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研究参佛胃康方对胃癌前病变的影响机制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c880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PI3K/AKT信号通路为基础,研究参佛胃康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PI3K、PIP3、Akt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参佛胃康方对胃癌前病变作用机制,为参佛胃康方在临床方面应用提供实验与理论依据。
  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取6只为空白组进行正常饮食,其余44只每日给予饮用浓度为170μg/mL的MNNG溶液,同时喂食混合0.04%雷尼替丁饲料,饱食2天与禁食1天交替,禁食日,将混合雷尼替丁2.25g/L的60℃盐水按1ml/100g灌胃,并每日夹尾1h,制造胃癌前病变模型。最后将存活31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3组,模型组10只,生理盐水2ml/日灌胃;丽珠得乐组10只,丽珠得乐0.18g/kg·d灌胃;参佛胃康组11只,参佛胃康汤液1.22g/kg·d灌胃。空白组生理盐水2ml/日灌胃,持续4周,第18周末处死所有大鼠取胃组织标本,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胃黏膜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胃黏膜PIP3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1.大鼠一般状况
  参佛胃康组大鼠在饮食、活动、精神状态及毛发等方面总体表现强于模型组大鼠。
  2.各组大鼠体重变化情况
  给药前,模型组大鼠体重与参佛胃康组、丽珠得乐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给药后,与模型组相比,参佛胃康组、丽珠得乐组大鼠体重增长较明显(P<0.01);与丽珠得乐组相比,参佛胃康组大鼠体重增长较大(P<0.05)。
  3.胃黏膜形态与病理观察
  与模型组比较,参佛胃康组与丽珠得乐组大鼠胃壁弹性较好,黏膜呈现出淡红色,有光泽。显微镜观察,与模型组相比,丽珠得乐组与参佛胃康组胃黏膜上皮较完整,充血、红肿明显减轻,腺体数量增多,排列较规则,炎性浸润轻,仅黏膜浅层表面可见局部炎性细胞浸润。
  4.免疫组化检测PI3K、Akt表达水平
  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丽珠得乐组与参佛胃康组中PI3K、Akt呈阳性表达;与模型组相比较,参佛胃康组与丽珠得乐组PI3K、Akt表达积分明显降低(P<0.01);与丽珠得乐组相比较,参佛胃康组PI3K、Akt的表达积分有所降低(P<0.05)。
  5.Western-Blot法检测PIP3蛋白表达水平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IP3表达明显较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佛胃康组与丽珠得乐组PIP3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丽珠得乐组相比较,参佛胃康组PIP3蛋白表达有所降低(P<0.05);与空白组相比较,参佛胃康组和丽珠得乐组PIP3蛋白表达均有所增高(P<0.05)。
  结论:参佛胃康方能够改善胃癌前病变大鼠的一般情况及胃黏膜病理状态,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PI3K、PIP3、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干预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最终抑制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介导细胞的凋亡过程,从而达到干预和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目的。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本次研究观察采用滞针提拉法结合中药汤剂治疗与常规的针刺疗法治疗气血不足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为面瘫的治疗提供更加安全、优效的治疗方案作为临床参考,更好的用于临床实践,提高面瘫的治愈率,减少面瘫后遗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来自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荆州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60例患者,均符合气血不足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及纳入标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刃针与常规针刺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上的疗效,以探索刃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理论机制与临床价值,为临床上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刃针组、针刺组各31例。刃针治疗组每周治疗2次,一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常规针刺组每周治疗5次,一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其对患者食欲,血清瘦素和GSH-Px水平的影响,结合已有的文献证据,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可能的神经和分子机制,以期为临床工作开展及科学研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本研究共收集了在2018.12-2020.12期间,武汉市第一医院针灸科门诊被确诊为单纯性肥胖的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化分组分为穴位埋线组(acupoints catgut embedd
学位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针刺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观察浮针联合针刺法是否具有更好的减轻疼痛及改善腰部活动功能的疗效,是否能更好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研究病例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1月来自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的100例腰肌劳损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患者分为3组,即联合组34例、针刺组33例以及浮针组33例。联合组采用浮针联合毫针针刺治疗,治疗
学位
研究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以下简称三伏贴)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是否有效,并进一步在时间因素上,探讨择巳时与非择巳时治疗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上是否有差异。研究方法从2018.9.01-2019.7.01期间在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及脾胃科门诊就诊患者中,严格筛选招募到符合本研究的试验对象共61例,将符合本研究标准的试验对象通过软件将其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
目的以气虚证(Qi-deficiency syndro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健康人群作对照,观察不同针刺疗法及艾灸疗法对气虚证患者平均心率(mean heart rate,mean HR)以及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相关指标的诊治效应及对证候评分的影响,包括心率变异性总功率(total 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 total)、
学位
目的:本课题采用常规针刺联合督脉灸的方法治疗风寒阻络证神经根型颈椎病,观察和探讨该治疗方法对风寒阻络证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为在临床上采用针刺联合督脉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实践提供依据,为疗效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以期推广督脉灸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来源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针灸科就诊的患者,同时满足拟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目的:通过观察高脂血症患者经电针丰隆穴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及治疗后患者血清对巨噬细胞共培养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Janus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
学位
目的:在当前社会,椎管相关疾病发病概率最高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作为一种肌肉骨骼疾病,在临床研究中发现有致残性风险[1-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的下肢症状就是感觉障碍,或者腰腿的疼痛等症状,而且在发病的因素上,性别、年龄、工作性质、外力损害等因素都可影响本病的发生[3-5],由于症状及发病因素的特异性,本病对患者的正常生理活动有较大影响[6-7],发病症状严重时对患者的劳动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8
目的:通过对中药复方-益肾活血颗粒的抗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制研究,探讨其对前列腺增生过程中相关影响因子5a-还原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证实该药物在抗前列腺增生方面的有效性,为该药的临床推广及新药的研发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力求为中医药预防和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方法:1.取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①正常组;②模型组;③中药高剂量组;④中药中剂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