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重塑与文学生产 ——当代农村知青题材小说研究(1949-1966)

来源 :张高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l9970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近代以来,现代教育所形塑的知识青年并不能充分被城市吸纳。当那些来自农村的知识青年不得不回到农村时,一方面,急需人才的农村如何消化他们的知识以及其生活方式、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农村知识青年怎样发挥自我价值并实现身心安顿,一直是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遭遇的难题。对此,诸多有识之士从不同视角出发,试图重塑另一种“知识”以回应上述难题。由于这一现实难题无法有效解决,参与“知识”重塑的文学再生产的小说创作,也面临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形式难题与叙事困境。新中国建立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知识”重塑议题重新开启。新的文学生产体制中的诸多作家,基于个人的历史想象、美学趣味和形式创制参与了这一历史进程的文学再生产,由此产生了以农村知青为题材的小说创作现象。一方面,农村知青题材小说是重塑“知识”过程的文学生产与形式实践,另一方面,重塑“知识”过程中遭遇的诸种难题也重塑着农村知青题材小说的形式肌理、叙述模式与美学风格。农村知青题材小说与“知识”重塑处于一种互为镜像、相互生产、彼此重塑的动态关系之中。本文通过版本对勘与“症候阅读”,以“知识”重塑为当代农村知青题材小说研究的一种视角、媒介与路径,深入考察历史与文学、政治与审美、内容与形式之间相互生产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而揭示农村知青题材小说的变迁历史、形式沿革与内在困境。除绪论和结语外,全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聚焦于康濯、柳青、韦君宜和周克芹笔下的农村知青题材小说如何塑造出新的“城乡认知”,在不溢出主流意识形态叙事的基础上,创制出契合自身生活经验、价值诉求和文学理念的文学形式。这是“知识”重塑的第一步,即如何确立新的农村前景,为农村知青回乡奠定思想基础,农村知青题材小说以其形式感与所回应难题的互动、缝合或博弈,成为考察农村知青题材小说进城叙事的意义生产机制的症候性路径。第二章主要处理农村知青题材小说如何建构知识与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可能性,在此过程中,农村知青的知识使得农村建设获得一种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这种可能性由于客观条件与外部情景的限制而遭遇其限度与危机。农村知青题材小说的叙事过程既是证成知识的乐观想象的过程,也是想象性解决知识现代性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试图在形式内部弥合话语逻辑缝隙的想象性解决,在有效的叙述策略背后也往往凸显出其内在限制。第三章主要处理的问题是,“知识”重塑所遭遇的客观的、结构性的难题,往往被转化为对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强调,进而在知识主体的农村知青层面加以想象性解决。知识与农村这一客观的结构性命题的展开,更多落实为中介环节农村知青的主体性的再造与重建。在农村知青题材小说的历时性变迁轨迹中,关于形塑青年的话语策略与意义生产机制表征了知识及其主体在农村的施展活力的式微,农村知青题材小说的美学与形式可能性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内在困境。第四章主要讨论赵树理与浩然的农村知青题材小说则是直面形塑新人的难题或者说反命题,即转化落后青年所遭遇的挫折。某种程度上说,前三章讨论的是书写新人诞生的可能性,而本章则揭示了新人的挫折、限度与危机,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显而易见的紧张、互补与多元的关系。赵树理和浩然的农村知青题材小说的创作流变不仅构成了此前农村知青题材小说的反例或“硬核”,而且某种程度上是“知识”重塑的文学生产与形式实践走向概念化的一种隐喻。结语部分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远景叙事既赋予农村知青题材小说以可能性,但远景同时也可能在历史变迁中成为一种漂浮的能指,进而导致农村知青题材小说的内在危机。这种危机及其克服努力的挫折,也成为“文革”乃至新时期的农村知青题材小说兴起的历史契机。
其他文献
等离子体金属纳米结构(PMNS)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科学家利用它们在纳米尺度上控制和操纵光,将它们与原子、分子或量子点等发光体相互作用来调控物质的光电性质,设计光子催化剂和光-物质材料等。因此催生了纳米光学、纳米等离子体、(光)电催化、光学谐振腔中的光调控化学反应等方向的发展。但目前这些前沿领域的研究尚由实验主导。想要精准操控光-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由此相互作用引起的独特现象,对PMNS-分子系
学位
随着环境中农药和抗生素污染加剧,由此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备受关注,农药和抗生素的分析技术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环境介质中农药和抗生素分析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海水中农药和抗生素残留浓度低,萃取难度大、萃取材料对不同极性药物分析兼容性低;水产品基质复杂,残留分析操作繁琐、净化效率低。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通过磁性功能材料亲水-疏水功能结构设计,研制出稳定、高分散、高吸附容量的功能磁性材料,利用其高效传质效
学位
剪切流是航空航天工程中常见的流场结构。研究表明剪切流会改变气动噪声传播的特性,引起折射、反射和散射等现象,从而对声源测量与识别产生影响。本文以亚声速剪切流为对象,对剪切流中声传播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并重点研究了声波穿过典型剪切流的传播规律。全文工作包括:(1)分析总结剪切流中声波传播的计算方法和影响规律的研究进展,指出存在的问题,为本文研究工作指明方向;(2)针对线化欧拉方程在近场声波模拟中出现的
学位
南通童子戏是古巫傩文化在南通江海大地的珍贵遗存,它承载着南通先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记忆。本论文以南通童子戏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南通童子戏的发展历史、传承流变、戏曲基因、演出仪程、展演空间等方面的内容,重点探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童子戏的起源,找出其关键转折点,并论述转折对其发展带来的正反影响。南通童子戏的巫傩文化基因值得重点解析,童子戏与巫、傩文化的联系是无法割裂的,童子戏在其形成过程
学位
机体在健康状态或疾病状态下,内体微环境中都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机械力。在面对这些机械力作用,巨噬细胞可以通过改变自身性质来调控机体的稳态,然而,这些机械力微环境造成的细胞水平机械性质的改变是如何影响固有免疫应答至今仍没有被揭示。本课题首次在固有免疫系统中揭示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可以重塑巨噬细胞刚度从而在各种生化刺激下促进宿主防御。我们研究发现巨噬细胞在响应各类细菌感染以及各类模式识别受体刺激
学位
<正>手术属于侵入性操作,术后并发症——手术部位感染(SSI)一直是医疗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经历持续的改进,但在医源性感染(HAI)中仍占较高的比例。SSI导致患者住院日延长,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增加患者痛苦,加重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但它是最可预防的医源性感染之一,仅靠医方的努力难以达到理想目标,把患者视为合作者,将其纳入医院SSI防控体系,有着潜在的经济效益和临床意义。本文就SSI防控研究进展、
期刊
随着上海娱乐消费文化的繁荣,“戏园”趋从于上海“商业性”“娱乐性”及“市场性”的介入,“戏园演剧”与“戏园观剧”分别作为伶人谋生行为与市民日常游乐活动,由此“戏园”成为近代上海商业演剧的主要展开场所。本文在梳理近代上海戏园形制与商业措施变迁的前提下,以“戏园”展开的各类演剧活动为考察中心,探讨近代上海商业演剧与演出场所、剧种更迭、演出主体、官方政令、传播媒介、城市景观、曲史进程之间的关系,并延伸讨
学位
一般情况下,当两个Ag+之间的距离短于其范德华半径之和3.44 ?时,两者之间非但没有排斥反而表现出相互吸引的特征,此时认为两个Ag+之间存在Ag+…Ag+相互作用。近二十年来,Ag+-配位聚合物因其独特的光物理性质而备受关注,研究者从理论计算与实验两个层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功能材料的构筑与分子传感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的研究进展。本课题组前期基于Ag+…Ag+相互作用,构筑了系列以硫醇类化合物为
学位
晚清西史东渐是翻译研究和史学研究的交叉领域,晚清史书翻译在传统史学的现代转型中起到关键作用,值得专题研究。本研究认为辩证理性是晚清史书翻译的现代性特征,表现为对传统史学概念、尤其是清以前史学概念的回溯与超越,由此奠定了史学现代性发生的基本模式。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拓展翻译史研究,通过细描西史东渐,运用概念史研究方法论,综合现代性理论视角,以中国史学史、学术史、思想史为背景,考证晚清各个阶段的重要译者和
学位
《汗簡》是北宋初年郭忠恕(?)錄的一部傳抄古文字書,現存3073個字,以《說文解字》部首為序進行編排。《汗簡》自成書以來,歷代褒貶不一。隨著出土文獻的日漸增多,越來越多的傳抄古文得到印證,《汗簡》一書也日益受到學界的重視和利用。尤其是近三十年以來地下出土大批量的戰國楚簡材料,為我們利用戰國竹簡文字來證《汗簡》傳抄古文字形提供了可能性,兩種材料的時代相同,字形關係更為密切。本文擬在各家研究的基礎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