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诗歌的悲秋意识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nli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悲秋”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悲秋意识来源于本能的生存忧虑,与人体生理紧密相关,本是原始意识中通过各自感官把握的、具有感性形象的、富有感情色彩的集体表象,承载着知识传授和教育的功能。经过原始部落、原始民族的集体记忆和口头渲染而世代相传,悲秋意识作为既定的心理积淀的成果,在民族心理结构中确实存在“集体无意识”的层面,并在特定的农耕文化环境和礼乐传统的衍生发展以及“天人相通”的哲学预设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逐渐丰富、分化、剥离,同时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刻下自己鲜明的烙印,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中有意识地悲秋的心理。   魏晋之前已出现具有悲秋意识的诗歌,历经《诗经》、楚辞的萌芽,宋玉《九辩》中悲秋主题的确立,汉武帝《秋风辞》以及汉末古诗的进一步发展,悲秋意识体现了丰富的内涵:情感自由与道德约束的两难、乐生恶死与死而不朽的抉择、壮志难酬与忧患意识的交织……   悲秋意识历史发展的道路上,魏晋的艰难时世提供了绝无仅有的政治、文化、思潮氛围,这是一个悲秋意识狂飙突进的时期。魏晋动荡、崩溃的历史政治环境、士人对大一统政权的疏离意识分别为诗歌悲秋意识的蔓延具备了外部和心理原因。魏晋悲秋诗歌丰富各异而且展现了独特的风貌:建安诗歌悲秋哀而能壮:哲思渗入正始诗歌悲秋;伴随着情物相感理论的空前发展,西晋悲秋诗歌典雅优美;东晋诗歌悲秋浓淡并存,一方面延续西晋浓丽悲秋诗歌,另一方面出现了陶渊明诗中可亲可喜、忧乐相融的秋天。   随着魏晋诗歌发展的进一步丰富、深化,悲秋诗歌呈蔓延之势,悲秋意识的内涵也出现了转折:情感礼制抗衡中的情感独立、无限有限对照中的人生忧愤、退隐出仕两难背后的世俗倾向、哲思对悲情的稀释作用……在艺术特征方面,魏晋悲秋诗歌既继承前代秋意象,也具有了独特的地域迁移性;兴寄运用得到了深化;除悲壮和感伤两大主线以外,悲秋诗歌风格细致分化,日趋多样。由此可见,对后代悲秋诗产生巨大影响的秋悲为美的审美定势和创作心态已经形成。   魏晋悲秋诗包含了诗人承受苦难的方式从积极抗争到竭力挣扎,从无奈掩饰、隐逸逃离再到淡然超越的丰富的、多层次的心态转变过程。在这个总体的转变过程中,诗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使他们对超越生命苦难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当然,研究魏晋诗歌的悲秋意识,不能不把它的利钝得失纳入整体考虑的范围,才能更好地理解两者之间的互动、互补而又互相破解的关系。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当代戏剧种种现象的分析,并结合戏剧史、戏剧理论和外部文化环境的视角,梳理了当代戏剧危机的根源在于交流语境的危机,并进而探讨了交流重建的可能性。交流危机的起因
学位
体育课堂在初中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学生们较为“青睐”的学科,大多数学生误把体育课当成了自由活动课,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极低,训练项目的重复,训练内容的乏味,使学生容易产
卡洛琳·凯瑟(1925-),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市,父亲为律师,母亲是生物学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二战时其父到过中国,因此她在哥伦比亚大学做了一年比较文学研究以后(194
学位
“牛津英语”教材把语言结构、语言功能和主题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语言信息输入量大,选材广泛,主体有序,内容集中,学习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英语课堂教学
一、转变观念,允许学生“玩”电脑对学生有着非同一般的“魔力”,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魅力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玩游戏、上
本课题以“归来作家”的“反右-文革”题材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相关作家作品的研究文献,采取细读“归来作家”的小说文本的路径,借用症候分析、社会学批评、精神分析等
学位
陈匪石是近世颇有影响的词人和词学研究者,他的词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宋词举》、《声执》等著作之中。《宋词举》是一部集词选、词谱、词史、词艺探析、词作赏析于一体的著
学位
期刊
以往对离合词的研究,虽然在本体、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例如,虽然已有很多论文讨论过离合词的扩展形式,但只是停留在对离合词扩
学位
本论文以中国当代小说中的“饥饿”主题为研究对象,并试图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饥饿”主题是如何象征着一种中国现代性方案的?二、“饥饿”主题与中国当代文化政治语境有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