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哲学中的系统性问题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c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哲学是对认知现象进行哲学研究的领域。它和心灵哲学,人工智能哲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哲学等领域相互交叉,共同构成了一个关于心智问题的哲学研究领域。认知哲学中关于系统性的问题,特指由福多提出的认知表征的结构性特征。为了更好的论证系统性,我们需要了解认知系统性产生的理论基础。民间心理学的核心是“愿望—信念”模式,福多运用此模式阐述了命题态度的三个重要条件,使得我们可以用表征对心理内容进行赋值;使得我们理解思维过程具有因果关系,通过对心理内容的赋值引起相应的行为表现;使得我们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语义赋值为真。以民间心理学为起点,我们理解了命题态度的重要性,命题态度是心灵表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灵的表征理论通过表征内容阐明意向性问题,建立了心灵与外部世界的关联。福多假设表征是语言状的,适合进行计算加工,运用心灵的计算理论实现了对表征的加工。心灵的表征理论和心灵的计算理论共同构成了思想的语言假说,为“系统性论证”奠定了理论根基。福多对心理表征的加工过程做出了规定。他将心灵看作一个因果系统,抓住了语法和语义一致性这个关键问题。尽管心灵的计算主义面临着多方质疑,但福多依然坚持结构性表征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心理表征必不可少的两个特质,即生产性与系统性。思想的系统性是一个笼统的术语,我们将系统性分为四个具体方面展开论述,即思想的生产性,表征的系统性,推理的系统性和表征的组合性。四个方面既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对思维系统性的研究借助语言的生成和理解过程,经典主义对系统性的论述反映了我们的思维过程,揭示了思维的奥秘。但经典主义通过多重假定来解释认知系统性,而我们对于计算机如何实现对心智的模拟还仍然不清楚。关于系统性论证,标准的说明方法是在联结主义和经典主义的辩论中对他们进行研究。科学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使理论符合客观事实,也在于寻找比对手更符合给定事实的解释。福多和派里夏恩在《联结主义和认知架构:一种批判性的分析》一文中指明了经典主义和联结主义争论的实质,经典主义诉诸于表征的构成结构,而联结主义不承认构成性,对它来说心智是彻底非系统的。他们的分析结论是:心脑架构在认知水平上不是联结主义的;并且相比联结主义,经典主义的认知理论更好的解释了系统性的观点。认知的系统性对联结主义发起了挑战,联结主义通过回应表明了自身的观点。然而,无论是激进的联结主义还是落实的联结主义,在理论层面的解释并未超越经典主义也没有做出理论创新,甚至在基础理论层面借用了经典主义,成为经典主义的一种实现方式。经典主义的理论优势正是联结主义在理论方面的劣势,但是,联结主义在实际生活中尤其在人工智能,脑科学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两种理论各有优劣,不能因其具有突出的理论优势而全盘肯定,也不能因其理论不足而全盘否定。我们应当在优势中看到不足,在劣势中发现生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发展两种理论综合运用和混合加工的认知架构作为理论方向。
其他文献
贫困问题是一个历史性的、世界性的问题,反贫困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贫困人口较多的国家之一,反贫困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努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回顾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关于反贫困的相关理论,可以发现马克思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将革命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致力于解放无产阶级和消除贫困,形成了科学的反贫困思想,为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
学位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一部旷世经典,它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理论和实践的纲领。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不仅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而且是人类思想解放道路上的一面旗帜。它揭示了资产阶级的最终命运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它科学预见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它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理想。《共产党宣言》问世至今虽然已经有170多年了,但其中所蕴含的科学原
学位
心理健康不仅影响个体生命质量,还对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和国民状态有着深刻影响。我国目前发展迅速且处于社会转型期,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在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样成为焦点,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成果,但实践中的运用效果还需进一步提升,
学位
随着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认识到情感的重要性,不断探索情感在教学中的应用。从情感发展机制来看,情感在教学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促成情感的物化,在教学中通过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创设有利于认知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积极情感的生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就是利用情感的移情作用,在师生间建立情感联系,使情感转化为对知识、真理、良好道德品质的追求。因此,对情感的认
学位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初中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乡镇初中生更是国家未来建设不可忽略的主力军,其法治素养的高低、法治意识的养成关系着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乡镇初中生法治意识的培育离不开实践教学的助力与推动,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出发探究乡镇初中生法治意识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乡镇初中生法治意识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的研究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
学位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珍贵财富,它以自身的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推动着实践的发展,闪耀着真理的光芒。道德观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观点集中或分散在他们的经典著作中,以见解精辟的科学理念为道德建设指明方向。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具有丰富的内容,它揭露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剥削掩盖下的伪善道德本质,显示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道德的严重不满;认为“现实的人”是道德产生的前提,生产力
学位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将社会思想品德要求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思想政治课亲近之情的力量。高中阶段的学生无论在心理层面还是在思维层面均处于初步成熟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对各种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已经不能适应他们的需求。所以,抛弃以往落后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
学位
《经济生活》教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学生们学习经济知识的积极性不太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经济生活》的教学效果,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教师也在不断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应运而生。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本课程关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使理论观点和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让学生
学位
近年来,随着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应运而生,其以“短小精悍”为特征,在教育界掀起新的浪潮,为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带来了新的动力,给区域教育资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长点。但在实际使用和开发过程中,微课资源管理凌乱,导航缺乏非线性结构、学习资源查找困难等问题日渐明显。所以针对微课资源进行管理和建设时要使用可行性高的措施,最大效率地分享和使用教育资源,对微课资源的整体建设和管理十分必要。本
学位
技术对人、教育和教师的影响是深刻的,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已成为必然,技术与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将须臾不离。在这样的背景和趋势下,认清教育领域中技术的存在价值、技术之于教师的作用、教师和技术的关系以及教师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技术实践,成为重审教师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来考察教师技术的发展历程,探寻教师和技术两者间的互动关系与走向,总结并比较不同时期教师与技术关系的特征与变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