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土和玉米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活性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ming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微生物能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高土壤肥力,抑制土传病害,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活性是衡量土壤质量和生产力的重要指标。水稻与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施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方式。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活性对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对了解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指导合理施肥,维持土壤肥力和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索了在油菜-水稻轮作系统中,纯化肥(CF)和配以秸秆还田(SA)两种施肥处理对两种类型水稻土(壤土和粉质粘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磷脂脂肪酸表征)和活性(群落水平代谢图谱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促进了土壤营养物质的积累,显著提高了水稻土壤中全碳,全氮和速效钾的含量;2)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土壤中微生物量,在荆州粉质粘土中主要刺激了丛枝菌根真菌的生长,而在武穴壤土中主要提高了革兰氏阳性菌的丰度。两种不同类型土壤中,气温、速效钾、全碳和全氮等环境因子是调控土壤微生物组成的重要因素;3)荆州地区水稻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能力更强,秸秆还田和无机施肥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能力对水稻生育期有着不同的响应模型;4)荆州水稻土中蔗糖酶和芳基硫酸酯酶活性更高,而武穴土中脲酶活性更高。秸秆还田提高了两个地区土壤蔗糖酶和脲酶的活性,土壤理化因子是调控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素。在小麦-玉米旱地轮作系统中,分析了河北试验地中对照(CK)、纯无机肥(NPK)、无机肥加秸秆还田(NPKS)和无机肥配施有机肥加秸秆还田(NPKSM)四种处理下三种粒径(大团聚:2000-250μm;微团聚体:250-53μm;粉粘粒:<53μm)的玉米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的分布、活性及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高通量测序)与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5)随着河北土壤团聚体粒径增大,其营养物质含量越高,而碳氮比降低。秸秆还田的土壤团聚体,尤其是大团聚中营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和纯无机肥处理;6)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中β-葡萄糖苷酶和N-乙酰-葡萄糖胺酶活性显著高于粉粘粒,磷酸酶活性在不同粒径间没有显著的差异。秸秆还田处理显著提高了团聚体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而降低了磷酸酶活性;7)团聚体中微生物生物量随粒径增大和秸秆的施用而增多。大粒径的团聚体有利于真菌的生长。富营养型α-变形菌纲和β-变形菌纲相对丰度在大团聚体中丰度更高,而芽单胞菌门,厚壁菌门和泉古菌门则相反。秸秆还田刺激了放线菌门的生长。粉粘粒中子囊菌门丰度降低而接合菌门丰度升高。秸秆还田降低了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8)团聚体粒径和秸秆还田均显著影响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但团聚体粒径影响更大,且主要受土壤碳和氮的影响;9)随着团聚体粒径增大,真菌和细菌互作网络大小上相近,但复杂程度显著升高,且细菌-细菌相互作用关系增多。我们还研究了空白对照(CK)、无机肥(NPK)、有机肥(M)和有机无机混合施肥(NPKM)四种施肥措施黑龙江玉米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大团聚体、微团聚体和粉粘粒)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0)不同粒径的团聚体为微生物提供了不同的微环境,不同粒径团聚体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不同,同时无机施肥显著改变了其微生物群落组成;11)大粒径的团聚体中子囊菌门丰度较高,而接合菌门丰度降低。无机施肥提高了各粒径团聚体中α-变形菌纲和芽单胞菌门丰度,但降低了酸杆菌门的丰度;12)细菌群落主要受无机施肥影响,且主要与团聚体中磷含量相关。真菌群落主要受团聚体粒径的影响,且主要与碳和氮含量相关。本研究表明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水稻土和旱地土壤团聚中微生物的生物量,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土壤理化因子的不同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活性的主要因素。不同的施肥处理能改变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活性,但具有地点上的特异性。
其他文献
我国柑橘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很多地方仍然存在野生资源。柑橘属植物普遍存在多胚现象,不易产生杂交苗,但柑橘种间杂交频繁,导致遗传背景复杂,柑橘的起源与驯化问题长期存在争议。本研究基于大规模的基因组测序平台,开发了适用于柑橘常见品种鉴定的InDel标记和品种DNA身份在线快速鉴定技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研究了橘种群的遗传背景和驯化,解析了果实低酸驯化的基因组学基础;分析了柑橘杂交种在无性繁殖过
学位
土壤和植物间的水分联系及相互作用一直是生态水文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氢氧稳定同位素因具有准确的水分示踪功能,已成为研究土壤和生态水文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然而,土壤、植物等复杂体系水样采集的不准确或不匹配成为限制同位素技术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并长期被视为获取土壤和植物水标准方法的低温真空抽提(CVE),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同位素偏差,且其提取水分过程中的分馏现象及其机理仍不明晰,CVE法从
学位
水稻是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产量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理想株型是水稻获得高产的基础,分蘖数和分蘖角度是决定水稻株型的重要因素。在水稻株型功能基因组研究中,鉴定了一个控制水稻株型的关键基因OsSPL14,然而,其调控水稻株型的分子机理有待深入解析。本研究通过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发现OsSPL14表达受到miR156和miR529调控;OsSPL14直接结合在OsPIN
学位
日趋恶化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和日渐匮乏的淡水资源已成为限制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明确作物生长与生理对盐逆境和干旱逆境的响应特征,探索可提高作物对盐分胁迫、干旱胁迫和叠加胁迫抵抗能力的适宜灌水施肥制度,对未来农业发展应对不利环境变化、缓解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最大限度的保障作物高效优质生产和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研究以棉花作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学位
水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是一种植物病原细菌,它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是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植物寄生线虫;长期以来,两种植物病原的防治主要依靠有毒有害的化学农药,近年来,环境友好型生物防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活菌剂在施用过程中的不稳定性,菌株天然产物的研发成为热点。本研究从
学位
硒是生命必需元素。人体至少包含25种具有多种重要功能的硒蛋白,然而硒摄入过量或长期不足均会导致多种疾病。可溶性的四价硒Se(Ⅳ)对生命体毒性最大,也是环境中硒污染的主要形式。一些硒还原菌可以还原Se(Ⅳ)并形成生物纳米硒SeNPs或硒化物,从而达到自身解毒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修复。还有一些微生物可以在硒和镉同时存在时合成CdSe量子点。SeNPs和CdSe量子点在医药和生物传感器等方面均有较好
学位
杂交水稻在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杂交组合包含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两个成员。三系法杂交水稻是杂交水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是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基因和细胞核恢复基因(gene for restoration of fertility,Rf)互作系统。目前,在我国大面积推广的三系法杂交稻利用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主要包括野败型
学位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一类可产芽胞的革兰氏阳性昆虫致病菌,产芽胞的同时还可产生具有广泛杀虫谱的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ICPs)。Bt制剂目前是世界上用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微生物农药。苏云金芽胞杆菌BMB171是一株无相关杀虫晶体蛋白表达的突变株,转化效率高且质粒稳定性好,目前已经成为研究Bt乃至蜡样芽
学位
钙离子(Ca2+)是一种最常见的多功能生物信号载体,在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应答等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空间信息和时间动态是信息特异性的体现,植物中诸多分子都参与特异信号的解码及传递。CBL(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蛋白是一类植物特有的Ca2+感知蛋白,含有EF-hand结构域可以结合Ca2+,并通过和被称为 CIPK(calcineurin B-like[CBL]p
学位
生长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激素之一,对植物响应外界环境变化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而水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主粮之一,但我们对于水稻中的生长素合成途径知之甚少。对水稻中生长素合成途径的研究,不仅对我们理解生长素的基本生物学意义有帮助,也对我们今后水稻的育种改良起到积极的作用。植物生长素的合成途径在拟南芥中研究得最为透彻,到目前为止,唯一完整的生长素合成途径在拟南芥中已经被解析,既由色氨酸氨基转移酶TAA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