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公孙、内关穴对颈内动脉末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TCD连续观测针刺公孙、内关穴前、中、后不同时间点的颈内动脉末端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针刺公孙、内关穴对颈内动脉末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与时间相关性。方法:对正常12名青年健康志愿者,其中男性7名,女性5名,年龄22~26岁,平均年龄(24±2),在安静的环境下,针刺受测者的双侧公孙、内关穴,在针刺前15分钟,针刺得气时,行针时(针刺后15分钟),出针时(针刺后30分钟),出针后15分钟5个时间点,通过TCD检测颈内动脉末端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记录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及阻抗指数(R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刺公孙、内关穴,在针刺得气时,行针时(针刺后15分钟),出针时(针刺后30分钟),Vs、Vd、Vm与针刺前相比较均显著增大(P<0.05),出针后15分钟Vs、Vd、Vm与针刺前相比,变化不明显,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PI、RI在针刺得气时,行针时(针刺后15分钟),出针时(针刺后30分钟),出针后15分钟四个不同时间点的值与针刺前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公孙、内关穴在针刺过程中能显著增加颈内动脉末端(ICA)的血流速度。2、针刺公孙、内关穴对颈内动脉末端的血管阻力无显著影响,提示针刺公孙、内关穴对颈内动脉末端无负性作用。3、针刺公孙、内关穴的后遗效应不明显。4、针刺公孙、内关穴可能能增加颈内动脉末端的血流量。
其他文献
消化性溃疡病的治疗在蒙医学中以祛除巴达干邪为主,本文通过制备多种消化性溃疡动物模型考察WSA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连续3d灌胃给予实验动物WSA后,2.8、5.5、11.0 g.kg-1剂量组
加强文化市场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从而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
<正>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是由肌筋膜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引起常见的好发于骨骼肌的无菌性炎性疾病,多表现为局部痛及牵涉痛
目的:观察扶正祛瘀法对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在此治法指导下创制的中药复方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后续放疗中的临床作用,为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
目的:探讨化瘀通脉方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痰瘀互阻证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临床研究共收集病例60例,疗程为8周。按随机法分为化瘀通脉方组30例,脑心通组30例,观察其对脑动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开始在中国悄然兴起,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在社会转型时期,也面临着理想与价值的重建这一重大问题。后现代主义越来越多地被引入思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验证电针(选用肾俞、膈俞、百会穴)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探讨其治疗作用机理。方法:第一部分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行为学的影响将健康雄性昆明
探究是教研员工作的关键方式,行动是教研员专业能力的核心要素和工作方式,其核心内容是能够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去指导教学。由于体制的原因,教研员成为以教研为业的
<正>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过程,已经导致了中国社会结构的一系列重要变迁。从这条线索来进行分析,体制的改革是这一过程的起点,社会结构的变迁则是这一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驰骋欧洲战场的记者萧乾,曾以大量脍炙人口的通讯、特写等新闻报道引人瞩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文学作品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他的文学创作,前五年以小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