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椎体CT值预测单纯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下沉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wa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CT值与单纯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中融合器下沉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10月采用单纯OLIF治疗的35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男15例,女20例;年龄29~81岁,平均58.4±12.0岁。手术节段39个,其中单节段32例,双节段2例,三节段1例。采用术前腰椎CT测量L1椎体轴位、L1~4椎体轴位和矢状位、手术融合节段及上下椎体轴位CT值作为骨密度指标,同时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记录最低T值,记录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腰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末次随访时通过腰椎正侧位和动力位X线片评价腰椎间融合,末次随访时采用腰椎侧位X线片测量融合器下沉,并将患者分为下沉组和非下沉组。对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最低T值、椎体CT值、疾病类型、手术节段进行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融合器下沉的影响因素。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融合器下沉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析CT值和最低T值预测融合器下沉。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判断融合器下沉与临床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7~58个月,平均38.7±7.8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腰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无下肢神经症状复发患者,无1例患者行翻修手术。27例(77.1%)未发生融合器下沉(非下沉组),8例(22.9%)发生融合器下沉1.1~4.2 mm,平均2.2 mm(下沉组)。末次随访时,下沉组和非下沉组分别有1例腰椎间未融合,两组椎间融合率(96.3%vs.8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0)。单因素分析显示,椎体CT值(L1轴位、L1~4轴位和矢状位、手术节段及上下椎体轴位)和最低T值是融合器下沉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与最低T值AUC 0.738[95%CI(0.540,0.936)]相比,L1~4轴位CT值的AUC为0.850[95%CI(0.715,0.984)],可更加有效预测融合器下沉。多因素分析显示,与最低T值(OR,1.115;95%CI,0.416-2.988;P=0.829)和年龄(OR,0.994;95%CI,0.887-1.112;P=0.910)比较,L1~4轴位CT值(OR,0.948;95%CI,0.899-0.999;P=0.044)为融合器下沉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拟行单纯OLIF前进行基于腰椎CT的椎体CT值测量可预测融合器下沉风险,腰椎椎体低CT值患者有较高融合器下沉风险,但融合器下沉并未导致不良临床结果。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以肺血管明显重塑、肺循环负荷进行性升高,导致右心室肥厚和重塑为特征的综合征。其血流动力学诊断标准为: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检测肺动脉平均压力≥25mm Hg。2019年,WHO的报告指出,全球约有1%的人口患有PAH,约有50%的心衰患者受其影响,尽管针对PAH的药物和治疗策略在近年来已经得到
学位
背景及目的: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nterstitial Cystitis/Bladder Pain Syndrome,IC/BPS)是一种病理机制还未完全明确的膀胱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下尿路症状(如尿频、尿急及夜尿增多)和盆腔区域疼痛(如会阴部、耻骨上疼痛)。虽然目前其病理机制仍未完全明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膀胱传入神经敏化参与了IC/BPS的发病机理。膀胱传入神经敏化表现为膀胱传
学位
背景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为代表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影响了超过5亿的人口[1],并消耗了巨量的公共卫生资源,是国内外呼吸病学领域长久以来的研究重点。研究证实哮喘和慢阻肺都可根据患者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区分为不同气道炎症表型。两种疾病的嗜酸粒细胞增多表型患者都展现出了更好的激素治疗反应性、症状及肺功能改善情况;而中性粒细胞增多表型的哮喘和慢
学位
研究背景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筛查和诊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但HCC起病隐匿,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容易漏诊或误诊。目前常用的早期筛查肝癌的方法仍为血清学标志物辅助检查结合影像学方法,但它们早期诊断的检出率不高对于肝癌的早期治疗价值有限。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早发现”亟待更灵敏特异的肿瘤标志物来及早甄别出早期
学位
背景抑郁症已成为世界性医学难题,任其发展将进一步加剧社会医疗负担,防控抑郁症势在必行。目前确诊抑郁症多依靠临床专业人员,参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和国际精神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这两套标准进行诊断,但
学位
研究背景骨质疏松症是我国中老年群体高发的常见疾病之一。在疾病早期,患者通常没有显著的临床表现,主要体现为低骨量和骨密度。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在正常的骨微环境中,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分别负责骨吸收和骨生成,二者的活动始终处于一种不断更新的相对平衡状态。目前认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与破骨细胞骨吸收增强、成骨细胞骨生成不足导致的骨重塑失衡有关。双特异性磷酸
学位
背景与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急重症,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的再灌注干预。从2019年底开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爆发流行并肆虐全球,疫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严重公共卫生威胁,也对ACS急诊救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分析重庆地区ACS患者新冠疫情期间与历史同期再灌注参数的变化,探讨了新冠疫情对低流行地区的ACS
学位
研究背景胃穿孔是胃壁组织的全层损伤,常由创伤、严重的消化性溃疡、肿瘤进展和内镜手术等原因导致。除非得到及时治疗,否则胃内容物渗漏到腹腔会导致剧烈的疼痛、严重的炎症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的脓毒症。目前胃穿孔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和内窥镜下封堵。然而,手术治疗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创伤,并且长时间的手术会可能导致更多的胃内容物渗漏到腹腔。内镜下的钛夹和封堵器也被广泛用于修复胃穿孔,但无论是超范围夹子(OTSC)还是穿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除麻风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以外其他所有分枝杆菌的统称。脓肿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bscessus,M.abscessus)属于非结核分枝杆菌中的快速生长分枝杆菌群(Rapid-growing mycobacteria,RGM),可侵犯人体的肺、皮肤软组织、骨关节、淋巴结等组织
学位
研究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therosclerotic renal artery stenosis,ARAS)是指因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所导致的单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肾动脉开口或近段。ARAS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肾血管疾病,被认为是难治性高血压和急性左心衰的原因之一,狭窄严重时还可以导致缺血性肾病的发生。临床上,ARAS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之一。肾动脉狭窄可激活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