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催化芳香醛的转氢还原反应及选择性调变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669842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质纤维素基平台化合物转化方法的发展,为利用可再生资源制备燃料和精细化学品奠定基础。不使用氢气的转氢反应为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的还原炼制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且低碳足迹的方法。然而当前发展的热催化转氢反应,往往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来活化氢供体以及实现氢转移过程,这不仅增加了能耗,而且较容易引发副反应。近些年新兴的光催化反应,在温和条件下实现底物和氢供体的活化,为转氢还原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仅有的光催化转氢仍存在反应类型受限,以及反应选择性调变手段受限等问题。基于此,本论文发展了木质纤维素基芳香醛类化合物的光催化转氢还原方法,探索了醛类底物浓度对产物选择性的调变,为温和条件下芳香醛类的转化以及光催化还原反应中的选择性调变提供新的思路。主要成果如下:探索了 Pd/TiO2光催化芳香醛在以脂肪醇为氢供体条件下的脱氧反应和还原醚化反应,以及两者选择性的调变。使用相同的Pd/TiO2光催化剂,在较低的底物浓度下,芳香醛发生高选择性的脱氧反应;而在较高的底物浓度下,芳香醛发生还原醚化反应,脂肪醇同时作为氢供体和醚化试剂。探究了芳香醛和脂肪醇的底物范围。通过检测反应过程发现,发生脱氧反应时有苄醇、苄基缩醛和苄基烷基醚三种中间体逐渐生成并消失;而在发生还原醚化的过程中,初始只有苄基缩醛中间体,且苄基烷基醚在缩醛中间体存在时不会继续转化。通过探究不同浓度下TiO2光催化控制实验和光电流测试,发现TiO2上的光致电荷密度可能决定了苄基醇中间体是否生成。通过对苄基醚和苄基缩醛在催化剂上吸附能比较,发现苄基缩醛在催化剂上的吸附强于苄基醚,致使过量苄基缩醛的存在抑制了苄基醚的转化。通过自由基捕获反应和暗反应发现苄基缩醛的生成除了酸催化路径,可能还存在自由基路径。整体而言,底物浓度影响了光照下的电子还原事件及其与酸催化反应的耦合,从而决定中间体和产物的选择性。本论文丰富了木质纤维素基芳香醛的转氢还原反应类型,提出在优化催化剂策略之外的浓度控制选择性调变方法,为光催化木质纤维素基平台化合物的炼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是一种分布广泛、传播途径多、寄主范围广、生存时间长、危害严重的土传真菌性病害。该病难以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多年以来,棉花黄萎病严重威胁着棉花的生产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给棉农及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培育广谱抗性棉花品种是解决棉花黄萎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棉花的栽培品种中缺乏抗黄萎病的种质资源,难以通过常规的育种方法选育抗黄萎病的棉花品种。寄主诱导的基
学位
微管是真核细胞骨架成分,参与细胞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作用于秋水仙碱结合位点的微管蛋白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同时,作用于β-微管蛋白秋水仙碱结合位点的药物具有水溶性好、过敏反应少等优点。而此类抗肿瘤药物目前还未见产品上市,具有广阔的研发前景。Hippo通路的相关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内,其中YAP是Hippo通路的主要下游效应因子。YAP异常激活会使细胞产生增殖异常性
学位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胃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持续时间久、易复发导致其难以根治。目前用于临床一线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及抗肿瘤坏死因子等。然而,现有的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且具有较高的副作用,因此IBD的治疗仍面临挑战。近年来,研究者密切关注肠道菌群与IBD的关系,如在IBD期间菌群失调,特别是肠杆菌科的异常增殖,会导致肠道炎症
学位
陆地棉(Upland cotton)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纺织工业主要的天然纤维原料,在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棉花在基因组学和群体遗传学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进展,通过对大规模棉花种质资源群体基因型(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s)和表型的系统分析,已初步明确了陆地棉的遗传多样性和部分优异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与SNP变异相比,物种的重要性状更多的是由
学位
棉花是一种重要的天然纺织纤维。棉纤维是棉属植物种皮表皮层细胞产生的种毛。棉纤维的发育分为四个截然不同且相互重叠的发育阶段:纤维起始、伸长、次生壁生物合成和成熟期。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的研究表明Root Hair Defective3(RHD3)是一种膜结合GTP酶根毛缺陷蛋白,参与控制大多数细胞类型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囊泡运输,有助于细胞壁的生物发生和细胞
学位
土壤盐渍化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棉花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纺织原料,而且是盐渍化土地种植的先锋作物。因此,探索棉花耐盐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盐胁迫下,蔗糖转运蛋白能够促进蔗糖的积累,降低细胞的渗透势,防止细胞失水,提高植株的耐盐性。因此,本研究对陆地棉蔗糖转运蛋白基因GhSUT6的功能展开研究。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利用Esculin(七叶苷,一种蔗糖类似物)检测有无NaCl处理的棉花根吸收
学位
全球土壤盐碱化问题日益严峻,已经成为制约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在植物抗盐、抗碱与抗干旱等非生物胁迫中,根是最先做出响应的部位,研究根对各种胁迫的调控机制并筛选出其中的关键基因显得非常关键。作为盐碱地广泛种植的先锋作物之一,棉花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物资,包括天然纤维、植物蛋白和食用油。盐胁迫对棉纤维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与陆地棉相比,亚洲棉均具有较强的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抗性。将
学位
由5m C和6m A组成的DNA甲基化在植物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棉花纤维发育中的具体作用和潜在机制尚不清楚。在此,我们对陆地棉DNA中胞嘧啶第5碳和腺嘌呤第6碳的甲基化调控基因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同时还系统研究了两个棉花品系Xu142和ZM24及他们的光籽突变体Xu142fl和ZM24fl在纤维起始时期的5m C和6m A DNA甲基化谱,揭示了纤维细胞起始发育过程基因组水平的DNA甲基化的变
学位
黄瓜(Cucumis sativus L.)属于葫芦科甜瓜属,是世界十大蔬菜之一,具有重要的生产价值。黄瓜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野生种和栽培种之间差异巨大。转录是中心法则过程中的枢纽环节,转录本的结构和表达调控基因的功能。因此解析野生种和栽培种之间的转录本的差异,对研究黄瓜野生种和栽培种之间性状差异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来自新泰密刺(栽培种)和Cucumis sativus var.hard
学位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原发性肝癌根据巴塞罗那临床肝癌系统分期,对不同时期的原发性肝癌采用相应的治疗策略。针对不可切除或者结节较小的原发性肝癌,影像引导下消融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费用低且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优点,被多个国际指南认定为早期小肝癌的一线根治方法。但微波消融后仍有周边残癌存在,部分瘤灶缺乏清晰的肿瘤边界,从而导致肿瘤复发。近年来,纳米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