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V上”结构意义考察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考察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V上”结构进行了考察分析。文章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一、现代汉语“V上”结构中“上”的意义的共时分析。考察北大语料库、《动词用法词典》和《趋向补语通释》中的众多语料,可以发现其中的“上”有如下七类意义:(1)表趋向;(2)表V的实现,强调结果是受事出现(于某处);(3)表V的实现,强调结果是受事或施事转变为某种状态;(4)表成功实现理想中的结果/希望实现好的结果;(5)表达到一个极限的度量;(6)表语气;(7)表进入某种状态(起始并持续)。本文对这些不同意义类型都从小的意义分类、语法结构的形式、动词的语义(特征)、“上”能否省略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二、“V上”结构中“上”意义演变的认知分析。本文考察了先秦至明清的47部古代典籍中的“V上”结构,得出了如下结论:“V上”结构中“上”的各意义发展的源头是先秦时期,秦汉时期是其萌芽时期,魏晋——五代十国是其初步发展时期,宋元时期是其快速发展时期,明代是其意义基本定型时期,清代是其意义逐步完善时期。本文对每一个时期出现的语料进行了意义的分类与解释。最后对“V上”结构中“上”的各意义的发展演变顺序做了拟测,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进行了解释。三、现代汉语“V上”结构在方言中的使用。本文选取了庆阳、蒙阴两个方言点对“V上”结构在方言中的使用情况做了考察分析。得出如下结论:“V上”结构在方言中的分布不均衡,两地的“V上”结构在结构形式上存在相同之处,但在意义上有很大差异,各地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全面推进,中学语文教学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驾驭祖国语言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及鉴赏水平,促进学生健康人
学习动机被认为是外语学习中决定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长期以来为广大外语教师和研究者所关注。大量研究认为,教师对学习者动机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Dornye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不同病理类型的大肠腺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发生率,探讨腺瘤性息肉癌变的危险因素,为结肠镜筛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5年9月期间因大肠腺
<正>明代学者解缙洪武间谪居河州(今甘肃临夏)时,曾写过一首题为《镇边楼》的七绝,诗云:“陇树秦云万里秋,思亲独上镇边楼,几年不见南来雁,真个河州天尽头。”诗虽平平,但“
经济正义是经济道德的客观反映,人对真理的追求,在经济领域主要是通过经济正义表征出来.人对崇高的追求,在经济活动中必然体现在经济正义上,它意味着某种超越现实功能的人性
“比”字句是汉语语法中比较重要的语法点之一,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越南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汉语“比”字句时出现很多偏误,所以如何让越南学生学习、掌握好汉
斯博伯和威尔逊(1986)的关联理论认为,人类的言语交际行为是根据动态语境不断进行动态推理的过程,关联性是其进行推理的依据。格特(1991)将关联理论引入翻译研究,指出翻译也
根据统计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会说或使用汉语,也就是说汉语在世界舞台上占据着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同时它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大的影响。近几年来,全球掀起“汉语热”
本文介绍了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研究现状及进展,重点讨论了大气中悬浮颗粒物样品的采集、分析和源解析方法,大气悬浮颗粒物的表征、大气化学过程、健康效应和气候效应等。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撑。然而,基于问卷调查、访谈及各种统计年鉴的资料显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