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钙调控对盐、旱胁迫条件下棉株生长、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j_wp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趋恶化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和日渐匮乏的淡水资源已成为限制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明确作物生长与生理对盐逆境和干旱逆境的响应特征,探索可提高作物对盐分胁迫、干旱胁迫和叠加胁迫抵抗能力的适宜灌水施肥制度,对未来农业发展应对不利环境变化、缓解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最大限度的保障作物高效优质生产和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研究以棉花作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试验一,设置0 m M Na Cl和150 m M Na Cl两个盐分水平,研究盐分胁迫对棉株叶片气体交换、植株水分关系、激素平衡、养分吸收、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二,在明确了棉株生长、生理对盐分胁迫响应特征的基础上,设置0 m M Na Cl和150 m M Na Cl两个盐分水平,充分灌溉FI(90%的田间持水率)和亏缺灌溉DI(70%的田间持水率)两个灌溉水平,不施K+和Ca2+、单独施K+、单独施Ca2+、以及同时施用K+和Ca2+四个肥料处理,开展不同灌溉水平下K+和Ca2+以不同模式施配对提高棉花耐盐性的效应研究,从光合-气孔限制的角度阐明钾钙调控有利于提高棉花耐盐性能的内在机理,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调控效应进行综合评判,以得出最优的水钾钙调控模式。试验三,基于试验二的主成分分析结论,设置0 m M Na Cl和150 m M Na Cl两个盐分水平,不施K+和Ca2+以及同时施用K+和Ca2+两个肥料处理,进一步从光合-非气孔限制过程的角度阐明盐分胁迫和钾钙调控引起棉株叶片净光合速率发生改变的内在机理。试验四,设置0 m M Na Cl和150 m M Na Cl两个盐分水平,不施K+和Ca2+以及同时施用K+和Ca2+两个肥料处理,充分灌溉W(90%的田间持水率)和不灌溉D两个水分处理,研究钾钙调控条件下盐分胁迫棉株叶片气孔行为、植株水分关系、激素变化和产量形成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以及主要的内在调控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明确了棉株生长、生理和产量形成对盐分胁迫的响应规律。与对照处理相比,150 m M Na Cl胁迫处理显著降低了棉株叶片相对含水率(9.45%)、叶水势(43.24%)和叶片水力导度(63.01%);显著增加了叶片ABA含量(37.86%)、降低了叶片GA3含量(24.04%)和叶片ZR含量(14.70%);进而降低了叶片气孔导度(52.78%)、蒸腾速率(49.84%)和植株耗水量(29.56%);但由于盐分胁迫对棉株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较小,且提高了光合同化产物向生殖器官棉铃的分配率(38.89%),因此盐分胁迫处理较对照处理显著增加了棉株气孔水平水分利用效率(99.97%)、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81.22%)和经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81.25%)。此外,150 m M Na Cl胁迫处理显著增加了棉株叶片氮含量(12.39%)和相对叶绿素含量(11.65%),延缓了棉株叶片的衰老速率。(2)充分灌溉条件下施用K+和Ca2+有效缓解了盐分胁迫对棉花植株营养生长的抑制和对叶片气体交换的限制。盐分胁迫显著增加了棉株叶片Na+含量(31.76%)和茎秆Na+含量(43.42%),降低了棉花植株的株高(11.23%)、茎粗(15.10%)、叶面积(16.05%)、气孔导度(47.62%%)、蒸腾速率(39.72%)、净光合速率(6.93%)、叶片K+/Na+比率(9.03%)和茎秆K+/Na+比率(29.85%)。但在充分灌溉条件下,与不施K+和Ca2+处理相比,施用K+或/和Ca2+提高了盐分胁迫棉株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以及叶片和茎秆中K+/Na+比率,且以充分灌溉条件下同时施用K+和Ca2+的改善效果最佳;盐分胁迫条件下,与不施K+和Ca2+处理相比,同时施用K+和Ca2+处理的棉株株高、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叶片K+/Na+比率和茎秆K+/Na+比率分别提高了6.66%、50%、40.50%、19.50%、39.08%和7.05%。(3)施用K+和Ca2+有效减缓了盐分胁迫对棉株光合-气孔过程的限制,但对光合-非气孔过程的影响不显著;充分灌溉条件下,同时施用K+和Ca2+显著提高了盐分胁迫棉株叶片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但对饱和CO2浓度下的最大净光合速率、Rubisco酶最大羧化速率、最大潜在电子传递速率、磷酸丙糖利用效率和叶肉细胞导度的影响均不显著,表明施用K+和Ca2+条件下盐分胁迫棉株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施用K+和Ca2+改善了盐分胁迫对棉株光合-气孔过程的限制。盐分胁迫条件下,植物通过增强自身光合-非气孔过程中的各项光化学性能有效补偿了盐分胁迫条件下由于光合-气孔过程受限而导致的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与对照处理相比,150 m M Na Cl胁迫处理显著增加了饱和CO2浓度下的最大净光合速率(25.63%)、Rubisco酶最大羧化速率(48.45%)、最大潜在电子传递速率(32.88%)和磷酸丙糖利用效率(28.64%)、增大了叶肉细胞导度(37.96%),因而使得盐分胁迫条件下棉株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2.21%)小于气孔导度的下降幅度(42.42%)。(4)施用K+和Ca2+减弱了干旱胁迫对棉株冠部生物产量的负面影响,且150 m M Na Cl胁迫处理有效延缓了干旱胁迫环境中棉株的蒸腾耗水速率和死亡速率。干旱胁迫处理显著降低了棉株茎粗(16.00%)、叶面积(18.53%)和冠部生物产量(25.31%);与不施K+和Ca2+处理相比,施用K+和Ca2+显著增加了干旱胁迫棉株的株高(20.60%)、叶面积(21.60%)和冠部生物产量(26.77%)。此外,对照处理的棉株在干旱胁迫处理持续第8天时气孔完全关闭、蒸腾耗水停止,而前期经受盐分胁迫锻炼的棉株,在干旱胁迫处理持续第14天时气孔才完全关闭并停止蒸腾耗水。(5)花铃期之后应严格控制土壤施肥量,否则极易引起盐分离子在土壤剖面的积累,加重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潜在风险。前期施用K+和Ca2+对棉株花铃期土壤可溶性钠含量、交换态钠含量和土壤电导率的影响均不显著,但花铃期之后,持续的施加K+和Ca2+显著增加了棉株吐絮收获期的土壤电导率(25.00%)。综上所述,本研究建议在淡水资源匮乏地区适时适量的开发利用微咸水灌溉能够维持棉花作物的经济产量,且有益于提高棉花作物在干旱胁迫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充分灌溉结合施用K+和Ca2+能够减轻盐分胁迫对棉花植株营养生长的抑制和对光合-气孔过程的限制,同时有利于干旱胁迫环境中维持棉花植株的冠部生物产量。花铃期之后不宜进行微咸水灌溉和施加K+与Ca2+,否则会加剧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风险。
其他文献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变化过程对土壤碳循环和全球气候产生深远影响。黄土高原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自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该区植被得以恢复,土壤碳库发生巨大变化,对土壤呼吸产生显著影响。此外,降雨是激发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呼吸的重要因子,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该区极端降雨事件频发,使得降雨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特征难以预测。因此。开展土壤呼吸对降雨格局的响应特征研究,对
学位
本论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氢键与卤键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计算,深入探索了氢键和卤键的作用特点和机制,这对于新型功能材料设计、合成新药物以及超分子自组装等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是基于蛋白质片段分子间相互作用数据构建电荷转移图谱,采用复杂网络技术分析任意蛋白质复合物的电子结构拓扑性质与电荷转移网络,这有助于理解电荷转移现象在生命过程中广泛存在的电荷转移现象,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物体内信号传导,
学位
用较少的资源产出更多的粮食是现代农业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必须更加充分的利用作物的节水潜能,使得作物在获得稳定产量的同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大量关于调亏灌溉和干旱锻炼的研究表明,通过适宜的灌溉水分管理方案能够有效地利用小麦的耐旱性来保障产量和提升水分利用效率。不同的干旱-复水情境(时期、时长、程度、频率)会影响冬小麦对干旱的响应和复水后的恢复,从而影响到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为探
学位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而导致居住地全部或部分功能丧失,需要根据政府和业主方规划搬迁至他处的群众,又称水库移民。水库移民安置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水电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是水力资源开发进程中关键的基础性工作。长期以来我国的移民安置,采用“农业安置”是基本的也是最常见的安置模式,曾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特定历史时期移民安置的现实困难,为农村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以土为本、以
学位
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黄土高原植被建设成效显著。但由于植被恢复加剧了区域水资源耗用强度,部分区域出现土壤干层,生态建设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受到显著影响。如何建立植被适水格局调控体系,全面提升植树造林效益,是黄土高原高质量生态建设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区域尺度上植被建设大多基于静态的水土资源承载力,忽略了植被建设驱动的土地利用转换对下垫面水土过程的动态影响。本文以黄土高原泾河流域为研究区,构建
学位
自2011年以来,玉米已超过水稻成为我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双第一的作物。黄土高原地区的光热条件较好,是我国玉米的优势产区。然而,该地区的降水在年内分配不均,频发的干旱是限制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因此,结合表征干旱以及玉米长势的多源数据,在生长季内对产量进行及时、准确地的预测,对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用于玉米产量预测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机理模型和统计模型,这两类模型中的大多数为辐射驱动型。由于建
学位
水稻的穗型主要由每穗枝梗和小穗数目所决定。水稻的小穗由一个小花,一对护颖以及一对副护颖所组成。小花由一对颖壳(外稃和内稃),一对浆片,六个雄蕊和一个雌蕊所组成。护颖和内外稃在细胞形态和外表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护颖的起源和功能仍不是很清楚,目前大家比较接受的假说是水稻的祖先小穗包含三个小花,在进化的过程中侧边两个小花逐渐退化掉内部器官,最终剩下外稃进而退化形成护颖。LAX PANICLE1(LAX
学位
我国柑橘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很多地方仍然存在野生资源。柑橘属植物普遍存在多胚现象,不易产生杂交苗,但柑橘种间杂交频繁,导致遗传背景复杂,柑橘的起源与驯化问题长期存在争议。本研究基于大规模的基因组测序平台,开发了适用于柑橘常见品种鉴定的InDel标记和品种DNA身份在线快速鉴定技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研究了橘种群的遗传背景和驯化,解析了果实低酸驯化的基因组学基础;分析了柑橘杂交种在无性繁殖过
学位
土壤和植物间的水分联系及相互作用一直是生态水文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氢氧稳定同位素因具有准确的水分示踪功能,已成为研究土壤和生态水文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然而,土壤、植物等复杂体系水样采集的不准确或不匹配成为限制同位素技术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并长期被视为获取土壤和植物水标准方法的低温真空抽提(CVE),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同位素偏差,且其提取水分过程中的分馏现象及其机理仍不明晰,CVE法从
学位
水稻是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产量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理想株型是水稻获得高产的基础,分蘖数和分蘖角度是决定水稻株型的重要因素。在水稻株型功能基因组研究中,鉴定了一个控制水稻株型的关键基因OsSPL14,然而,其调控水稻株型的分子机理有待深入解析。本研究通过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发现OsSPL14表达受到miR156和miR529调控;OsSPL14直接结合在OsPIN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