表面活性剂增溶的消除方法因效果显著而备受关注。在多环芳烃的共增溶方
学位
期刊
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线上教学如火如荼展开。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微课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和力量,为线上教学提供便利。当前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微课也被较广泛采用,同时对外汉语微课教学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很多新的事物,全国研究生汉语教学微课大赛就是其中之一。时至今日,该比赛已成功举办三届,并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微课作品。这些优秀微课作品是由业内资深专家评选产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通过对获
学位
超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人造材料,特点是可以通过改变其周期结构参数和几何形状得到任意取值的电磁参数。它克服了天然材料笨重的缺点,提高了在频率选择性吸收方面的灵活性,是人们设计频率选择性吸收器的首选材料。传统的超材料宽带吸收器一般都是利用多个频率相近的窄带吸收金属谐振器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宽带吸收效果的,这种方式有两个主要的缺点:首先,一旦超材料的几何形状和结构参数固定后,其吸收性能基本已经固定,缺少一定的
学位
随着人类工业化、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各种化学物质的合成和制造被广泛应用到多种工业生产中。有机磷酸酯作为一种化学添加剂,普遍存在于各种环境中,本论文以磷酸三(2-氯异丙基)酯(TCPP)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从土壤中富集TCPP专性降解菌,筛选降解效果最好的植物种类,最后利用植物-微生物联合的生物修复方式去除土壤中的TCPP。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择TCPP污染严重的土壤,进行富集培养和降解实验获得
学位
具有两亲性的表面活性剂能提高难溶药物的溶解度,为难溶药物溶解度和生物利用率的提升提供了解决方案。复配表面活性剂能够同时拥有两种表面活性剂的特性,且复配后CMC更低,可减少用量,在增溶药物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方法具有可以从分子层面研究复杂多元体系中分子的化学环境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优势,使其成为了研究复配表面活性剂增溶难溶药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