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诗的现代性与合法性问题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ang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诗”自诞生之日起,便始终行进于内部和外部双重矛盾的不断建立和化解中:首先,在“新诗”的诞生、成长历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会“生产”出丰富的问题,而在某一阶段,纷繁的问题甚至可能掩盖了“新诗”本身,此所谓内部矛盾;其次,“新诗”又与“新鲜”、“莽撞”、“富有活力”、“破坏欲强”等特性相联系,此谓外部矛盾。本文正是以哲学矛盾概念为基准,从“新诗”的内部争执和外界争取两个层面深入探究其合法性问题。本文认为,在二十实际中国文学寻求现代性的大背景下,“新诗”作为一种文类,一方面,它在不少问题上和其他文类相通,比如语言变革的要求、思想启蒙的冲动等等;另一方面,由于其诞生方式的独特和文类的个性,“新诗”又有属于自身的问题。而后者,无疑是“新诗”研究的重点所在。早期新诗的“合法性”,正是本文所选取的一个能够有效地呈现“新诗”自身问题的观照角度。“新诗”的合法性问题是可以分层讨论的,即可以从外部话语空间的合法性和美学合法性两个层面分别进行论述。所谓外部话语空间合法性的寻求,是指“新诗”发生之后,面对“旧诗”作为一种传统投下的巨大阴影,必须迅速建立起自己的话语场地,并以此为据点,既有力地回击反对派的进攻,也从自我命名、观念演绎和文本塑造等各个方面建构一个“正统”的位置。媒体对“新诗”的热烈响应和“新诗”在文学中广泛传播,也是外部话语空间合法性成果的重要体现。所谓美学合法性的寻求,意谓在经过最初的热闹喧嚣之后,先天不足的“新诗”不可避免地陷入“寂寞”乃至“荒凉”的处境,“新诗”作品也被普遍指责为缺乏“诗味”,要改变这种窘迫的局面,就需要回到诗歌艺术的基本问题上来,在新诗坛内部的争执中修正既有观念的偏颇,重建“新诗”的文类观念,并从创作和翻译两个向度积极回应美学合法性的焦虑:创作方面,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诗”的诗歌写作,逐渐显露出一种艺术本体的自觉意识;翻译方面,经由观念的转变和技术层面的争论,翻译与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变得更加密切。“新诗”的合法性,尤其是美学合法性的寻求,与其说是一种完成时态,毋宁说是一个流动的探索过程。早期新诗寻求合法性产生的各种后果,虽然在当时往往被遮蔽,却在“新诗”后来的发展阶段中又渐次浮出水面。
其他文献
初期白话诗作为中国新诗的发端,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对传统诗歌的反叛和对外国诗歌的借鉴等方面,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笔者认为,白话诗并非全然切断了与传
在以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各类书籍和研究性的文章之中,“少年中国诗人群”一直是一个很少出现,也很不受关注的群体,同时他们也是研究的“冷点”。造成这种受忽视情况的原因是
在延安文艺讲话精神的指导下确立起来的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十七年”文学,一直是在反对文艺脱离政治倾向,即文艺的“非政治化”倾向和反对公式化概念化倾向两条战线的斗争
<正> .引言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首先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过程中,科技人员的外语水平是个举足轻重的因素。现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各种文字的和有声的技术情报资料大量涌现,国
在沦陷区上海沉闷的文坛上,各种不依赖于敌伪的杂志相继停刊,而《万象》却陪着沦陷区人民度过了那个恐慌和愤懑的年代,并且它以比较优秀的作品慰藉了受压迫的人民,填补了沦陷
在科技狂飙突进、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今天,文学却因“向内转”与“私人化”而在科技题材上表现出明显失衡。科教兴国的时代风潮与文化语境呼唤文学的共振,因而一些作家在
<正> §1.问题的提出目前,我国各级外语教学中都把口语放在了第一位。从教学大纲的设计,教材的编写,教学的方法来看,口语都当作了重点。这样一种做法是否妥当,这是本文要探讨
90年代都市小说把视线投向了纷纭复杂的都市生存景观,以都市人的生存和欲望为核心,展现了普通都市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并导向了对现代人生存意义和精神家园的终极追问和人文
第二届冰心散文奖得主、作家冯伟林是近年崛起的以写历史文化散文,特别是以湖南历史上杰出人物为重点题材的实力作家。本文以冯伟林的《莲池风啸》、《谁与历史同行》、《借问
20世纪80年代,张炯针对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复杂局面,深入研究了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理论。张炯社会主义文学艺术论有着明确的理论前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其理论基础,毛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