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基于CIPP模型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stone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迭代的进程日益加快,未来跨学科交融必然成为知识体系的发展常态。而建立健全的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坚守大学本质、确保教育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因面临着学历至上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双重压力而逐步偏离培养“整全之人”的办学理念,事实上,高校唯有坚守大学的理性精神和德性价值,防范唯学历主义、唯实用主义倾向,方能实现守住灵魂的卓越。为此,探索高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问题已然成为当前通识教育教学管理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所在。
  本文基于CIPP理论模型以及有效性教学等相关教学理论,通过层次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等构建了高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通过对其质量保障体系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程度分析,并结合G校的实证研究结果,得出保障高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的实现路径,以确保通识教育质量的发展以及通识人才的培养。
  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与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的相关研究作了全面的文献综述,并针对其相关概念作了内涵界定。基于上述的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CIPP理论模型初步构建了高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然后结合专家咨询和实证调查的研究成果得出最终带有指标权重值的质量保障指标体系。本研究的最后,基于构建的高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以及对G校开展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当前高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现状、现存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并据此给出了保障高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的实现路径相关建议。本文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模型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等。
其他文献
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十三五”规划的重要节点。站在两个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处,面对更加复杂的国内和国际环境,面对日益增多的公共危机事件,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危机事件的应对者,提升危机决策能力,提高危机管理能力成为各级政府愈发重视的问题。  目前,国际格局呈现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世界多极化的大趋势,国际关系纷繁复杂,形势多变,各种利益冲突尖锐,决策者价值观多元且混乱,新
学位
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尽管目标清晰性与组织绩效间的正相关关系已被证实,但在中国,目标清晰性带来的影响并不都是积极的,由于压力型体制、资源稀缺等情境影响,政策执行者执行目标时会存在明显的利益分化与偏好,政策执行可能出现偏差。因此,研究目标清晰性对中国政策执行的影响十分必要。以往学者们多从目标清晰的程度上进行丰富研究,鲜少尝试区分目标清晰类型是否会对组织产生不同影响。本文在限定政策目标已经清晰明确的条件下
科学的市场监管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PPP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发展迅速,城市环卫PPP模式的应用不仅有效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维护社会的和谐和政治稳定。但由于我国在PPP模式应用中经验不足,政府角色不明,权责不清导致PPP项目监管效率低下。因此,对于城市环卫PPP项目的监管问题的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基于监
学位
近年来国务院等部门相继发布多项政策法规,营造医疗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政策环境,促进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尽管顶层政策设计与底层技术革新形成共振,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疗质量提升,但政策效果仍然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本文主要以患者满意度为视角,分析我国互联网医疗政策的效果,以期为政府更加有效实施“互联网+医疗”政策提供一些参考。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患者满意度为视角,以政策目标、政
对海关来说,监督企业正确申报商品归类是维护国家税收权益的有效手段,甚至是贸易保护的一种有效方式。而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说,是否正确申报商品归类直接影响到进出口货物的顺利通关,如果错误申报商品归类,轻则补缴税款,重则被海关认定为违规,甚至违法走私,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在货物的进口出环节中,海关监管和征税的最基本依据就是报关单数据中的商品价值及所属编码,全国各海关也已经意识到了企业错误申报商品归类对海关执
学位
自杀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一直受到心理健康领域的普遍关注。自杀意念是个体自杀行为的初始阶段,对自杀意念的研究有利于预防与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风险决策是个体在面对两个及以上不确定结果时从诸多个备选方案中做出最佳选择的过程,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和无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在进行风险决策时存在着明显差异。目前,较少有学者从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来考察有无自杀意念的个体在进行风险决策时候的行为和脑机制。因而,本研
学位
由于上世纪的生育高峰,我国的人口结构呈现为“橄榄型”结构,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也享受人口红利带来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然而随着时间流逝,我国也逐渐迎来了老龄化“浪潮”。城市化中形成的小型核心家庭使得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步弱化,社会抚养比的攀升使其不堪养老重负,消费能力减退反向制约了社会发展。同时,面对着社会巨大的养老需求,政府在养老上的投入也日益的加大,逐渐超出了财政支出所能负担的范围,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
本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养老机构照料者护理负担、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探讨社会支持作用对照料者护理负担、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照料者护理负担、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因素,为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养老机构中的500名照料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理负担量表(Z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满意度量表(
学位
住房是人类实现生存与发展中最根本的物质保障,我国公民享有居住的基本权力。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新市民涌入城市,在一系列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新市民面临着严峻的住房问题。因此,针对这一普遍现象,国家政府不断出台各项有关公共租赁住房的政策,并对其予以完善和改进。得益于国家政策的积极贯彻落实,我国新市民的住房压力得到极大地缓解,同时还加快了国内住房体制的深化改革,为国民不断提升的高品质生活提
住房是人们生存和生活的居所,是人们心灵的港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房市场发展尤为迅速,住房调控措施不断变革。伴随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以及人口激增,住房资源紧张,房价不断上涨。与此同时,政府不断进行政策调控、行政干预来控制住房价格不正常飙升,但效果并不显著。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房住不炒、租购并举的战略定位。推行租购并举机制对缓解我国住房购买市场压力,促进租购市场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