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平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后场头顶杀球技术的运动学与肌电特征研究

来源 :上海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21st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鉴于在观察日常的羽毛球训练时发现,一、二级运动员的原地头顶杀球球速相差并不太大,击球效果相对较好,而移动状态下二级运动员的头顶杀球球速远不如一级运动员快。于是本文从运动学与表面肌电的角度对不同水平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分别在原地和移动状态下头顶杀球技术的运动学与肌肉发力特征进行分析,来论证两组运动员在原地状态下的头顶杀球是否存在差异性,以及移动状态下影响二级羽毛球运动员头顶杀球球速与质量的关键因素,指出其中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环节,为二级羽毛球运动员进行专项技术训练,提高羽毛球头顶杀球技术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上海体育学院10名男子羽毛球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其中一级组运动员4人,二级组运动员6人。采用青瞳视觉三维红外动作捕捉系统与NORAXON肌电测试系统,对羽毛球运动员在原地和移动下的头顶杀球技术进行同步测试,采集羽毛球运动员的运动学指标以及相关肌肉肌电活动参数,分析不同水平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完成头顶杀球技术的关节角度、关节角速度、重心高度等运动学特征和积分肌电值、贡献率肌电特征。研究结果:在原地状态下,一级组运动员和二级组运动员在完成动作耗时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移动状态下,二者之间耗时存在显著性差异,因为一级组运动员在移动取位速度较快,完成动作的总耗时比二级组运动员少。在原地状态下,一级组运动员和二级组运动员架拍时刻、引拍挠背时刻、球拍击球时刻的重心高度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移动状态下引拍挠背时刻和球拍触球时刻出现差异性,一级组运动员的重心高度比二级组运动员高。在原地状态下,一级组运动员与二级组运动员运动学数据中只有肩关节角速度在统计学中有显著性差异,其余指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移动状态下,一级组运动员与二级组运动员的膝关节角速度、脊柱侧倾角度、躯干扭转角度、肩关节角度和角速度、肘关节角速度、腕关节角度以及球速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在原地状态下,一级组运动员与二级组运动员的肌肉积分肌电值只有肱二头肌、胸大肌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肌肉贡献率差别不大;在移动状态下,二者在斜方肌、背阔肌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肌肉贡献率差别不大。研究结论:1.在原地状态下后场头顶杀球运动特征分析中,一、二级运动员的头顶杀球技术各项指标中只有肩关节角速度有显著性差异,其余指标相差不大;而移动状态下两组运动员之间有较多指标出现显著性差异,二级组运动员通过下肢和躯干的力量传递来加大上肢速度和对关节角度控制的能力较弱,影响击球效果。2.一级组运动员在移动过程中加大脊柱侧倾角度来获取更广的击球范围,而二级运动员在移动过程中脊柱侧倾角度和躯干扭转角度小,躯干肌肉群力量较薄弱,转体不够充分,导致被动击球降低球速。3.在表面肌电的分析中,在移动状态下,一级组运动员完成整个技术动作时身体各环节的力量传递效果较好,二级组运动员更多依靠上肢肌肉力量,肌肉工作之间的配合不够合理,减少了挥拍击球时的动能,降低球速。
其他文献
在羽毛球运动中,运动员在比赛中引发的损伤高于训练中损伤的次数,且女性运动员受伤概率是男性的2倍以上。在羽毛球比赛中头顶场区蹬跨步使用频率较高,从而下肢在落地阶段产生较大的负荷。结合羽毛球动作发现在头顶场区击球后单腿落地易造成膝关节损伤,其特征主要表现为躯干倾斜、膝关节外翻和髋关节外展。目前相关羽毛球动作的研究中,缺少对实际比赛中人体运动学数据的测量和分析,而有研究指出躯干重力加速度与峰值垂直地面反
学位
全国u15决赛因为疫情原因一直处于推迟状态,所以以南部赛区(泰安赛区)前四强球队为研究对象,前四强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同年龄段男子篮球的较高水平,上海代表队也参加了这项比赛,但是成绩并不突出,上海队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对四强特点进行分析,本文将重点放在前四强球队中一号位和五号位的攻防特点分析上,希望为上海市u15男篮提供防守对手的针对性策略。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比较
学位
身体活动不足是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重要因素。校园体育活动是我国儿童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的主要形式,其中校园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活动课和大课间体育活动)又是校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调查学生参与校园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了解其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关键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旨在调查小学生校园课外体育活动中的身体活动强
学位
近年来,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问题引发了学者们的深深思考,学校体育作为其最直观的影响因素被推到了研究的最前沿。本文主要以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为研究的大背景,探究小学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行为对学生身体活动强度的影响,旨在充分发掘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日后更为科学地进行体育教学提供理论经验和现实依据。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上海市6所小学,每所小学在三至五年级中各随机抽取2个班,每班随机
学位
在现代篮球比赛中教练员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篮球比赛的指挥官。如今,篮球比赛不光是运动员之间相互竞争,更是各国教练员之间相互博弈的过程。在竞赛过程中教练员可以通过暂停、换人或者肢体语言等手段与行为来影响比赛走势。在这其中,换人是教练员临场执教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换人,教练员可以达到调整阵容实施不同的战术要求和战略目的,从而帮助球队走出困境。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训练理念和方法缩小了运动员之间的相
学位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实验干预,比较3种不同类型的PNF拉伸:1)保持-放松(HR),2)收缩-放松(CR),3)保持-放松-拮抗肌收缩(HRC),在拉伸后不同时间点对下肢柔韧性及爆发力的影响效果。拟发现某种PNF能够在某些时间点上同时提高下肢柔韧性及爆发力,从而解决柔韧性和爆发力之间相互矛盾的问题。研究方法:以安徽工程大学16名大学生男性田径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在正式实验前进行预实验,确定
学位
力量与爆发力的水平是运动员获取优异运动成绩的关键所在,体育高考项目中多个项目都需要这种快速力量作保障。调研发现:安徽高中体育生们面临着训练时间短、基础差、训练方法陈旧等问题,亟需寻找新方法进行训练,并将其应用到高中体育生的日常训练中去,以提高训练效果。本研究目的为:探究复合式训练与抗阻训练在改善高中生体育考试项目成绩的差异性,以论证复合式训练引入高中体育生日常训练是否有助于提升其运动成绩,为高中生
学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本着健康第一思想的基础上,强化学校体育工作,让青少年儿童在体育参与的过程中享受乐趣、强身健体、健全人格、磨炼意志”。强健学生体质、培养体育人才是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职责,在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学校体育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学业压力大,学生进行体力活动的时间相对来说不够充足,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去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但是学生身体各项素质的改善效果不够明显,仍需进一步
学位
研究背景:对于面临上海体育中考四大类的普通中学生群体来说,身体素质的好坏严重影响着他们对基本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通过对所在实习学校120名八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与核心稳定性测试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核心稳定性与反映身体素质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核心稳定性较好的同学,同时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也普遍较好。此外,在日常体育课堂教学和训练过程中,中学生普遍存在着核心力量和核心耐力
学位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对国家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是当前各阶段教育的重要任务,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发挥体育的体质促进价值,是当前学校体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在2021年我国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学生家庭作业和对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和家长应积极响应指导义务,指引学生展开适宜的体育锻炼。迄今为止,学者对学生体质健康研究较为丰富,但对不同运动项目对高中阶段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研究较少。为了进一步提升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