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柞蚕卵是我国普遍用来大规模繁育赤眼蜂的特色优势资源,是大量繁育松毛虫赤眼蜂的中间寄主,许多优势种类赤眼蜂如玉米螟赤眼蜂虽能寄生但不能正常羽化出蜂,使许多优势赤眼蜂的大量生产和推广应用受到限制。本研究以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为测试蜂种,柞蚕卵为中间寄主,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共寄生柞蚕卵的各项生物学参数,明确玉米螟赤眼蜂与松毛虫赤眼蜂共寄生柞蚕卵对其羽化出蜂的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接蜂方式对两种赤眼蜂共寄生柞蚕卵的影响接蜂方式的不同对玉米螟赤眼蜂的羽化出蜂有显著影响。在对柞蚕卵的寄生率方面,同时接入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24h,寄生率达80.9%,显著高于错期接蜂时的寄生率;同时两种赤眼蜂的总出蜂数和玉米螟赤眼蜂羽化数也均在同期接蜂下表现出明显优势,分别达到75.9头和3.4头。因此,在利用柞蚕卵协同繁育两种赤眼蜂时应采取同期接蜂的方式。此外,当2头玉米螟赤眼蜂单独寄生柞蚕卵时,未见有玉米螟赤眼蜂羽化出蜂。2、环境条件对两种赤眼蜂共寄生柞蚕卵的影响温度对柞蚕卵协同繁育两种赤眼蜂有显著影响,两种赤眼蜂对柞蚕卵的寄生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在温度26℃时,各项生物学指标均较高,对柞蚕卵的寄生率达到90%,玉米螟赤眼蜂羽化出蜂数高达3.8头。因此26℃为协同繁育两种赤眼蜂的最佳温度条件。不同的湿度条件对两种赤眼蜂共寄生柞蚕卵的各项指标影响不大,随着湿度的变化寄生率没有产生规律性的变化,但羽化率随着湿度的升高而下降。在湿度为80%和90%时,玉米螟赤眼蜂羽化数没有显著差异,在湿度80%时,玉米螟赤眼蜂羽化出蜂数达到6.7头。光照方面,两种赤眼蜂对柞蚕卵的寄生率随光照时间的缩短呈现下降趋势,光照时间的变化对羽化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在24h全光照的条件下,羽化率最高达到95.2%,两种赤眼蜂的总羽化数达最大,为97.1头,显著高于全黑暗条件。在光照24h和10h时,玉米螟赤眼蜂的羽化出蜂数不存在差异,但光照24h时,玉米螟赤眼蜂羽化数最高,达到6.9头。综合看来,在条件为温度26℃、湿度80%、光照24h时,各项指标均较好,玉米螟赤眼蜂的羽化数最高,在此条件下最有利于其羽化,所以在利用柞蚕卵协同繁育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的最适宜环境条件为温度26℃、湿度80%、光照24L:0D。3、不同蜂卵比对柞蚕卵协同繁育两种赤眼蜂的影响无论提供1粒,3粒,5粒柞蚕卵,其单卵玉米螟赤眼蜂总蜂数与羽化数均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均在接蜂处理为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1:5时,单卵玉米螟赤眼蜂羽化数最高。当提供1粒柞蚕卵时,玉米螟赤眼蜂的单卵羽化数达到最大,为17.3头。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柞蚕卵按照1:5:1比例接蜂,可以较好的应用柞蚕卵进行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的协同繁育。4、基于柞蚕卵高效繁育玉米螟赤眼蜂的寄生卵和新鲜卵混合比例筛选随着新鲜柞蚕卵数量的增加,两种赤眼蜂对柞蚕卵的寄生率明显下降,当接入5粒新鲜卵时寄生率可达到90%,而接入20粒新鲜柞蚕卵时寄生率仅为72%。在单卵总蜂数和羽化数方面,随着新鲜柞蚕卵数量的增加,均出现了逐渐降低的情况,接入5粒卵时,单卵总蜂数和羽化数均达到最高,单卵羽化数达到80.9头。就玉米螟赤眼蜂的羽化数而言,当接入15粒卵时,玉米螟赤眼蜂的单卵羽化数最高,达到17.8头,显著高于其他几个处理。因此,在大量繁育过程中,每粒寄生卵提供15粒新鲜卵为最佳混合比例,可以实现玉米螟赤眼蜂的大量繁育。5、玉米螟赤眼蜂对碱液处理柞蚕卵寄生适应性初步研究无论是玉米螟赤眼蜂单独寄生柞蚕卵还是两种赤眼蜂共寄生柞蚕卵,经碱液溶液处理后的寄生率均有所降低,其中5头玉米螟赤眼蜂寄生1粒处理卵的寄生率仅为35%。在羽化率方面,玉米螟赤眼蜂单独寄生柞蚕卵时,经碱液处理后的柞蚕卵有少数玉米螟赤眼蜂个体可正常羽化,而未处理卵未见有羽化。从玉米螟赤眼蜂羽化数来看,以5头玉米螟赤眼蜂单独寄生经碱液溶液处理的柞蚕卵最高,为6.7头,与1头松毛虫赤眼蜂和1头玉米螟赤眼蜂共寄生1粒未处理卵的出蜂数没有差异。但未处理卵的寄生率显著高于处理卵,寄生率达80%。通过对柞蚕卵协同繁育两种赤眼蜂涉及的接蜂方式、环境条件和蜂卵比,对不同条件下两种赤眼蜂共寄生柞蚕卵的各生物学参数的测定比较,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在温度26℃、湿度80%、光照24h的环境条件下,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和柞蚕卵为1:5:1的比例得到寄生卵,待赤眼蜂羽化后,每粒寄生卵再接入15粒新鲜柞蚕卵可以实现玉米螟赤眼蜂的大量繁育。本研究初步明确玉米螟赤眼蜂与松毛虫赤眼蜂共寄生柞蚕卵提高其羽化率是可行的,为利用柞蚕卵协同繁育两种赤眼蜂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柞蚕卵作为中间寄主大量繁育玉米螟赤眼蜂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