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采光蓄热日光温室蔬菜栽培环境及其对番茄栽培特性的影响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uiopgfds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光温室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温室类型,其采光屋面是太阳辐射进入温室内的唯一通道,本试验基于主动采光蓄热结构类型的日光温室研究了其采光性能及其对不同种植密度、不同栽培方式、不同保留果穗处理番茄的光合特性与农艺性状等方面的影响。通过试验,探究新疆乌鲁木齐地区主动采光蓄热型日光温室与普通采光蓄热日光温室环境及其内种植农作物生长的差异。
  试验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为栽培研究对象,在2018年秋季栽培试验中采用番茄‘桃星’品种,在两种不同采光蓄热日光温室内设计了3种种植密度处理(D1、D2、D3),合计6个处理组合;在2019年春季栽培试验中采用番茄‘金鹏M703’品种,在两种不同采光蓄热日光温室内设计了2种种植密度处理(D1、D2)、2种栽培方式(定植株数)处理(M1、M2)、3种保留果穗处理(C1、C2、C3),合计18个处理组合。试验期间记录日光温室内外环境数据,如光照强度(Ii)、温度(Te)、相对湿度(RH);在番茄植株生长期间选择晴天测定番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等光合特性数据;在植株生长后期测定其株高、茎粗、单果品质、产量等农艺性状数据。其试验结果如下:
  (1)根据试验地日光温室坐落顺序,将试验用两栋日光温室命名为日光温室Ⅱ(G2)与日光温室Ⅲ(G3)。主动采光蓄热日光温室(G2)对其内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秋季测定番茄光合特性的三日内,G2光照强度较普通采光蓄热日光温室(G3)分别高出了4.39%、5.85%、5.67%;白天两栋日光温室温度均值在20℃左右,G2的相对湿度较G3约高6%~10%;夜间G2温度均值在6℃左右,较G3约高1℃~2℃,两栋日光温室夜间相对湿度则无明显的差异。春季在晴天、阴天、多云3种天气情况下,G2光照强度较G3分别高出了4.03%、9.02%、6.53%;晴天与多云天气时两栋日光温室白天及夜间温度无明显的差异,而在阴天时,G2较G3白天与夜间高出2℃左右,G2较外界白天高出6℃,夜间高出4℃;并且在这3种天气情况下,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夜间,G2的相对湿度较G3以及外界的高。春、秋两季试验期间,两栋日光温室均无加热设备以及保温覆盖材料。
  (2)G2在提高番茄光合作用方面起到了理想的效果,这与G2高采光性能、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秋季,G2对高种植密度栽培番茄Pn、Gs的影响较G3理想,分别高出了6.80%、49.72%,但在同一日光温室内番茄Pn、Gs、Tr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Ci则相反;春季G2对D2M2栽培处理番茄Gs、Ci的影响较G3理想,对D1M1栽培处理番茄Pn、Tr的影响较G3理想,但在同一日光温室内番茄Pn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Gs、Ci、Tr则相反,其中蒸腾速率(Tr)越低越好,可有效保持住植株体内的水分,即在同一日光温室内D2M2栽培处理对番茄Tr的影响比较理想。
  (3)株高茎粗方面,秋季G2番茄高而粗,春季则高而细;G2、G3番茄第1花序节位均在第7节位左右,属高首花节位番茄,且两栋日光温室番茄开花数、座果数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G2番茄的果实硬度、果实糖度不及G3番茄,不利于番茄的长时间储存及长距离运输,且其口感稍差,但是G2番茄果肉厚度、果实纵径、果实横径较G3番茄的大,即G2番茄的个头大,单果质量大。G2每1种种植密度、栽培方式(定植株数)、保留果穗处理组合番茄的折合亩产量(产量)较G3相对应处理组合番茄的产量高,其中G2-D2M2-C3栽培处理组合番茄的产量达到了14625.79kg/667m2,且G2番茄的成熟期较G3提前了7d~10d,G2有利于番茄的盛产及早熟。
  主动采光蓄热结构类型日光温室不仅对其内环境的改善起到了理想的效果,而且对其内种植番茄的光合特性以及农艺性状,尤其是在其采光性能,番茄产量、早熟等方面起到了理想的效果。
其他文献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蔬菜之一,也是我国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番茄容易感染由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病原体引起的200多种疾病,设施栽培封闭、弱光、高湿的环境为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对病害进行化学防治成本高昂且往往效果不佳,农药残留对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威胁日益凸显。因此,研究番茄对病害的响应及防御机制,培育有效的抗病品种是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学位
FLOWERING LOCUST(FT)基因被认为是成花素基因,是植物成花过程中的核心调控因子。果树的花芽分化是较为复杂的生命过程,也是长期以来研究的热点之一。生产实践证明,梨较其它果树容易成花。本研究以梨树为试材,通过对FT的基因功能和表达模式的研究,揭示了梨FT基因在成花诱导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调控梨FT基因表达的因素,并通过对梨树成花诱导阶段叶片转录组测序分析,进一步挖掘成花诱导相关基因,为揭示
学位
梨树在不同生长期其需水量也不同,通过分析梨树在不同生长期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可以为不同生长阶段合理灌溉提供理论依据。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后,本研究在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创新试验园旱棚内以四年生‘新梨7号’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在不同生长期分析了梨生产过程中的耗水规律、光合特性、叶片营养元素对土壤不同水分含量的响应。设置四个生长期,即:萌芽开花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在
学位
植物花香除了能提升植物的观赏价值,还在吸引昆虫传粉、防御天敌,以及香精香料生产与医疗保健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一直有“海棠无香”的说法,大多数海棠品种香气清淡,关于其花香的研究更鲜有报道,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本试验以浓香型八棱海棠实生后代(称为香海棠)为试材,以淡香型八棱海棠实生后代(称为B-1海棠)及八棱海棠为对照,对不同开花阶段及香海棠主要释香时期花器官不同部位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并对其
学位
矮化密植是我国以及当今世界梨树栽培的发展趋势。选择一种合适的矮化砧木成为实现梨矮化密植栽培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杜梨(Pyrus betulifotia)是我国北方梨产区应用最为广泛的梨砧木,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强、与东西方梨嫁接亲和力均强等优良特性,但是其并不具备矮化效果。因此,选育具有矮化效果的杜梨砧木成为我国梨栽培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定向改良砧木的某一性状已成为可能。
学位
本试验以不同树龄及栽植密度的‘新梨7号’和‘秋月’为试材,研究初果期梨树树相指标动态变化,旨在揭示初果期密植梨园树相指标的变化规律,探究不同栽培模式梨园树相指标差异,为果园量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新梨7号’、‘秋月’‘黄冠’、‘雪青’、‘鸭梨’和‘玉露香’6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密植栽培模式下初果期梨树干周年周期动态变化特点,以及产量对干周、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揭示干周生长规律,探究产量与主干加粗
学位
苹果矮砧密植是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方向。与国外苹果矮砧密植栽培先进国家相比,我国苹果矮砧密植生产中缺乏优质带分枝大苗,加之新栽幼树当年形成的腋芽属晚熟芽,自身很难萌发形成分枝,因此促进矮砧苹果幼树腋芽萌发进而促使幼树快速成形成为实现我国苹果矮砧密植早果丰产的关键途径。通过涂抹外源化学物质探讨其对苹果矮砧幼树快速成形以及腋芽萌发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本研究以1~2年生矮砧红富士幼树为试
学位
品质生产始终是果树生产关注的核心问题,影响果实品质的洲素有很多,例如修剪、套袋、肥水管理等。本试验以水和钾肥为出发点,以‘新梨7号’、‘秋月’为试材,开展了采前水分处理和土壤施钾肥对果实品质及叶片营养元素影响的研究,旨在得到最佳的采前水分处理、钾肥施用量及分施次数,为果园制定合理的水肥管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取得主要结果如下:  1.采前一周对‘新梨7号’进行三种水分处理,其中适度控水(相对含水量为
学位
我国桃树普遍地表现出幼树生长过旺、树势难以控制、管理难度大和树冠郁闭等问题,以至于在生产中需要通过频繁的修剪和施用生长调节剂对树体生长速度进行调控。这极大增加了果园劳动量的负担和投入,而且不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要想实现桃树高效省力栽培,需要对桃树生长势的相关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得到三种不同生长势桃树品种,调查它们生长发育情况并结合转录组测序技术挖掘生长发育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了桃
学位
水分亏缺是影响苹果果实产量与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矮砧密植栽培是世界苹果生产的发展趋势,应用矮化砧木是实现矮砧密植的有效途径。筛选出抗旱性强的矮化砧木在实现苹果矮砧密植栽培的同时又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果树需水量大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本试验以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苹果矮化砧木M9、GM256、SH40以及河北农业大学新选育的苹果矮化砧木冀砧1号、冀砧2号、优系53号、优系244、优系181、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