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注射液对于重度失血性休克后大鼠急性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ghtx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重度失血性休克(Severe hemorrhagic shock,SHS)一直是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问题之一,常见于创伤、围手术期及胃肠道出血等患者中。在失血性休克所致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肠道被认为是诱发后续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syndrome,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s,MODS)的“发动机”。参附注射液作为一种临床常用的中药混合制剂,富含多种生物碱及氨基酸成分,其被证实在脓毒症及心源性休克病理过程中,存在减缓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以及抑制肠道粘膜上皮损伤的作用。但目前关于参附注射液在重度失血性休克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仍不明确,并且最佳的给药时间亦不清楚。本研究拟通过侧流暗视野成像技术探究参附注射液是否可通过改善肠道微循环灌注进而对肠道粘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以及最佳的给药时间。方法:构建大鼠SHS模型。按照预定方案将大鼠随机分为1)假手术组(sham,n=6);2)常规输血补液复苏组(CON,n=6);3)输血联合参附注射液复苏组(SF,n=6);4)输血联合参附注射液延迟给药复苏组(SF-delay,n=6)。休克期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目标为40±5mm Hg之间,保持40min,常规组复苏策略为1倍失血量联合参附给药量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0ml/kg),复苏持续时间为40min,后继续观察4h。使用侧流暗视野成像技术(Sidestream dark-field,SDF)监测各时期大鼠肠道(回盲部向上5cm左右)微循环血流灌注变化情况。同时测量各时期大鼠动脉血中乳酸、BE与PH值变化情况。对大鼠肠道病理标本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染色与过碘酸雪夫染色,以分别观察肠腔绒毛情况及肠上皮杯状细胞数量和粘多糖含量,并使用CHIUS量表评估肠道损伤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复苏后4h大鼠动脉血中促炎因子IL-6、TNF-α含量,以及肠道中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表达量。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测量大鼠肠道中紧密连接蛋白ZO-1及Claudin-1的含量。研究结果:1.各组大鼠血气指标变化趋势与比较:各组大鼠在基线体重、体温、MAP、动脉乳酸值、BE值、PH值的组间比较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休克期40min时,相较于SHAM组,CON组、SF组及SF-delay组大鼠乳酸和BE值均显著上升,而PH值显著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复苏后2h,相较于CON组,SF组和SF-delay组大鼠动脉BE值(SF组:P=0.001;SFdelay组:P=0.003)与PH值(SF组:P=0.02;SF-delay组:P=0.004)均显著改善;此外与CON组相比,SF组乳酸同样显著降低(P=0.018),尽管SF-delay组同样有下降趋势,但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复苏后2h,SF组与SFdelay在动脉乳酸含量、BE值及PH值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复苏后4h,相较于CON组,SF组(P<0.001)与SF-delay组(P<0.001)大鼠动脉乳酸含量显著降低,但后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E方面的变化趋势亦与乳酸相似(SF vs CON:P<0.001;SF-delay vs CON:P<0.001;SF vs SF-delay,P=0.638);但在复苏后4h,SF组、SF-delay组与CON组PH之间的均无显著差异。2.各组大鼠肠道微循环灌注指标变化趋势与比较:通过使用SDF对大鼠肠道微循环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在休克维持40min后,CON组、SF组及SF-delay组大鼠肠道各项微循环灌注指标均发生明显恶化(P<0.001)。在复苏后2h,SF组的总血管密度(Total vessel density,TVD)与血流不均一指数(Heterogeneity index,HI)相较于CON组(TVD:P=0.044;HI:P=0.004)与SF-delay组(TVD:P=0.026;HI:P=0.004)均有显著改善;同时在微血管血流指数(Microcirculation flow index,MFI)方面,SF也比SF-delay组改善明显(P=0.021)。复苏后4h,在De Backer评分(P<0.001)、灌注小血管密度(Perfused small vessel density,PSVD)(P=0.012)、TVD(P<0.001)、MFI(P=0.001)及HI(P<0.001)方面,SF组均要优于CON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在PSVD(P=0.026)与HI(P=0.007)方面,SF-delay也要优于CON组;相较于SF-delay组,此时SF组大鼠的PSVD(P=0.012)、TVD(P=0.04)及MFI(P=0.042)恢复情况更好,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各组肠道病理比较:HE染色结果表明CON组大鼠在复苏4h后,其小肠粘膜损伤十分明显,具体表现为绒毛中轴出现肠黏膜上皮下间隙、固有膜脱落、出血及溃疡形成。相较于CON组,SF组及SF-delay组肠粘膜损伤较轻,很少发生上皮脱落和上皮下间隙扩张,但在高倍镜下(x 400倍)可以发现,SF组的损伤程度要低于SF-delay组。此外,SF组(4.67±0.52 vs 3.0±0.63,P<0.001)与SFdelay组(2.5±0.55 vs 3.0±0.63,P<0.001)的CHIUS评分均低于CON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SF组与SF-delay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119)。PAS染色结果表明,CON组大鼠在复苏后4h肠粘膜上皮中的杯状细胞数量与粘多糖显著降低,且呈孤立分布。而相较于CON组,SF及SF-delay组大鼠杯状细胞数量与粘多糖含量明显增多。4.各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肠道损伤相关蛋白DAO、MDA含量比较:ELISA结果表明,CON组大鼠血清中的促炎因子IL-6及TNF-α水平,肠道组织中的DAO及MDA含量均发生显著上升(P值均<0.001)。在促炎因子水平方面,相较于CON组,SF组血清中IL-6水平与TNF-α浓度均显著下降(IL-6,P<0.001;TNF-α,P<0.001);此外相较于SF-delay组,SF组的IL-6浓度亦较低(P<0.001)。在肠道损伤相关蛋白表达方面,相较于CON组,SF组与SF-delay组大鼠DAO与MDA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值均<0.001);此外在后两组之间,SF组大鼠肠道MDA与DAO表达量要低于SF-delay组(P<0.001)。5.各组大鼠肠道中紧密连接蛋白含量比较:WB结果显示,CON组大鼠紧密连接蛋白ZO-1与Claudin-1含量在复苏后4h均显著下降(P<0.001)。相较于CON组,SF组大鼠的ZO-1、Claudin-1表达量均较高,且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O-1,P=0.045;Claudin-1,P=0.004)。尽管SF-delay组ZO-1、Claudin-1蛋白含量也同样高于CON组,但差异均为达到统计学意义(ZO-1,P=0.23;Claudin-1;P=0.06),同时SF组与SF-delay组在上述两种蛋白表达量上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ZO-1,P=0.66;Claudin-1,P=0.27)。结论:1.在SHS发生后的复苏阶段,大鼠体循环的状态并不与肠道微循环灌注的恢复情况相一致;2.相较于常规液体复苏,参附注射液可有效改善SHS发生后大鼠肠道微循环灌注水平,抑制促炎因子释放、降低肠道绒毛与粘膜损伤,同时保护上皮细胞之间紧密连接蛋白;3.相较于参附注射液延迟给药,复苏早期给药方式对于SHS后大鼠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更加显著。
其他文献
从全民健身到全民健康,体育始终为增强国民身体素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竞技体育到大众体育的转变,则进一步强调了体育运动促进身体健康的功效。与此同时,现代医学发展也迎来了从治病、防病为重点,到以维护和增强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变革,着重发展“治未病”的健康服务体系。体育与医疗因为健康促进目标相互交融,体医融合的理念也应运而生。在体医融合的背景下,各方都在积极探寻其具体的实践路径,其中社区运动健
学位
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依据“9073”的养老方针和我国城镇化进程,将有97%老人在城市住区空间中度过绝大多数时光。但是,目前住区适老化设施和服务错配现象严峻,住区空间面临压力。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为我国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以新兴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智能技术为智慧城市、智慧住区、智慧养老提供了新思路,也促进了住区智慧化适老设计的研究和发展。城市住区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和户内空间之间重要的联系纽带,但是在
学位
学位
背景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具有发病率高、预后差,医疗费用高昂等特点。临床研究表明,手术治疗可能是提高缺血性心脏病及心瓣膜病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生存率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然而,当这类病人行心脏手术时,将不可避免地经历心肌缺血与再灌注过程。研究表明,合并慢性心衰的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时,心脏更容易发生缺血/再灌注(ische
学位
国家在十九大报告中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说明了市民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对于未来国家和国民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视。城市的发展已从增量规划转变为存量优化,全国各地的老旧住区改造也进行的如火如荼,老旧住区生活性街道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质载体是城市存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老旧住区生活性街道目前存在着诸多影响人们健康的问题,对于其进行促进人们健康的优化设计方式势在必行。全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
学位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加巴喷丁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动物实验:雄性SD大鼠96只,体重200-25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n=12),分别为对照(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加巴喷丁(GBP)组,PI3K抑制剂LY294002(LY)组,加巴喷丁+抑制剂(GBP+LY)组,空病毒(GABAA Rδ-NC(Negative Control))组,慢病毒(G
学位
目的探讨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在七氟烷暴露6 h后诱导SD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孕d(18±1)SD大鼠胎鼠海马组织,经消化吹打制成单细胞悬液后种植于DMEM/F12培养基并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环孢素A组(Cs A组)、3%七氟烷暴露6 h组(Sevo组)、环孢素A预处理+
学位
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机动车逐渐占据街道的主体地位,弱化行人的使用权,各种路面资源对空间占用时相互排斥,街道不再成为促进城市活力与繁华的媒介,似乎成为生活中的边缘性空间。尽管在街道空间回归以人为本及宜居城市方面已经有部分研究理论与成果,但是街道类型较为广泛,多数为商业型街道、街道临界空间、广场等,以社区型生活性街道为研究对象的相关内容较少,关于其路面空间共享的探讨更少。因此,本文从道路发展时间综合考
学位
学位
目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其特点是关节软骨退化和软骨细胞衰老。酸敏感离子通道1a(ASIC1a)是一种质子激活的阳离子通道,在软骨细胞中含量丰富,可感知和调节关节腔的p H值。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ASIC1a参与了酸诱导的大鼠关节软骨细胞衰老,但其机制基础仍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了ASIC1a在软骨细胞衰老和OA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