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多孔三元层状氢氧化物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as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以及可再生能源的不断消耗,提高常规能源的应用效率迫在眉睫,电化学能量储能装置在能源存储和转换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现存的储能装置中,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电化学存储技术,具有循环性能优越、充放电速度快、安全、环保和功率密度高等特点。然而,相对较低的能量密度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开发和大规模应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电极材料的电势窗以及开发具有较高比能量的电极材料是提高电容器能量密度的可行策略之一。近年来,过渡金属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简称LDHs)(通式为:[M2+1–xMx3+(OH)2]x+[An–]x/n·m H2O),是一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组成的二维层状材料,其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以及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因而得到了科学家们的青睐。但低导电性和易团聚的特征严重限制其电子和离子的转移,从而导致电化学性能不佳。为了克服LDHs纳米材料的缺陷,通常将其结构设计为超薄纳米片。一般来说,超薄的LDHs纳米片不仅能够提供大量的活性位点,而且超薄表面可以增加材料的比表面积,因此可以从结构上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论文在双金属LDHs的基础上成功制备出一系列含铁元素的过渡金属LDHs二维纳米结构材料,探索了三元LDHs并通过调控相关过渡金属的比例测试其电化学性能。为了更深入的认识所设计电极材料的结构特性,本文选择了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BET)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化学组成情况及其微观形貌展开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循环伏安测试(CV)、恒电流充放电测试(GCD)、循环稳定性测试和交流阻抗测试(EIS)对产品的电化学活性进行了检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二维多孔NixCo1–xFe–LDHs纳米薄片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1)以尿素为配体在温和的条件下合成一系列不同比例的NixCo1–xFe–LDHs(x=0,0.25,0.75,1)纳米薄片,通过XRD测试证实了LDHs的成功合成,由SEM、TEM图片可以看出五种材料的微观形貌均为纳米片状的无序生长,堆叠而成孔状结构,通过金属比例的调控,样品Ni Co Fe–LDHs纳米片的厚度最小从而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BET测试结果有力的证明了这一观点(229.87 m~2·g–1);(2)电化学性能方面:在三电极测试体系中,独特的二维片状结构赋予Ni Co Fe–LDH电极丰富的表面积,有利于电解液在电极表面成分浸润,增强了电子和电解质离子的扩散速率,表现出优异的性能(1 A·g–1时为425.56 m Ah·g–1)。通过组装Ni Co Fe–LDHs//AC HSC设备,在1255.19 W·kg–1的功率密度下,其能量密度为51.81 Wh·kg–1,并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充放电8000圈后,电容保持率高达95.16%)。2.二维多孔ZnCoFe–LDHs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1)采用简易的水热法在温和条件下合成了具有多孔结构的ZnCoFe–LDHs、ZnFe–LDHs以及Co Fe–LDHs。通过XRD测试与FT–IR光谱分析可知,三种材料均成功合成,通过对形貌表征可知,ZnCoFe–LDHs具有多孔蜂窝状结构、ZnFe–LDHs呈片状与孔状交叠而成以及Co Fe–LDHs为片状结构;(2)在性能方面:ZnCoFe–LDHs电极材料因独特的蜂窝状结构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保证材料孔道内电解质的更高利用率,有效地传输电子和离子,从而提高样品的电荷存储性能,因而呈现出比二元ZnFe–LDH和Co Fe–LDHs更优异的性能,在1 A·g–1时比电容高达362.70 m Ah·g–1,且在充放电80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4.11%;通过AC为负极材料、ZnCoFe–LDHs作正极材料,组装混合型超级电容器,当功率密度为777.83 W·kg–1时,组装的储能设备能够输出35.22 Wh·kg–1的高能量密度,同时该设备还具有卓越的循环性能(循环10000圈以后,比电容剩余87.42%),表现出极佳的储能性质。
其他文献
Ia类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在所有的有机生命体中催化核糖核苷酸还原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催化过程需要在活性位点上形成一个硫基自由基C439·,C439·的产生依赖于一个从β亚基Y122到α亚基C439的约32(?)的长程电子传递过程,其传递通路一般描述为β亚基上的Y122(?)[W48](?)Y356以及α亚基上的Y731(?)Y730(?)C439。该通路的传递机制至今未被阐明,其中主要的难点在β亚基部分
学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锂离子电池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技术和社会的巨大进步。虽然锂离子电池在广泛的应用领域展现出可观的前景,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现实对电池单位质量存储能量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这促使人们将目光投向能量密度更高的新型电池体系,如锂硫电池等。锂硫电池使用的硫正极具有成本低、原材料资源丰富、比容量高等优势。然而,硫正极在充放电转化过程中伴随着多步电子转移反应,其产生的中间物种中的长链多硫化物
学位
镍基高温合金以镍为基体,在65℃~1000℃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抗腐蚀能力,由于其高强度、高韧性等特点,以致在加工小孔时传统方法受到诸多限制,因此,进一步研究在镍基合金上的成孔技术有重要意义。主要工作为电解加工结合掩模板技术在镍基合金上形成小直径通孔,具体内容包括建立电解液体系,获取最佳工艺参数,分析阳极溶解过程和机理,讨论电解液循环可能性。(1)采用电化学法分析氯化钠、硝酸钠、硝
学位
环氧树脂作为一种重要的热固性高分子材料,除了应用于发光二极管(LED)、电器、工艺饰品、电子层压板、建材、涂料、风机叶片等民用领域,还广泛作为国防军工及航空航天的构件。在航空航天和军工国防等高端应用中,材料的稳定性和寿命是设备长期可靠工作和稳定性的保证。环氧树脂的使用环境恶劣,损伤因素复杂,包含高温、辐照、湿度、p H等多种因素。目前,环氧树脂损伤研究还存在微观损伤机理不明确,损伤退化关联性不清等
学位
由于4d10电子构型的Te6+不具有ns~2(Bi3+,Pb2+)与nd~0(Nb5+/Ta5+,Mo6+/W6+)离子的Jahn-Teller畸变效应,因此通常不能带来有趣的物理性质,使得人们对碲(Ⅵ)酸盐的关注和研究较少。本论文以双钙钛矿、石榴石及Ca Fe2O4型三种经典结构类型为研究对象,运用碱金属和稀土金属离子共取代原结构中阳离子的方法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复合金属碲酸盐,并对其离子导电、
学位
卟啉及其衍生物由于具有良好的大π共轭体系、热稳定性和良好的生物医学活性,已被广泛的应用到非线性光学和生物医学领域。而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卟啉及其衍生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这是由于其具有中心对称。因此在卟啉中引入薁以期望打破其中心对称,从而增加其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而且目前在实验上已经成功合成薁基修饰的卟啉,这为本工作奠定了基础。本工作具体内容如下:在原始卟啉上以不同方式(单键相连、融合)引入薁
学位
交链孢霉烯及其衍生物作为丝状真菌的次生代谢物,其独特的结构吸引了众多科学家的研究兴趣。该类化合物广泛出现在食物链中,具有一定的毒性,即使在低浓度下,也会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具有交链孢霉烯骨架结的双酯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有重大的研究价值。例如,部分青蒿素衍生物中具有双酯结构,被认为是青蒿素在抗疟疾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体。另外,鼠尾草属植物中含有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二萜类化合物,与具有交链孢霉烯骨
学位
电催化CO2还原在常温常压下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所产生的电能将温室气体CO2转化为具有工业价值的化学品或燃料,是实现化学储能以及碳中和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在CO2转化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理想产物的选择性较差、过电势较高、催化剂活性较低等,这些问题制约着电化学CO2还原的工业化应用。目前,电催化CO2还原的主要研究方向仍然是探索高效的电催化剂;设计并改性催化剂来提高产物的效率以及选择性是一条可行之路。
学位
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水资源问题尤为突出。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工合成的有机物越来越多,有机废水的不完全处理与大量排放,使其在水体中大量积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特别是难降解的抗生素,近年来频繁地在地下水和地表水中检出。基于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技术因其降解效率高、环境友好、易操作以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被广泛运用于水体持久性有机物的去除。不断探索高效且环境友
学位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H2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清洁能源需求,光催化裂解水制氢技术经过不断地研究得到了巨大的发展。ZnS和类石墨氮化碳(g-C3N4)具有无毒,制备成本低廉,光响应能力强等诸多优点,因此获得了研究者们的青睐。本文选取g-C3N4和ZnS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各自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催化剂的性能进行改进,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子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