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传播视角下的中医养生电视节目研究——以北京卫视《养生堂》栏目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en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传播学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如今,国外的健康传播研究发展迅速,研究方法更加科学;研究手段日益成熟,理论积淀也十分厚重。而我国的健康传播学起步相对较晚,发展也较为缓慢,直到2003年,“非典”疾病的蔓延才真正促进了健康传播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我国关于健康传播的研究日益丰富,而关于中医健康传播的研究,则是传播学与我国独特的中医理论和中医文化的结合,是健康传播学的本土化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健康信息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健康类电视节目的数量与日俱增。其中,整合传播中医传统文化的中医养生电视节目受到了广泛关注。而国家对中医药和中医文化的扶持政策,以及媒介技术的发展,也为中医健康节目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媒介环境。因此,本论文以北京卫视《养生堂》栏目为例,从健康传播学视角出发,对中医养生电视节目的传播进行研究论述。
   本文首先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媒介技术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中医养生电视节目的发展环境。本文认为,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看病难、看病贵”等现实问题,是促进我国中医养生电视节目发展的社会原因;健康产业发展强劲,借助媒体引发健康新风潮是促进中医养生电视节目发展的经济因素;政府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大力推广中医药文化,是促进中医养生电视节目发展的政治文化因素。而大众媒体承担着传播健康信息的社会责任,同新月异的传播技术又为传播中医养生知识,复兴中医文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是我国中医养生电视节目发展的媒介因素。
   同时,本文根据健康传播的议程设置理论和过程模式理论,并结合内容分析法,对《养生堂》栏目2012年全年共366期节目进行内容分析,结合了定性与定量研究,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渠道几个层面分析了中医养生电视节目的传播模式。本文还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城区居民进行调查,以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养生堂》栏目的传播效果,并从健康传播中的知、信、行理论出发,分析该栏目对北京市受众在知、信、行几个层面的影响。
   最后,本文也以《养生堂》栏目为例,分析了我国当前中医养生电视节目的发展困境,本文认为中医养生电视节目存在缺乏既具有医学健康知识背景,同时又熟悉电视传播方式的专业人才;节目质量良莠不齐,大多数节目内容缺乏科学性;节目表现形式单一且枯燥乏味;节目播出时段不利,覆盖率低;受众人群有限等问题。随后,本文还分别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受众几个层面,对中医养生电视节目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对策:在文化层面上,中医养生电视节目应以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为根基;在传播主体上,构建专业的中医健康传播团队;在传播内容上严格把关,保证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并在节目议程中,充分发挥中医所长;在传播渠道上,应整合传播渠道,为更广泛的受众提供健康信息;最后在受众方面,应扩大受众群,注重受众反馈,并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使中医养生节目真正起到传播中医文化,促进中医事业发展,提高广大居民身体健康和健康素养的目的。
其他文献
在这个以科学、理论为信仰的时代,含有非理性成分的神话却成为当下的一大热门话题。自本事的概念为人们所重视以及本事迁移理论提出之后,神话本事作为本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纳入研究的重点,而当下人们对含有神话色彩的艺术的追捧更加激发学者们对神话的本源故事进行探索。神话本事的迁移机制与向度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有关本事及神话本事的概念尚没有明确的界定,神话本事的迁移过程会因各种因素而充满“不确定性”,因此神
学位
[db:内容简介]
学位
批判性思维作为人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是21世纪的大学生亟待激发和培养的一种思维模式,其源头可追溯至苏格拉底的问答教学法,这说明教师提问与批判性思维培养紧密相关,而后来的实证研究也印证了此观点。教师提问是激励学生思考和学习的主要手段之一,其问题的认知难度直接影响学生思考的深度。高认知难度的问题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高层次的认知能力。此外,有效的课堂互动促成教师或学生一方和另一方对话,并创造有效学习空间的
学位
小组活动作为交际教学法的一种课堂活动形式,在世界各地语言教学中被广泛运用。英语课堂小组活动虽然广受中国大学英语课堂欢迎,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堂沉默、组员练习时间分配不均等。  本研究旨在探究英语课小组活动中学生小组成员角色以及其影响英语学习的途径,最终提出教学建议,以鼓励学生承担积极的小组成员角色。本研究采取群体动力学视角,借助交际教学法、功能角色理论和互动角色理论以及四个有关语言学习小组活动
学位
英语语言习得往往受到学习者自身的地区语音系统的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负迁移。本文以淄博方言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淄博方言对英语语言习得的负迁移。山东省可以划分为鲁东区、东潍区、鲁西区和西齐区,淄博作为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归属于西齐区。了解淄博方言对英语辅音和元音习得的影响有利于帮助淄博方言区学习者克服方言对英语语言习得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因此,笔者对淄博方言和标准英语的语音系统进行研究,希望纠正淄博方言
学位
安森的环球航行(1740-1744)是英国海军航海史上著名的事迹。无数新闻报道、私人信件和航行结束后出版的日志将这次伟大的探索记录下来。安森一行在中国广州短暂停留,这段历史对于研究十八世纪中英关系具有独特的意义,因为安森领导下的“百夫长”号是第一艘出现在中国海域的英国战舰,且如果不是广州向安森提供补给和其他帮助,安森也不会成功截获西班牙的马尼拉大船,船上的宝藏挽回了安森在航行早期的败绩。本研究将基
本研究主要关注来华留学生难以结交中国朋友这一问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有:(1)检验一种自我表露构建方法是否对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的跨文化友谊形成有促进效果;(2)在中外学生关系这一新的研究情景中,探究自我表露、人际亲密、文化共情的理论关系。本研究采用了组间对比的实验设计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实验中,每位留学生与一名中国学生组成搭档。实验组的受试者之间开展了改编版的“快速友谊”活动,相互地、逐步地进行个性
委婉语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随着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委婉语的互译势必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当前在理论研究上,委婉语翻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翻译实践上,现有材料中对委婉语的翻译也是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的。有鉴于此,本文以汉英委婉语为研究对象,试图从委婉语的定义,历史,形式以及功能等方面对委婉语的语言文化特色进行剖析,同时对严复的“信、达、雅”翻译原
衔接是一种谋篇意义,是一种语义上的联系.如果篇章中的某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理解起关键作用,那么这两种部分之间就存在衔接关系.韩礼德和哈桑认为:衔接体现了语篇的连贯性,是产生语篇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它以语法和词汇手段获得,前者包括照应、省略、替代和连接,后者包括词汇复现和搭配.衔接是语篇研究的核心,也是翻译关注的重点.不同学科对衔接问题的共同关注,使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可能、可行且具有重大意义.语篇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