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胚胎的法律地位及处分规则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we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得益于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取得新突破,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研究也趋于成熟并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冷冻胚胎移植技术作为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帮助众多不孕不育家庭实现生儿育女的梦想,而且实施该技术所剩余的人体胚胎在辅助生殖之外的领域也有很高的医疗价值与科研价值。与此同时,由于法律规范的缺失,人体胚胎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诸如如何界定人体胚胎的法律地位?暂存于医疗机构的剩余人体胚胎应当如何处分?当人体胚胎产生纠纷时法律应当如何应对?等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法律难题。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将以分析国内首例“人体胚胎权属争议案”为切入点,引出人体胚胎相关法律问题,立足于我国国情和现行法律规范,同时结合域外国家的立法与实践经验,剖析人体胚胎的法律地位以及不同权利主体的处分规则,并在最后借《民法典》第一次将“人体胚胎”这一概念写入我国第一部法典的契机,对未来人体胚胎之单独立法提出几点符合我国社会现实的想法和建议,以期对人体胚胎相关法律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人体胚胎之法律地位的基本理论。明晰人体胚胎的法律地位是解决人体胚胎诸多法律问题的基础和前提。鉴于域外国家对人体胚胎的研究开展较早且趋于成熟,因此本文将首先从比较法的角度对国外目前通行的三种主要学说理论进行归纳和阐述,分别是主体说、客体说以及中间体说。其中,“主体说”包括“有限自然人说”和“法人说”;“客体说”又分为“财产说”和“夫妻私生活利益说”两个分支。其次,介绍我国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体现为两种观点即客体说和中间体说。最后,对各学说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阐述:人体胚胎不满足成为法律意义上的“人”之必备要素,既不符合我国国情,亦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悖,更会对后续人体胚胎的利用和处置产生不可逾越的障碍;认为人体胚胎与民法上的物并无二致的观点,忽视了其特殊的伦理属性因而不能一概适用于民法上物的一般规则的实质;中间体说打破了现行民法的人——物二分格局,创造出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过渡存在”,实则动摇了传统民法赖以存在的根基。基于前述分析,本文认为人体胚胎符合“物”之全部构成要素,但其本身特有的伦理属性又决定其区别于一般物的法律地位,故而提出本文的观点:人体胚胎的法律地位应采纳客体说,将其定性为伦理物。第二部分,从原始所有权人和继受所有权人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不同权利主体对人体胚胎的处分问题。首先,确认人体胚胎的原始所有权人为精卵供体即受术夫妻,他们对人体胚胎不能享有完全的所有权,其对权利的行使应当受到公序良俗的严格限制,并且为了避免长期甚至无限期使用冷冻胚胎保存技术所产生的医疗资源浪费问题和伦理争议问题,有必要对人体胚胎的保存期限做出适当的限制。在普遍认同受术夫妻对人体胚胎的处分应当遵循协商一致原则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当夫妻双方意见不一致或者离异时,法律应当如何寻求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点,提供兼顾情与法的处理依据,以及法律又应当如何为丧偶单身女性利用人体胚胎行使生育权给予合法依据。其次,继承人和科研机构、其他不孕夫妻在原始所有权人去世后可通过继承和受赠而成为剩余人体胚胎的继受所有权人,分别阐述这三种权利主体在处分人体胚胎时应当受到的限制和遵循的规则。本文认为将不孕夫妻增列为捐赠对象之一,有利于充分尊重和保护人体胚胎的生理活性。第三部分是对人体胚胎未来立法的构想。首先,立足于《民法典》首次提及“人体胚胎”这一概念,阐明背后蕴含的立法旨意和立法精神,以此为基础,阐明人体胚胎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以我国国情为基础,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本文为我国人体胚胎未来之立法提出几点制度构想和建议,如明确人体胚胎的法律地位、规定人体胚胎最长保存期限、明确人体胚胎可继承可捐赠等,尝试对人体胚胎最具争议的相关问题作出立法回应。同时提出设立由各领域专业人士组成的监管机构,依据详细严格的监管规范和处罚机制,全程监管人体胚胎的保存、使用、捐赠、销毁等各项事宜,防止相关人员对人体胚胎的误用、滥用。此外,本文建议,在立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非法买卖胚胎、非法代孕行为纳入刑法规制范畴,以严厉打击此种有悖人伦、扰乱社会伦理秩序的行为。
其他文献
在当前的“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社会迈向更加深入的信息化发展方向,为社会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对教育行业而言同样如此。幼儿园及教师要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推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的新发展,进而创新地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提供更加有利于幼儿成长发展的环境。为此,如何充分认识和把握幼儿园教育的信息化发展现状,以及幼儿园教育实现信息化创新发展的现实性价值
期刊
课堂教学是学校美育的最重要阵地,教材作为美术课的“话题”,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把握三个根本:学生心理、学科本质、学习本质,发挥美术课程影响,挖掘教材实践价值。苏教版美术教材中有很多经典作品,但在日常的教学中,因为教师对教材的利用和课程的安排并不能够发挥欣赏课中经典作品更深层次的价值。版画是初中美术教材中的一项内容,本文分析苏教版美术教材中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的课优化之处,探索欣赏课的教学与学生
学位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分析患者PCI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季节、病原菌分布、抗生素使用类别以及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对PCI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21年05月期间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AMI行PCI术后发生肺部感染者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38例AMI行PC
学位
目的:目前针对首次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耐药的川崎病(KD)患儿的再治疗仍存在争议,本文运用meta分析以评估英夫利昔单抗(IFX)治疗儿童难治性川崎病(r KD)的疗效。方法:通过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外各文献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Pub Med,Embase,Cochrane并且加用手工检索,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文献发表年限设置为建库至2021年12月关于英夫利昔单抗治疗难治性
学位
目的通过对比髂静脉狭窄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静脉造影(CTV)与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评估CTV面积狭窄率与DSA直径狭窄率的测量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诊断的差异性。探讨不同测量方式对诊断IVCS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的74例存在髂静脉狭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DSA影像学资料,CTV影像学资料,术前CEAP分级、Vill
学位
<正>在基础教育中,学前教育的地位不容忽视。幼儿园的课程构建是学前教育的基本条件。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生活化、情境化、游戏化,是现代幼儿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方向。如何借助多种信息媒体手段进行素材收集、视频呈现、记录展示,构建幼儿园新课程,是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期刊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工作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信息技术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幼儿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师在信息技术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上还存在较大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教师教育的发展,不利于其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要深入分析人工智能下基层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现状问题提出有针
会议
目的1.调查浙江省某小学学龄期儿童健康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特征,了解当前小学生健康状况,重点对肥胖儿童健康行为特征开展分析,剖析学龄儿童饮食、运动、不良生活方式与肥胖的关系,为学校平台开展肥胖儿童健康促进方案提供科学依据。2.根据调查结论,运用多维度干预,开展学校场景下的学龄期单纯性肥胖儿童健康干预,综合评价其效果,为下一阶段探索建成适合学校场景的学龄儿童健康管理体系提供基础。方法1.问卷调查法采
学位
<正>游戏是3岁到6岁儿童的主要活动,其不仅具有娱乐作用,而且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中。”进一步明确了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课程游戏化时代已经到来。课程游戏化背景下,一方面幼儿园教育模式亟待变革,
期刊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迅速发展,对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影响作用,我国的综合实力和经济水平日益增强,在国际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因此尤其是应用到教学领域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我国的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更加符合现代化发展进程,增强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幼儿园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并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灵活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