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物与烯烃在Y型分子筛中竞争吸附和竞争扩散的分子模拟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huaqiu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车用汽油的主要调和来源是催化裂化汽油,其所含硫含量远高于车用汽油质量要求的标准值,因此高效脱硫成为催化裂化汽油清洁化生产的关键。吸附脱硫技术相较于其他脱硫技术,具有投资成本低、脱硫性能好、辛烷值损失小、绿色环保等特点而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脱硫技术。Y型分子筛因其独特的孔道结构成为了该技术的最优吸附剂之一。然而在吸附脱硫过程中,竞争作用会在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化物与烃类分子间产生而导致吸附剂的脱硫选择性变低,影响了汽油脱硫深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深入理解烯烃与汽油中不同类型硫化物之间的竞争行为及竞争机理,这将为吸附剂的制备和工艺条件的选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采用分子模拟方法考察了全吸附量范围下的乙硫醚/环己烯和正丁硫醇/环己烯两种体系的竞争吸附和扩散规律。发现乙硫醚/环己烯体系的竞争过程在32molecule/UC前后发生了转变,在中低吸附量下(4~32 molecule/UC),乙硫醚和环己烯均匀地吸附在超笼内的最优吸附位点上(S位,超笼空腔内吸附位),当吸附量接近32 molecule/UC时,部分超笼内S位上的环己烯被乙硫醚取代,被迫迁移到超笼的十二元环吸附位上(W位,连接超笼的十二元环吸附位),这一过程被称之为“最优-替换”机理;当吸附量大于32 molecule/UC而未达到饱和吸附量时,吸附在超笼S位上的乙硫醚被环己烯取代,被迫迁移到远离超笼中心的区域。由此在转折点前后,乙硫醚/环己烯双组分由“最优-替换”转变为“外移-替换”吸附过程。乙硫醚/环己烯的竞争扩散机理与吸附机理相对应,在32 molecule/UC前后发生了从“最优-替换”到“外移-替换”的转变过程。相较于乙硫醚/环己烯双组分的竞争规律,正丁硫醇/环己烯同样在32molecule/UC前后发生了吸附和扩散行为转变。吸附质在32 molecule/UC以前均在最优吸附位点上分散分布,当吸附量接近32 molecule/UC时,正丁硫醇会替换掉S位上的环己烯;在转折点以后,正丁硫醇的竞争吸附能力仍然强于环己烯而占据了更多的有利吸附S位点,而环己烯更多吸附在W位上,此时正丁硫醇因为更强的吸附稳定性而表现出了“占优”的吸附行为,正丁硫醇/环己烯的吸附和扩散机理遵循从“最优-替换”到“占优-替换”的转变规律。在环己烯和硫化物的竞争过程中,发现正丁硫醇的竞争吸附能力要强于乙硫醚,导致两种体系的竞争机理不同是因为不同硫化物的官能团极性以及吸附热有所差异。此外,催化裂化汽油中不同种类硫化物的竞争关系也会影响到吸附剂的脱硫选择性,这就需要对不同硫化物之间的竞争行为和机理加以研究。以乙硫醚和噻吩作为吸附质分子,探究了双组分硫化物竞争吸附和扩散规律。在36 molecule/UC以前,乙硫醚和噻吩均匀地分布在最优吸附位上,但是在接近拐点时,噻吩的吸附稳定性更强而将部分S位上的乙硫醚替换;在转折点以后,乙硫醚则表现出更强的竞争能力逐渐将S位上的噻吩替换,新吸附的乙硫醚外移到远离最优吸附位点的其他区域上,整个体系发生了从“最优-替换”到“外移-替换”的过程。其扩散机理也在36 molecule/UC前后遵循着一样的规律,即拐点前吸附质的扩散都经过了最优吸附位,拐点后乙硫醚分子向外移动,扩散经过了超笼内的其他位点。除了对双组分硫化物竞争关系的研究,本文还以噻吩、乙硫醚和正丁硫醇作为吸附质分子,进一步研究了三组分硫化物的竞争吸附过程。在33 molecule/UC前,三组分分子都吸附在最优吸附位上,在接近拐点时S位上的噻吩被乙硫醚和正丁硫醇替换而迁移到W位上;在拐点以后,乙硫醚发生了外移吸附行为,新吸附的正丁硫醇分子则插入到已经吸附的分子团簇中,同时部分S位上的正丁硫醇分子被乙硫醚替换。由此三组分的竞争吸附机理遵循“最优-替换”和“外移-插入-替换”过程。本文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竞争机理转变的原因:对于双组分而言,是因为吸附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急剧增加;对于三组分而言,机理的转变还与吸附质与分子筛骨架的作用力大小相关:正丁硫醇>乙硫醚>噻吩。硫醚、硫醇类硫化物的存在会影响噻吩分子的选择性,故降低硫醇、硫醚类硫化物的含量可以适当提高吸附剂对噻吩类硫化物的吸附选择能力。在研究了不同硫化物和烯烃竞争关系的基础上,本文还考察了温度、吸附量和孔道内Na离子对于双组分竞争吸附扩散的影响。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增强了噻吩在双组分体系中的竞争吸附能力,相反低温更有利于提高乙硫醚和正丁硫醇的吸附选择性。高温条件下吸附质分子在分子筛上的扩散活化能降低,而高吸附量会增大分子的扩散阻力,扩散性能受到吸附热和分子间力的共同限制。孔道中存在的Na离子可以增强吸附质分子的定域化分布,同时提高了吸附剂对乙硫醚的吸附选择性。因此,考虑到FCC汽油中硫化物类型的多样性,可以适当降低温度并对分子筛进行Na处理改性来提高对不同类型硫化物的吸附选择性。基于以上的研究内容,本文为脱硫吸附剂开发和工艺条件改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民工向城市聚集成为民工潮。一方面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转移,有效缓解了农地矛盾,另一方面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然而农民工进城之后,在城市居留的意愿持续下降,不能稳定在城市长期居留,形成一种候鸟式迁移的现象。现阶段城市对农民工长期居留的需求不同于以往,已经出现需求的紧迫性,并且农民工群体之间分化明显,农民工群体在城市长期居留的意愿和对城市的诉求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
学位
农村转型面临农业生产规模经营扩增土地需求与农地承担入城农民工底线保障供给不足现实困境,基于经济结构转型中的人地关系变迁、探讨避免“二兼滞留”的土地动态匹配制度创新方向是紧迫任务。而探讨农民工家庭生命周期变迁和农地生计依赖的关联,“农民工家庭”是切入点和视角,其本质是仍是探讨工业化进程、城镇化背景下的人地关系问题。本文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创新,一是视角层面的创新,不仅以农民工家庭作为个体单元,而且以面板
学位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是我国基本的教育制度,对于教育公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4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众多省份对该项政策进行了调整。本文运用政策扩散这一理论框架,借助事件史分析法,对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扩散的时空特征、影响因素及扩散机制进行分析,以求探索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调整扩散进程中的规律和特点。首先,本文搜集2014至2020年全国31个省、
学位
探明储层的油水分布及性质对油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致密油储层的岩石物性差、孔喉细小、微观孔隙结构复杂,常规的方法和手段不能够明确的表征致密油储层岩石的微观孔隙结构。为此本文针对性的使用岩电实验、高压压汞实验和核磁共振实验等手段对研究层段的岩样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主要认识和结果:1、在常规岩电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符合地下环境的高温高压条件,并结
学位
高考科目设置政策在2014年作出了巨大改革,打破了我国从恢复高考来一直实行的高考文理分科方式,此次高考科目设置政策为何变化?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困境与挑战?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倡导联盟框架作为分析高考科目设置政策变迁的理论基础,分析高考科目设置政策变迁的动力因素,破解其变迁的原因。首先,研究阐释了高考科目设置政策与倡导联盟框架的理论适用性,并展现高考科目设置政策变迁历程,按其变迁特征分为重
学位
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公共管理运动使得全球范围内的政府改革悄然而起,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更加透明、公开、高效的政府成为全球化公共管理变革的必然趋势。建设透明政府,提高政府透明度成为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和建设现代化法制体系的重要举措。透明政府离不开信息公开,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信息公开的相关法律,以提高政府透明度。我国政府通过政务新媒体、政府网站建设、基层政务公开的标准化试点以及探索“互联网+政务”模式等
学位
轴流导叶式气液分离器具有结构紧凑、造旋能力强、压力损失小、便于管道连接等优势,在天然气净化、工业原料气处理、烟气脱硫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入口气速、液滴浓度、分离介质、能耗要求等工况条件的不同,分离器采用的导叶型式、排气方式等结构也有所不同,要选择适宜的分离器,需要掌握不同结构分离器的适用工况和性能优劣。在确定设备选型后,核心部件导流叶片的制造及其安装也很关键,在实际装配过程中,导
学位
氨是合成化肥和各项化工产品的重要化学原料。工业上合成氨主要采用Haber-Bosch法,通过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下反应获得氨,因此该方法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会排放温室气体,威胁地球环境。随着能源的日趋短缺和环保的日渐严格,开发在温和条件下进行低污染、低成本的氨合成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而水和氮气在常温常压下经光催化反应可以生成氨和氧气,由于该反应具有低耗、清洁、绿色等优点,近几十年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学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不断加剧,养老问题日趋突出,伴随而来不同程度的失能化问题的加深,增加了养老机构的困难。基于此,医养结合在我国开始生根发芽,全国开始积极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对于解决我国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是一种有效路径。近年来,在国家的积极推动之下,我国“医养结合”理念在大部分养老机构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实现,形成了不同模式的医养结合实践方式,通过对不同医养结合模式的研究在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上具
学位
在海上底水气藏开采过程中,气井在底水突破后会保持较高产液量连续携液生产,呈现出大水量的生产状态。该类气井与常规低产气井的生产动态存在明显差异,底水大量进入井筒后,以液滴模型为基础的临界携液流量预测方法不再适用,气井生产动态难以评估,相应的排水采气措施优选以及排水采气参数优化都与常规低产气井存在差异。首先,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气井积液规律的基础上,开展大水量气井气液两相流物理模拟实验,基于最小压降理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