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种喜旱莲子草的入侵生态学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baalz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南美引入我国的喜旱莲子草是一种水陆两栖的外来入侵植物。该种分布广,常以中空的茎在水面形成漂浮植毡层。喜旱莲子草快速的生长和扩散能力已对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然而,目前对于喜旱莲子草的入侵机制研究较少。本文针对喜旱莲子草的无性繁殖、生态适应和其对乡土水生植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分析喜旱莲子草入侵机理。 陆生型喜旱莲子草的地下根茎系统非常庞大,繁殖能力强。肉质根数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0—10cm土层中根数最多;10—20cm深度的肉质根最粗;生物量集中分布在0—30cm深的土层中。肉质根上的不定芽数以0—10cm的最多(1260个)。喜旱莲子草地下茎主要存在于0-20cm深的土层中,地下茎上的腋芽数量在0-10cm土层最多。肉质根萌生幼芽的能力与其直径和生物量成正相关。肉质根浸水后产生了大量的不定芽。绝大部分不定芽在土壤中可以分枝。 喜旱莲子草漂浮植毡层搁浅在陆地上越冬后,植毡层上层的匍匐茎失水干枯,而下层的匍匐茎能正常越冬。越冬植毡层中的匍匐茎根据含水量分为三类:干枯茎、萎蔫茎和鲜茎。所有的茎浸水4周以后,比较各类型茎的繁殖能力。结果表明:干枯茎已失去繁殖能力,鲜茎繁殖能力最大。喜旱莲子草属于先萌芽后生根型植物,这种机制有利于喜旱莲子草在水体中扩散。 光照和牧食是影响外来种入侵的两个重要因子。在对喜旱莲子草进行遮荫和刈割处理的试验中发现:遮荫对未刈割植株的叶数和叶生物量没有影响,但明显减少了刈割植株的叶数和叶生物量。遮荫增加了所有植株的叶面积,并使更多的生物量分配到叶上,抑制了肉质根的形成,减少了茎生物量、根茎比(R/S)、相对生长速率(RGR)和肉质根生物量比(TRMR),但对茎生物量比(SMR)和细根生物量比(FRMR)没有明显影响。无论是在遮荫下还是在全日照下,刈割除对茎生物量有明显影响外,对根粗、最大根长、细根重、SLA、LAR、R/S和生物量分配都没有影响。另外刈割使生长于遮荫环境下的植株RGR、节数、茎长度和叶生物量降低。 许多外来入侵植物的光合能力强,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利用效率(LUE)比乡土植物高。对处于尘长早期、盛花期(或生长中期)和花果期的水尘型与陆生型喜旱莲子草及乡土水生植物李氏禾、菰和芦苇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
其他文献
建立了受电弓的简化仿真模型,采用Fluent软件模拟受电弓运行时周围的空气场,仿真计算了受电弓运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和升力,为改善受电弓的空气动力特性提供一定的依据。
在计算流体力学中,非定常流动数值模拟方法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其中,构造具有二阶时间精度的数值离散格式,并保证格式的时间精确性是非定常流动数值模拟技术需
核仁是间期细胞核中最显著的结构,是核糖体RNA基因转录和转录产物进一步加工成熟的场所。核仁三个主要特征区域由纤维中心(fibrillar center,FC)结构区域和致密纤维组分结构
在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措施下,为使植烟土壤氮素供应更加符合烤烟生产中“前期猛后期控”的需求,从贵州植烟土壤中筛选出氮代谢优势微生物,经过增殖添加到酒糟有机肥和土壤中,以促进氮的矿化,提高氮的利用率。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平板稀释法从威宁和湄潭植烟土壤中分离出85株氮代谢活性较高的微生物,然后通过纳氏试剂法和氨化菌培养液培养法复筛出氮转化能力强的12株菌株,编号为W24、W13、W2、W4、W
目的了解旌阳区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为有关部门进一步改善水质卫生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和卫生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2012-2014年共检测水样295份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最常见且严重的运动神经元病,其特征为上下运动神经元的进行性变性丢失。ALS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而且尚缺乏有效的
一、研究背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 Syndrome,pSS)是一种可以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也是其受累器官之一,常见表现为肾小管酸中毒和间质性肾炎。目前尚
<正>广州光导纤维厂2000年8月并入洛阳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全资子公司管理.近日,该厂自主研制的高性能光纤面板和光纤倒像器通过了国
纳米流体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换热介质,不仅可以强化传热,还可以提升能源利用率,因而纳米流体已经在光热太阳能、电子冷却、航空航天、核能、散热、冶金工业等众多领域均得到
我国地方债形势严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巨大,而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其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PPP模式应运而生。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我国PPP模式发展现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