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邦——解放神学里的历史、共同体与灵修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kua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关于拉丁美洲解放神学的一个初步研究,描述了解放神学的基本轮廓。解放神学是一种处身于特定历史现实的神学,是在信仰光照下对历史实践的批判性反思。可以回溯到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思潮是解放神学的理论处境。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是解放神学面对的一个严峻挑战。具体而言,解放神学在两个主要问题上回应了马克思主义的挑战。一方面,解放神学家通过实际地走进穷人的世界、与穷人一道为改变贫穷而战斗来说明,宗教不必是人民的鸦片,也可以是解放的福音;另一方面,解放神学家将基督教解释为反拜物教的宗教,而不是崇拜抽象存在的宗教,从而说明,以反资本拜物教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实际上不是两回事,而是一回事。葛兰西式的马克思主义则是解放神学运作的一个基本范式。一方面,葛兰西的思想通过“拉丁美洲第一个葛兰西主义者”、秘鲁共产党创始人何塞·卡洛斯·马里亚特吉历史地传到了“解放神学之父”古斯塔沃·古铁雷斯那里。另一方面,葛兰西的历史主义、尤其是“有机知识分子”概念决定性地影响了解放神学的自我定位:在历史中见证信仰。
  20世纪60、70年代的拉丁美洲则是解放神学的实践处境,这个实践处境可以分为两个侧面,一个是拉丁美洲触目惊心的大面积贫穷这个状况,另一个是常常被视为无物的穷人已经意识到贫穷不是神圣不可触犯的天意,而是应该改变并且可以改变的社会结构所产生的后果,这些历史上无名无姓的无权者已经开始着手改变现实,为自己的解放而战斗,已经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穷人的历史不容错过,错过这样的历史无异于错过见证神的存在与恩典的时机。可以将这个经验称为1968年经验:神临在于穷人的世界之中。这是解放神学得以启动的灵性源泉。而穷人的历史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重要的现象,一方面,与决定向现代世界敞开的天主教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有关,特别是与意在贯彻梵二会议精神的拉丁美洲第二届主教会议即麦德林会议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切·格瓦拉和菲德尔·卡斯特罗等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拉丁美洲革命运动有关。
  解放神学的基本原则是:只有一个历史,历史之外无拯救。解放的历史和拯救的历史不是可以彼此分离的两个历史,在解放的历史之外没有另一个拯救的历史。历史的十字架和信仰的十字架是同一个十字架,不能从所谓的世俗的历史中抽离出另一种神圣的历史。解放的历史是神启示其奥秘的“托邦”,在解放中,不可见的奥秘成为可见的历史。没有历史中人的解放,神的拯救将无所依托;没有受难者的笑容,基督的面容将黯淡无光。历史是大写的、神圣的历史,而不是毫无目的的漫步。历史中交织着罪与恩典的殊死战斗,历史中有神的踪迹。基督徒信仰的神绝不是远离人间的神,而是与人说话、在人间支起帐篷、就住在人间的神。神是历史的喜讯:将有一个没有受害者的国度降临此世。
  解放神学的基本路向是耶路撒冷。历史能够产生的源头是希伯来传统的一神论信仰。正是对独一神的信仰为世界带来了不可测的变化,带来了真正的历史,带来了超自然的天命,否则,人们面对的就永远只是亘古不变的自然循环。在西乃山上颁布诫命的人不是自然中人,而是带领其人民走出奴役的历史中人;基督徒认信的主不是自然的、永恒的、与历史无涉的主,而是被钉死在历史的十字架上的主。历史中人们的吃喝等生命的基本需要不是纯然世俗的需要,而是神圣的需要。肉身不是人们需要抛弃的皮囊,而是神的宫殿。基督徒信仰的神不是为一个永恒秩序而对肉身的需要熟视无睹的神,而是为了对肉身的爱、为了对生命的爱而牺牲自己生命的神。天国不是生命的欢乐受到禁止的、禁欲的天乡,而是一个人们在其中庆祝生命的婚宴。
  解放神学的基本共同体是穷人教会。贫穷意味着神圣的生命遭到了否定。而使生命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则是全球性的资本主义体系——资本的文明或钱财的文明。资本主义不是一种国别现象,而是全球现象。资本的中心和边陲一道构成资本主义体系。第三世界的贫穷和第一世界的富裕是资本主义体系不可分离的两面。第三世界的贫穷是资本主义体系的受害者,说明了资本主义体系的不正当性、非普世性。而穷人们正在为另一种可普遍化的文明——劳动的文明或贫穷的文明——而战斗。正如耶稣的十字架决定着初期教会的信仰一样,穷人的十字架决定着当代基督徒的信仰是否真确。只有将穷人扶下贫穷和死亡的十字架,教会才能成为真教会,才能成为历史中拯救的圣事,否则,教会将成为某个历史角落里毫无意义的琐事。
  解放神学的基本灵修是优先选择穷人。穷人是基督历史的肉身,在延续着基督未完成的受难,圣神临于穷人的世界里。每天都有无以数计的穷人在饥饿和贫穷的恐怖主义轰炸中倒下,这是一个令人畏惧的现实。贫穷和饥饿以其骇人的规模,就像一个巨大的十字架一般矗立在世人面前。但是,同样也有无以数计的穷人决定一次又一次地起来与饥饿战斗,歌唱生命和希望,这是一个令人迷狂的现实。这些被弃于垃圾堆中与鸟兽争食的人们,这些理当绝望的人们,却顽固地持守着希望。无缘无故,希望就在穷人的世界里。穷人在历史中再现了神圣者的特性,人们可以在穷人的生死中经验到令人战栗又令人欣喜的大写的他者。只有选择穷人,进入穷人的世界,基督徒才能成为拯救的见证者,才能冀望最终能够与主合一。
  历史-共同体-灵修构成解放神学的基本义理,可以称之为第一代解放神学。第二代解放神学则在这个基本洞见之上,在解放伦理、解放基督论、草民神学等各个方面推进了解放神学。解放伦理以他者为中心界定伦理的伦理性,界定人之为人的根本准则,将向他者无故敞开的先知伦理与服从总体抽象原则的英雄道德对举。伦理性的范式是天主与梅瑟面对面的相遇,伦理性丧失的范式则是加音杀死亚伯尔这个例子。在我-他者关系中我的总体化,实际上是我的物神化,这是一种反对小写的他者的他性、反对大写的他者——天主——的神性的无神论,根本上,这是总体性的偶像崇拜。封闭的总体性不是对他者消极的总体性,而是主动地要敉平一切他性可能出现的英雄总体性。总体性是一种恶的、自我重复的无限性,这种英雄总体性的后果是大屠杀。而只有肯定他者无限的他性的先知伦理,才能解开总体性的死循环。只有让他者成为他者,历史才能成为历史,解放才有可能。
  解放基督论认为,任何神学都需要考虑其所处的历史环境、回应时代所提出的基本挑战,而今天这个基本挑战在理论上来自马克思这个“第二启蒙”的主要代表对宗教的批判,在实践上则来自拉丁美洲大面积贫穷这个非人的现实。解放基督论以基督论必须历史化为基本原则展开对基督是谁这个问题的讨论,因此,解放基督论并不像欧洲神学一样聚焦于无神论问题,而是聚焦于使非人的历史现实绝对化的偶像崇拜或拜物教问题。历史的耶稣是解放基督论的出发点,解放基督论认为不能忘记基督的历史肉身,否则,基督将成为一个不可信的幻影。历史的耶稣是通往信仰的基督的道路。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说明了天主对人类无限的爱是真实可信的,表明没有任何东西——甚至包括天主所爱的独子——可以阻碍这种爱。
  草民神学则聚焦于拉丁美洲文化问题,并将这种文化的特性归结为“梅斯蒂索”(简单地说,就是混血)。拉丁美洲文化是伊比利亚拉丁文化与美洲印第安文化500年来互相融合的历史所产生的梅斯蒂索,而伊比利亚文化中又有希伯来和希腊双重传统。草民神学以希伯来传统为主、以希腊传统和印第安传统为辅说明美洲的美洲性。拉丁美洲是基督教的美洲,而非前基督教的、异教的美洲。基督教已经融入印第安传统,印第安传统已经基督教化,在拉丁美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草民天主教”。这不是一种次等的、纯色不足的基督教,而是一种独立的基督教类型,与在罗马帝国形成的拉丁基督教具有同等地位。这种文化梅斯蒂索的主要承担者不是企图使拉丁美洲盎格鲁-撒克逊化的统治精英,而是普通的拉丁美洲百姓,拉丁美洲解放的希望正在于这些草民。
  最后,本文讨论了聚焦于1492年经验——两个世界的碰撞——的拉丁美国西裔神学和印第安神学,这两种神学改变了解放神学反思的历史处境,为解放神学打开了新的方向。西裔神学的核心主题也是梅斯蒂索问题。西裔神学讨论历史上发生的两次梅斯蒂索进程。一次是1492年以来所发生的西班牙-印第安梅斯蒂索,另一次是19世纪中叶以来发生的美国-墨西哥或广义的美国-拉丁美洲梅斯蒂索,第二次梅斯蒂索不是一个已经完成的过程,而是依然在进行之中的现实。西裔神学聚焦于生存性贫穷问题,聚焦于人的生存本身的归属和认同问题。西裔神学在这两次梅斯蒂索的基础上,反观基督教传统,认为真正的梅斯蒂索的源头是基督教所认信的耶稣基督。耶稣就是一个梅斯蒂索,而且这不单单是在一般神学意义上的梅斯蒂索,很可能,耶稣本人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罗马-犹太梅斯蒂索。梅斯蒂索经验具有拯救史的意义。
  印第安神学同样关注梅斯蒂索问题,与强调梅斯蒂索的基督教侧面的观点不同,印第安神学强调的是梅斯蒂索的印第安侧面,致力于讨论印第安性问题,意在恢复印第安世界的基本面貌和尊严。印第安神学把我们带回到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之前那个遥远而模糊的世界。如今,这基本上已经是一个说西班牙语、信奉基督教的世界,但古老的精神之根并没有因此而死去,相反,印第安人通过西班牙语而能使古老的声音传得更远,通过基督教而能使古老的传统更能抵御现代世界的挑战。就像走出埃及的以色列人将埃及的财物据为己有一样,印第安人也将西班牙语,将基督教据为己有。西班牙语不只是西班牙人的语言,也不只是拉丁美洲的语言,西班牙语如今也是印第安人的财产,也是印第安美洲的语言。通过印第安精神净化的基督教也是印第安人的宗教。这不一定像表面上看上去一样是殖民者的胜利,这也可能是抵抗者的胜利,印第安人的胜利。
  本文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解放神学是一种与传统神学有很大不同的历史神学,解放神学可以被视为基督教与现代历史意识对话的一个后果。具体而言,解放神学所关切的历史是以1968年为象征的世界性解放运动这个历史。由于1968年经验既指向以改变历史为职志的马克思主义,也指向决定选择穷人的拉丁美洲天主教会,解放神学既可以被视为基督教与马克思主义对话的一个后果,也可以被视为发生在拉丁美洲的第二次宗教改革。随着时间的推移,解放神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关键在于,1968年经验把人们引向1492年两个世界的碰撞这个奠定现代世界基础的经验。由此,解放神学在新的历史基础上展开,以1492年经验为基础的神学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解放神学有很大不同,因此,以1968年经验为基础的解放神学很可能只是一种暂时现象。解放神学的意义在于,解放神学是一个邀请,邀请人们去理解1492年,理解何为美洲、何为现代世界。
其他文献
目前,对于20世纪80年代台湾新电影的前后转变和现实意义,大多数对于这段期间的课题研究主要内容还是在电影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更多着重分析的是影片的拍摄内涵和主题思想,而不是从美学的角度来分析新浪潮给台湾电影带来的美学转变和审美改变,尚没有针对这一审美过程所进行的专业的系统的分析。本论文主要从社会文化、政治历史和美学角度阐述20世纪80年代台湾电影在新浪潮的影响下所产生的质变,从导演拍摄的电影主
学位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奇书,分上下经共六十四卦,由八卦组成,上经讲求天道,下经演绎人道,杂天人合一观念而成。《周易》的研究分两大派系即象数周易和义理周易。王振复先生在《大易之美》里说:“周易研究是一个中华古老文化的黑洞,一种玄暗而无底的深渊,无论你向它投入多少,它都不会有反响。《周易》的矜持在于它的沉默,沉默是它深沉的人文之力。”  “潜龙勿用”这一命题正是通过对《周易》关于义理与象数研究的综合考
苏格兰“卓越课程”改革被认为是苏格兰教育史上里程碑似的改革,因为它在很多方面做出了创新,赢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好评,但同时也有学者对此它的哲学基础和教育理论提出各种质疑。  本文旨在对苏格兰“卓越课程”的哲学基础进行探讨,包括其教育目的,认识论、价值观等,来论证其对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的体现。本文正文部分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章首先对苏格兰“卓越课程”的背景知识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苏格兰“卓越课程”的背景,
学位
阿伦特在《:伦理的现代困境》书中,首次提出“平庸的恶”这一术语来描述艾希曼的问题。阿伦特通过对资料的深入研究,发现艾希曼并非如同人们想象中那样,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在极权主义制度下,他只是一个命令的执行者,他只是忠于所谓的国家意志,他只是因缺乏思考而盲目地听从上级命令。他在面对这样血淋淋的杀戮的时候,为什么不会产生恐惧与怜悯?为什么如此平凡的一个人会犯下这样一个可怕的罪行?而这种“平庸之恶”又是否
学位
本文的目的在于证明:胡塞尔先验逻辑为知识的自足性提供了可靠保证。  知识的自足性即指知识有其来自主体的确然依据。它是知识的唯一可靠基地。笛卡尔、休谟及康德都为知识自足性的获得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也存有缺陷。笛卡尔提出了不可怀疑的明证主体,却又将此主体实体化;休谟坚持了内在直观经验及意向性,却又未能发现先验主体的结构及能力。康德提出了先验主体,却又未能坚持明证的内在直观经验,陷于非明证的主体。胡塞尔在
当代动物保护学者弗兰西恩在动物权利阵营下,从一个新的意义上阐释了动物权利思想,他的观点在一些重要方面既不同于彼得·辛格,又有别于汤姆·雷根。特别是他从批判功利主义理论的缺陷出发,挖掘出了惯用的人道待遇原则在保护动物上失败的根源,从而提出一种以废除主义为目标的动物权利理论,带领人们重新审视动物的道德地位以及在真正道德意义上保护动物的有效方式。  弗兰西恩指出功利主义者的人道待遇原则否认动物权利,使得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再度出现一股宗教"热潮"。当代全球化发展,社会流动性增强,跨文化互动交流日趋频繁,又使中国宗教格局在动态发展中充满着诸多变数和新特点。而"藏密东渐"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现象和特征。随着"藏密东渐"的推进,藏传佛教在内地的发展及其影响不断扩大,以至于在内地佛教信众中兴起了一场学修藏密的热潮和赴藏求法、朝圣修行的运动。然而,面对当今如此重要的一种社会现
学位
休谟道德哲学是英国道德情感论的代表理论之一,它是莎夫茨伯利和哈奇森等人的道德情感论的继承与发展,它启发了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以及19世纪古典功利论。休谟是一位思想丰富而且跳跃性极大的哲学家,其道德理论是既全面又复杂的。它同时体现了情感主义、理性主义、功利论以及道义论等理论倾向,使得道德哲学的各家各派都能从中找到理论资源,但又都对其有所不满。人们都试图给休谟道德哲学一个恰当的理论定位,但鉴于其理论
学位
本文从教育的角度,采用文学-戏剧的阅读方法,阅读柏拉图(Plato)的《理想国》(Republic),认为《理想国》的教育主题包含两个层次:(1)苏格拉底在言辞中所建立起的城邦中的护卫者和统治者的教育;(2)哲人苏格拉底下到佩莱坞港(Piraeus)对几位参与对话的雅典青年的教育。其中第一层次的教育又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针对城邦护卫者的诗乐教育,二是针对哲人王的哲学教育。在探讨护卫者的诗乐教育时,苏
默顿根据17世纪英国科学史,得出了清教主义伦理刺激了十七世纪英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结论,即著名的默顿命题—由清教主义促成的正统价值体系于无意之中增进了现代科学。尽管“默顿命题”有着广泛的影响,却不能无条件地推广到所有的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上。自19世纪末的德雷伯、怀特以来的关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研究,大都把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形成了互不相容的冲突说、无关说、对话说以及整合说。实际上,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