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介质中冰冻型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实验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90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多年冻土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冰的存在是影响冻土层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关键因素。部分存在于冻土层内的水合物藏,其孔隙由水合物、冰和气体填充,并且水合物通常被冰层冻结,形成“冰冻型”水合物。目前大部分研究者主要关注于冰点以上水合物分解特性,针对冰点以下多孔介质中冰冻型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大部分研究重点关注水合物的自保护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很少有研究者开展冰冻型水合物开采方法研究。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实验研究冰点以下多孔介质中冰冻型水合物的生成和分解行为,并对控制其分解动力学的关键因素进行系统评价。本文首先探究了目前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方法,通过在冻土区现场试开采的效果对冰冻型水合物的开采方法进行了初选,确定冰冻型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方法为降压联合电加热法。然后设计了多孔介质中冰冻型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和开采的四组实验,分析了水合物生成和开采过程中的系统特性。通过对比不同开采条件下的实验结果,研究了电加热功率、开采压力以及初始冰饱和度对开采效果的影响,并通过能量回收效率对冰冻型水合物的生产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在生成水合物-水-气系统的过程中,系统的平均温度能够迅速下降到目标温度,三相(水合物相、气相和液相)饱和度随时间逐渐变化,甲烷气体不断减少,水合物的质量不断增加。水合物的生成速率受温度、压力以及气液接触面积的影响。(2)在生成水合物-冰-气系统时,孔隙中气体和水的流动会导致水合物二次生成。在降温冷却阶段,由于生成水合物造成的气体消耗和热胀冷缩作用,系统压力急剧降低。当系统温度降到0℃时,即使此时系统压力远高于相平衡压力,但水合物的生成速率几乎降到0,这说明液相水开始变成固相冰,冰膜的形成阻碍了气体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进一步接触。(3)采用纯降压法开采冰冻型水合物时,由于冰的保护效应,冰冻型水合物不能有效地利用水合物藏的显热。水合物颗粒表面的冰膜对甲烷分子起到了传质阻碍作用,阻碍了甲烷分子从水合物相扩散到气相,因此纯降压法开采只能获得少量气体。这说明当天然气水合物处于冻结状态时,冰的存在能够很好的保护水合物,使其处于亚稳态而不被分解。因此,纯降压法对于开采冰点以下的冰冻型水合物没有商业价值,自保护效应将是阻碍冰冻型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主要的不利因素。(4)采用降压联合电加热法开采冰冻型水合物时,水合物颗粒表面的冰膜首先吸收热量,然后融化成液态水,之后,天然气水合物暴露在低压环境中,水合物的分解就不再受到冰的阻碍。因此,电加热有助于促进冰点以下冰冻型水合物的分解。在1.50MPa开采压力条件下,水合物相平衡温度为-16.37℃,水合物分解产生的液相水将直接转化为固相冰。如果没有外部提供的热量来融化这些冰,水合物的分解将再次停止。随着传热阻力的逐渐增大,产气速率和水合物分解速率均随时间下降。(5)采用井筒加热后,系统的各点温度都能够上升到冰点以上,这说明虽然天然气水合物在反应釜中完全被固体冰所包围和保护,但是源源不断的热量注入能够将水合物颗粒周围的冰膜融化,从而消除冰冻型水合物的自保护效应。在每条温度曲线上都会观察到一个拐点,这是由于在冰融化和水合物完全分解之前,热量主要以热传导的形式在这些固体颗粒间传递;一旦它们完全转化为液态水和气体时,对流换热开始起到促进传热速率的作用,从而使温度上升得较快。(6)由于电加热提供的热量远高于冰融化和水合物分解所需的热量,因此净能量收益Enet随时间的推移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能量以冰融化的潜热、沉积物吸收的显热和与低温边界的热传导的形式被消耗。此外,由于早期水合物分解速度快,能量效率η和热效率ξ在短时间内达到峰值。之后,由于热损失增加,η和ξ持续下降。(7)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较低的电加热功率会导致开采井到水合物沉积物的传热速率变慢,井筒加热对水合物的自保护效应的破坏作用也将减弱;冰饱和度高意味着更强的保护效应,融化所需热量更多,并且孔隙通道中冰的阻塞效应会使得沉积物的渗透性降低,最终导致冰冻型水合物的分解速率降低;开采压力的降低对于整体开采效果影响不大。这说明通常情况下,较高的电加热功率和较低的冰饱和度更有利于冰冻型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而由于冰对水合物颗粒的保护作用,生产效率与开采压力的关系不大。因此,冰冻型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不依赖于开采压力,而主要取决于其分解和融化冰的动力学以及在加热过程中的热量传递。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电机各方面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振动噪声方面。上世纪90年代,横向磁通永磁电机的设计思路被提出,与传统电机相比,横向磁通电机具有转矩密度大和功率密度大的优势,通常被用于车、船舶等大型电气传动交通工具上,是一种新型的电气驱动设备。随着横向磁通永磁电机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其振动噪声特性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横向磁通永磁电机结构复杂,媒质交界面曲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工业生产机器体型即硕大又复杂。同时,这些大型繁杂的系统中可能存在着耦合性、非线性等问题。因此,很难完全依靠传统方法建立精确的物理模型进行管理监控。基于多元统计的故障检测方法不需要对系统有丰富的先验知识,也不需要建立精准而复杂的模型,只需要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来判断系统是否有故障发生。此外使用合理的方法,可以建立系统中所关注质量相关变量的模型,这样可有效的避免因采集到的数
我国图书出版业从21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ERP系统,但因图书出版社总量偏少,系统的软件提供商也少,且多数出版社当时出于成本考虑只购买软件、未购买维护服务,软件提供商缺乏资金对系统升级维护,导致ERP系统在图书出版业应用效果不佳。S社于2008年购买ERP系统,存在着出版业引进ERP共性问题,造成系统无法因业务变化与信息技术发展及时升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又催生了数据分析、系统安全性等新需求。为
随着微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不断地向着小型化、高集成度、多功能、低成本的方向迈进。传统的方式是通过减小器件的特征尺寸,从而降低功耗、增加集成度,而三维集成技术通过让芯片在垂直方向的堆叠,进而解决了传统微电子工艺逐渐接近物理极限的问题,国外对该技术有着广泛的研究。多层芯片键合是三维集成技术的关键之一,不同层的硅片通过键合实现结构和电学上的互连。本文围绕三维集成技术中的多层芯片键合工艺,以及键合
随着人工智能、智慧医疗、无人驾驶等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对特定目标距离和位移的精确测量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测距方式普遍存在精度不高、易受环境影响等问题,因此多种“非接触式”的测距方式应运而生。其中FMCW(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雷达测距系统因其测量精度高、不易受环境干扰的特点体现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调研和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对FMC
学位
VDAC(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是线粒体外膜上的主要离子通道,参与细胞质和线粒体膜间物质、能量交换,在细胞程序性死亡、物质运输、能量代谢以及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验室前期从水稻基因组中鉴定出8个OsVDAC基因,本实验从转基因植株生理功能鉴定、亚细胞定位以及互作蛋白筛选鉴定等方面分析OsVDAC6的功能及调控机理,取得以下结果:1.检测Nip、Y
电力电子装置需要用到功率因数校正(PFC)技术来解决谐波污染的问题。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变换器电路,即使在功率因数校正的效果是理想的情况下,使得输入电流为与输入电压同相的正弦电流,输入的瞬时功率仍然带有幅值为平均功率的二倍工频谐波成分,即频率为输入交流正弦电压频率的两倍,因此被称为功率二次谐波。根据这种状况,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找不需要另外在功率级主电路增加任何元件,而能够有效消减输出
近年来,单节点控制形式在控制系统中已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面对这种情况,各界学者开始将关注放在多智能体系统的研究上。多智能体系统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无人机编队飞行,以及卫星定位等领域。一致性问题是多智能体系统研究的基础,是指智能体的状态或输出基于信息传递最终趋于一致。本论文针对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控制问题进行研究,并得到以下主要成果:1)主要考虑了非线性问题在多智能体系统中的影响,针对同时包含饱和
切换系统是常见的混合系统,它由一系列连续或离散的子系统以及协调子系统间发生切换的规则组成。由于切换系统自身的多模态特点,许多实际系统可以被建模为切换系统。此外,一个合适的切换规则不仅可以实现被控系统的稳定性而且还能获得期望的性能指标,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切换系统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如近地空间飞行器控制系统、机电系统、化学过程等。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工业生产过程通常把通信效率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事件触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