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钴、镍氮杂环金属配合物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源丰富,但是存在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等缺陷。通过电解水策略实现电能和化学能之间的能源转换,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电解水中要达到高效的转换率以及在超低电势下实现高电流密度,最为关键的是开发具有高活性和耐用性的电极材料。然而,目前具有高催化性能的贵金属电极材料存在成本过高的问题;其次,已经报道的廉价非贵金属电极材料催化活性仍然较低,距离工业应用仍存在一定距离;同时,这些复合电极材料大多由于结构不确定性从而为反应机理的推导带来不便,导致这一研究领域的进展较为缓慢。针对上述问题,该论文选择廉价铁系金属为活性中心,通过与不同的氮杂环配体构筑结构确定、活性位点分散、电化学活性可调的金属配合物电极材料,探讨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为研发高效、廉价、稳定的电解水催化剂提供理论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选择2-苯基-4,5-咪唑二羧酸(H3Ph IDC)、2-(3-甲氧基)苯基-4,5-咪唑二羧酸(m-H3MOPh IDC)和2-(4-甲氧基)苯基-4,5-咪唑二羧酸(p-H3MOPh IDC)为有机配体,铁盐或镍盐为金属源,采用水热-溶剂热法制备了配合物1–5:[Fe(H2Ph IDC)2(H2O)2]·DMF·H2O(1)[Fe(H2Ph IDC)2(phen)]·H2O(2)[Fe(m-H2MOPh IDC)2(H2O)2]·2H2O(3)[Ni(m-HMOPh IDC)(H2O)2)]n(4)[Ni(p-H2MOPh IDC)2(H2O)2](5)(phen=1,10-邻菲罗啉)。结构分析表明,铁配合物1–3具有相似的单核六配位变形八面体结构;镍配合物4和5分别为一维链状结构和单核结构,它们与铁配合物具有相同的配位模式。其次以双[1-(吡啶-2-基甲基)-苯并咪唑-2-基甲基]醚(O-4P)为主配体,对苯二甲酸(H2BDC)、均苯三甲酸(H3BTC)和富马酸(H2fum)为辅助桥连配体合成了双苯并咪唑钴金属配位聚合物,即配合物6–8:{[Co(O-4P)(BDC)(H2O)2]·2H2O}n(6){[Co8(O-4P)4(BTC)4(H2O)16](FA)(BTC)·DMF·0.5Me OH·0.5Me2NH·36.5H2O}n(7){[Co2(O-4P)(fum)2(H2O)2]·2DMF·3H2O}n(8)钴配位聚合物6为二维层状结构,配位聚合物7为一维空心柱状结构,配位聚合物8具有二维锯齿层状结构,它们的拓扑符号分别为{8~4·12~2}{8}2、{12~2·16}{12}{4·12~2}{4}和{12~2·16}{12}{4·12~2}{4~2·12·14~2·16}{4}。(2)将配合物和碳糊混合制备了金属配合物复合碳糊电极CPE 1–8。应用循环伏安(CV)、线性扫描伏安(LSV)、塔菲尔曲线(Tafel)、控制电位电解(CPE)、交流阻抗(EIS)等电化学方法对CPE 1–8的电催化析氢(HER)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相比于未复合的碳糊电极s CPE,Tafel斜率降低了105~42 m A dec–1,在10 m A cm–2的电流密度下,η10过电势正移了268~452 m V,说明配合物1–8具有明显的电催化析氢活性。计算得到的活化能、交换电流密度、转换率以及交流阻抗等数据均与活性顺序相吻合。此外通过结构分析合理的探究了配合物1–8的催化HER机理,推测电催化过程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活性中心与配位水分子间的电子转移,进而推断铁配合物1和3的电催化性质明显优于2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配位水分子的存在降低了电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耗。镍配合物4的活性高于5可能是由于一维链状结构的形成导致活性位点更为分散。钴配合物6优于7和8可能是由于结构单元中有效的参与了电催化过程的平均配位水分子数相对更多。结果表明改变配合物的空间结构和配位环境可有效的调控其电催化析氢性能。(3)应用计时电流法(CA)对CPE 1–8的电催化识别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铁复合电极1和3对H2O2有良好的识别性质,在0.5~4000μM的线性范围内表现出0.29μM和0.42μM的检测限。镍复合电极5对L-抗坏血酸具有良好的电传感作用,在0.5~4000μM的线性范围内表现出0.091μM的超低检测限。钴复合电极的电传感性质研究表明,6–8均对L-半胱氨酸表现出识别作用,其中CPE 6具有最好的检测性能,在0.5~4000μM线性范围内表现出0.43μM的检测限。推测造成识别性质不同的原因是金属中心的差异。总之,以廉价的铁系金属制备了金属配合物电极材料;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铁系配合物电极材料具有优异的析氢电催化活性和高效的电催化识别性能;基于结构合理的推测了催化机理。本工作为电催化活性和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设计和开发电极材料拓展了新的领域。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检测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IL-4、IL-5、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
学位
工业生产中含有重金属和有机染料废水的排放,使得土壤和水体受到污染,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羟基磷灰石(HAP)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对污染物有良好的吸附能力。此外,HAP还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原料来源广等优势,但也存在分散性不好、吸附时易团聚的缺陷。腐植酸(H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有机质,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并具有胶体性质,在水溶液中有很好的分散性,可作为复合材料与HAP进行复合,改
学位
背景:胃癌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恶性度高,预后差,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胃癌在我国发病率远高于欧美国家。随着辅助化疗的应用,以及新型靶向药物的研发,胃癌病人的短期预后有所改善,但化疗药物以及靶向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常发生耐药情况,导致胃癌的病人长期预后并不理想。因此,胃癌的生物学机制研究对于新型药物的研究和新治疗靶点的开发都显得尤为重要。铁死亡这一新型程序性死亡在多种疾病的
学位
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尤其是农业和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农药使用和工业废水的不合规排放,导致水体中多种危害因子超标,其中磷元素的过量排放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危机水生生物和人类用水健康。坡缕石和活性炭由于其多孔结构和大的比表面积,并且廉价易得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被广泛运用在水处理、环保和农业等领域。但是坡缕石和活性炭本身的吸附性能比较弱,吸附效果不是很理想。本文研究制备了三种吸附剂材料,以磷酸根(PO4
学位
研究背景: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由多种因素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异常升高的临床综合征,可导致右心功能不全、衰竭,甚至过早死亡。PAH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肺血管舒缩失衡、肺血管重构和肺血管原位血栓形成,其中肺血管重构最为关键。PAH病理改变包括肺动脉内膜增生肥厚、中膜肥厚、外膜增厚纤维化和细胞外基质异常沉积等,最终导致肺血管重构、管
学位
导热复合材料是由导热填料和聚合物制备而成的材料,是许多领域的重要材料之一。然而,许多关于导热复合材料的研究只是在低填料填充量下进行,而在高填充量下的研究较少,从而使得对导热复合材料的一些研究理论出现分歧。本文采用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高填充量下导热模型的导热特性并考虑了填料形状,另外,也广泛地研究了界面热阻和填料相对导热系数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首先利用Gambit和Solidworks软件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消融指数指导下高功率短时程(High power short duration,HPSD)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策略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9月至2021年7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行导管射频消融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95例,分别为高功率短时程组46例,低功率长时程(Low
学位
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连接而成的高度有序多孔网络框架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尺寸可控、结构多样等特性。但是,MOFs存在加工性能差、易水解、稳定性低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与其他材料复合是改善其性能的有效途径。石墨烯具有突出的化学稳定性、良好的导电性、光学特性和力学特性等,与MOFs复合可有效提高其光电性能、稳定性以及可回收利用性等,扩大应用领域。ZIF-7晶体是由Zn2+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糖尿病(DM)是一项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DM患者数目最多的国家,DM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肾脏病(DKD)作为DM的重要微血管并发症,其患病率也不断增加。尽管目前采取积极的疾病综合管理措施,仍然未能降低DKD所致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发病率。因此,探讨DKD的进展因素并探索有效地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既往研究发现,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SIRT1)
学位
羰基化合物的直接α-官能化是构建C-C键和C-X键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之一。非活化酯和酰胺由于α-H的弱酸性,其α-官能化存在较大的困难。本文分别研究了芳基乙酸酯的直接有氧α-羟基化反应和非活化酰胺的Aldol反应。第一部分,综述了以分子氧作为氧源的羰基化合物的直接α-羟基化的反应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醛、酮、1,3-二羰基化合物、2-吲哚酮、酰胺、α-芳基酯、吡唑-5-酮以及异喹啉-1,3-二酮的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