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符号学视阈下现代维吾尔语中汉语与英语借词的比较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yunhui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多种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并共同发展。近几十年来,随着维吾尔族人们对作为国语的汉语以及作为世界通用语的英语的学习越来越普遍,汉语和英语成为现代维吾尔语中词汇借用的两大源语。鉴于这三种语言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语系,且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相互作用,现代维吾尔语中汉语借词和英语借词之间必然会存在种种差异,但以往的研究很少对来自这两种源语的借词进行比较研究。词汇借用往往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因此必然涉及到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但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源语和接受语的内部特征,较少关注其社会文化语境。因此,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来诠释现代维吾尔语中英汉词汇借用及其异同的内在原因是很有必要的。社会符号学不仅强调将语言视为一种符号系统,同时也关注其相关的社会文化语境。社会符号学可以透过人们司空见惯的外在形式揭示其内在的特征及机制。因此,本文选择社会符号学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将借词视为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将其与语言系统和社会系统相联系,展开相关的分析研究。鉴于此,本文旨在研究现代维吾尔语中汉语借词和英语借词的异同,并揭示两种语言词汇借用异同的内在原因。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问题:(1)现代维吾尔语分别从汉语和英语中借用的词汇都有哪些特点?(2)现代维吾尔语中的汉语借词与英语借词有何异同?(3)社会符号学的视阈下,现代维吾尔语中英汉词汇借用异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为此,本文收集了288个汉语借词和英语借词作为语料库,它们具有不同的来源,包括维吾尔语翻译版的当代汉英畅销书、描写现代城市生活的当代维吾尔语小说、电子媒体、电视访谈节目等,进而从词汇借用方式、借词在不同领域的使用和分布情况、被借入后的演变情况以及词汇借用的发展趋势等四个方面对语料进行分析。其次,运用韩礼德(1978)提出的社会符号学研究范式,对其存在异同的原因进行分析和阐释,包括语言系统内部(包括音系/字系、词汇语法和语义三个层次)和语言系统外部(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两个层面)两个方面。本文的主要研究发现如下:从语言系统内部来看,在语音层面,维吾尔语与汉语之间的语音差距较大,致使汉语借词相比于英语借词更难以音译的方式进入维吾尔语。因此,意译作为更适合于从汉语借用词汇的方式,在维吾尔语借用新词和新术语中的作用日趋显著。这种趋势也可以解释为何如今汉语借词正扩展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包括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另一方面,英语和维吾尔语都是拼音文字,而汉语是表意文字。因此,与英语字母相比,汉字被借入维吾尔语词汇相当困难。同时,近代史上维吾尔人曾使用过拉丁字母,这也使得英语相对更容易被借用。从语言系统外部来看,维吾尔语中从汉语借用词汇的历史远比英语长,这使得很多汉语借词被引入维吾尔语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归化过程,比如发生了语音、语义变化等以适应维吾尔语。从维吾尔语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尤其是在语言能力方面,维吾尔族对汉语的掌握程度一般要高于英语,这就解释了为何在从汉语中借用词汇时,意译的借入方式占据主导地位。从话语的语场、语旨、语式三要素所构成的情景语境来看,维吾尔语与汉语的直接语言接触,以及与维吾尔语与英语的间接语言接触,解释了为何汉语借词主要与日常生活用品有关,而英语借词通常与科技术语有关。此外,词汇借用者对借用源语的语言态度,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特别是国家对新疆地区教育和经济的援助政策,在解释现代维吾尔语中汉英词汇借用的相似和不同特征时,可以起到重要的解释作用。本文提出针对维吾尔语词汇借用的社会符号学分析框架,也适用于其他语言。此外,本研究揭示的现代维吾尔语中英汉词汇借用异同的内在原因,特别是与社会文化相关的原因,对维吾尔语的未来发展趋势可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现代汉语非常规“被-X”构式“NP被X”(如“被自杀”、“被高铁”、“被幸福”等)以其形义错配的特殊性备受学界关注。诸多语言学者试图从生成语法、系统功能语法、构式语法等理论路径对该语言现象进行描写和解释,但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和局限。其一,对其句法特征分析不够透彻,尤其对“被”和“X”的性质与功能存在一定的争议。其二,对其构式义概括不够充分。其三,对其语用功能论述尚不到位,仅指出与常规“被-X”构式的
学位
翻译共性是语料库翻译学的一大研究热点。翻译共性是指翻译文本特有的语言特征,被认为不受翻译过程中涉及的具体语言对的影响。翻译文本的属性,将其与同一语言的非翻译文本区分开来。翻译共性包括简化、显化、范化和标准化、原语渗透以及独特单位的假设。这一研究方向特点是积极使用纯语言学(语料库)方法来解决非具体的语言学(翻译)问题。本文依托俄汉平行语料库《安娜·卡列尼娜》,对翻译共性进行研究,以总结翻俄语汉语译文
学位
自2019年起,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面对疫情爆发,中国政府立即建立了全国性的应对机制,许多城市也发布了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此来防止病毒的进一步蔓延。除文字报道外,新闻媒体也通过漫画形式来宣传和报道疫情防控中各类典型现象及阶段性成果。在此背景下,新闻漫画也开始被广泛应用到各类报道中。新闻漫画是一种将图像和语言文字相结合的多模态语篇,通过图文结合来构建意义,并传递思想与态
学位
通过认知语言学界40多年的研究,隐喻和转喻的概念性本质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然而,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囿于语言符号中的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以Forceville为首的语言学家们将概念隐喻和转喻研究拓宽到跨学科的多模态研究领域中,他们发现人类其他的交际模态,如声音、图片、色彩、空间等也可以用来构建意义和表达概念。前人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主
学位
随着人类进入到信息化和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新的安全威胁开始出现,其中包括经济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能源安全等,这使得国家安全在内容和形式上变得多样和多变。信息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信息可以几乎不受限制地传播、流通,这造就了它巨大的影响力。信息、信息技术是改变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引导者,它的发展日益成为改变社会、经济和政治生
学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国家形象作为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的无形资产,在国际交往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一个国家的形象构建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受到历史、现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历史教育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桥梁,历史教科书作为历史教学的主要工具,承载着一国历史教育的基本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从中也可窥见其国家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观等等。历史教科书在建构本国历史
学位
在中国,近几年选择日语作为外语科目参加高考的学生人数逐步增长,高中日语教育逐渐受到关注。在日语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四项能力里,写作作为语言知识及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的体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高中日语作文教学与学习情况不够理想,学习者的写作能力得不到长足发展,对高中日语教师和学习者来说,写作成为了一个教学和学习上的难题。研究表明教学策略与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是改善教学活动的重要依
学位
日语副词通常作为修饰语被使用。尤其是表示小程度的“ちょっと”、“やや”、“少し”三个词,在日常生活中被经常使用。根据《デジタル大辞泉》词典的解释,“ちょっと”、“やや”、“少し”这三个词是近义词。然而,对于学习者来说,理解具有相似含义的单词之间的区别并不容易。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这三个词作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使用实况和用法进行比较。本文利用文献检索和NLB、BCCWJ这两个语料库,从动词、名词的
学位
近两年来,网络社交媒体(如微博)流行起“凡尔赛”式自夸言语行为。自夸(或吹嘘、自我赞扬)是一种说话者对其自身(外貌,所有物,成就,技能等)显性或隐性地进行积极评价的言语行为。已有传统礼貌框架下的自夸研究,因为其有损谦逊礼貌准则,将自夸定义为一种威胁听话人面子的不礼貌行为,并将其看作一种静态的语言行为,忽略了对自夸回应即自夸言语行为中的互动模式探究。同时,相关研究集中于探讨人们如何使用语用策略来减轻
学位
文化作为民族的基本组成部分,可以充分说明不同的种族和信仰群体往往在民族起源、历史、文化、信仰、精神和生活的其它层面上具有相似性,因此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内聚力成为了此民族区别于彼民族的根本。民族文化认同意味着成员对本民族的认可、接纳和支持,是政治和文化的融合,并将其转化为更为持久的公民认同。白俄罗斯地处东西方文明的交界处,长期处于异国统治下,这使得白俄罗斯缺少能激发独立创造的民族文化元素,从而导致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