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氮素表观平衡和经济效益的“草-粮”轮作可行性分析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b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北平原是以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轮作制为主导的中国粮食生产区之一。该区种植模式单一,无法满足该区域人们日益增长的高蛋白需求和畜禽动物饲料需求;同时,该种植模式资源消耗大,氮素利用率低,对环境危害严重。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基于人类和畜禽动物的营养需求设计了三类“草-粮”轮作种植模式。首先,基于人类营养需求,设置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轮作制(T1),冬小麦-夏大豆一年两熟轮作制(T2),冬小麦-夏花生一年两熟轮作制(T3);其次,基于单胃动物营养需求,设置冬小麦-夏玉米-黑麦草(填闲)-夏玉米轮作两年三熟轮作制(T4),黑麦草(填闲)-夏玉米一年一熟轮作制(T5),夏玉米单作一年一熟轮作制(T6);最后,基于反刍动物营养需求,设置黑麦草-夏玉米一年两熟轮作制(T7),双季玉米一年两熟轮作制(T8),黑麦草-高粱一年两熟轮作制(T9)。基于以上新型“草-粮”轮作模式,本研究探讨了各模式下植株地上部生物量或籽粒产量及其粗蛋白产量、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及其“作物-土壤”系统氮素表观损失量和经济效益的差异,为该地区丰富“草-粮”轮作模式、促进农牧可持续生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豆科作物与小麦轮作时地上部生物量和籽粒产量较低,作物粗蛋白含量高,粗蛋白产量较低,但能够显著降低氮素表观损失量,提高经济效益。2019年T2和T3的周年地上部生物量较T1分别降低了 42.3%、39.2%;2020年T2和T3的周年地上部生物量较T1分别降低了 44.5%、46.8%;2019、2020年T1的周年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夏季作物粗蛋白含量为:大豆>花生>玉米,但2019年和2020年T1的周年粗蛋白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豆科作物与小麦轮作氮肥偏生产力较低、氮携出量较高,能够显著降低0~60 cm 土层土壤的硝态氮累积量,氮素表观损失量显著降低。2019年T2、T3的氮素表观损失量较T1分别减少了 176.8%、168.8%。2020年T2、T3的氮素表观损失量较T1分别减少了 139.5%、155.0%。T2、T3的净收益显著高于T1,增幅分别为28.2%、37.2%。(2)作物熟制能够影响作物的地上部生物量、籽粒产量、营养价值及经济效益。2019-2020年T4的周年地上部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其中,2019年T4的周年地上部生物量较T5、T6分别增加了 1%.9%、183.6%。2020年T4的周年地上部生物量较T5、T6分别增加了 18.3%、30.7%。2019年T4的周年粗蛋白产量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较T5、T6分别增加了 106.3%、99.9%。2020年周年粗蛋白产量即为2020年夏秋季的粗蛋白产量,不同处理粗蛋白产量无显著差异。T4的净收益达到9129元/公顷,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增幅分别为103.4%、96.3%。黑麦草填闲覆盖对产量和粗蛋白无显著影响,但能够显著降低氮素表观损失量。2019年和2020年T4处理玉米收获后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分别为460.1 kg/hm2,349.0 kg/hm2,黑麦草填闲与小麦轮作相比,0-60 cm 土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降低了 24.1%,2019年和2020年T4、T5的氮表观损失量较T6分别减少了 30.0%、48.6%。由此可见黑麦草填闲覆盖能够显著降低后茬作物(玉米)收获后土壤的硝态氮含量,进而降低氮素表观损失量。(3)高粱、黑麦草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高,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能够显著降低氮素表观损失量。2019年和2020年T9的周年地上部生物量(黑麦草收获两茬,高粱收获三茬)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019年T9的地上部生物量较T7和T8分别提高了 83.3%、58.6%;2020年T9的地上部生物量较T7和T8分别提高了 71.3%、86.3%。2019和2020年夏秋季T9的粗蛋白产量分别达到3.5 t/hm2、3.3 t/hm2,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019-2020年不同轮作方式的周年粗蛋白产量均表现为T9>T8>T7。T9的周年净收益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平均为19114元/公顷,与T7、T8相比,分别增加了36.2%、89.9%。2019年T9的作物氮携出量与T7、T8相比,分别提高了 64.5%、69.1%,而2020年T9的作物氮携出量分别比T7、T8提高了 45.5%、70.7%。2019年T9的氮素表观损失量较T7、T8分别减少了 146.8 kg/hm2、143.8 kg/hm2;2020年T9的氮素表观损失量较T7、T8分别降低了 140.2 kg/hm2、94.0 kg/hm2。结果表明: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更能满足人类对粮食作物量的需求,若要获得更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更大程度地减少氮素损失,可在满足人类对粮食的需求量的前提下,将部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改为冬小麦与豆科作物轮作;冬小麦-夏玉米-夏玉米两年三熟的轮作方式,可更大程度地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营养价值,满足单胃动物需求,同时选用黑麦草填闲覆盖,可有效降低氮素损失;黑麦草-高粱轮作,不仅能够满足反刍动物对饲草产量和品质的需求,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够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素损失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因此,基于人类和畜禽动物不同的营养需求,建立和发展各自适宜的草粮轮作生产模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满足人类生活、生产的需求,促进养殖业的生产,推进华北平原区养殖与农业相结合的农-牧轮作体系的发展。
其他文献
滨海地土壤含盐量高,淡水资源缺乏,植物生长困难,严重限制了区域农业发展,如何提高盐碱地的利用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是盐碱地利用的主要途径。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er)作为滨海盐碱地典型性的乡土盐生植物,是提高盐碱地利用效率的优良经济作物。若能利用促生菌提高枸杞的耐盐能力将进一步扩大其适应范围,进一步提升盐碱地的产能。为阐明盐胁迫条件下促生菌对枸杞的生长和
学位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脂肪产品对围产后期奶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血液参数及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2~3胎、体况和上一胎次平均产奶量(31.4±0.4 kg)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60头,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三组,每组20头奶牛,分别饲喂泌乳净能、粗蛋白和粗脂肪水平一致,但脂肪酸来源不同的日粮,三组分别为对照组(A组;无脂肪产品添加),脂肪酸钙添加组(B组,日粮添加0.64%脂肪酸钙)和脂肪粉添加
学位
母猪年断奶仔猪数(PSY)是衡量母猪群繁殖性能最常用的指标,中国和养猪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PSY是猪场最终的育种目标,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选种指数。为解决PSY遗传进展缓慢这一问题、提高国内养猪业PSY的平均水平,本试验收集整理了河北省2015年至2018年三个原种猪场核心群的繁殖记录与生长性能测定记录,使用R软件分析了不同品种、胎次、分娩季节、分娩年份、场别对PSY、总产仔数(TNB)等繁殖性
学位
本试验旨在研究非禁食法换羽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卵巢机能、氧化应激、肠道形态以及肝脏健康的影响,为蛋鸡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非禁食法换羽是通过对蛋鸡饲喂低能、低蛋白、高纤维的饲粮,导致蛋鸡体内营养代谢失衡,进而达到换羽目的。试验选取180只精神状态良好、体重接近、产蛋率相近(76±2)%的90周龄大午金凤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试验组采用非禁食法对蛋鸡进行换羽,负对照组
学位
獭兔属于草食动物,豆粕是獭兔日粮中应用最广泛、占比较大的蛋白饲料原料,但豆粕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对动物生长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獭兔在断奶时期的生长发育可能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而受阻。酶解豆粕(Enzymolytic Soybean Meal,ESBM)可以有效减少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产生生物活性小肽,具有增强机体消化吸收能力、抗氧化能力、免疫力及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等功效。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以ESBM
学位
山区经济林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了解和掌握经济林资源现状和动态变化对于提高山区林果产业信息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快速、准确地识别树种,在经济林的监测和管理中广泛应用。然而利用高光谱遥感区别山区经济林、生态林树种,快速掌握经济林资源现状和动态变化依然存在挑战。为此,本文以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龙门山庄植被修复区为研究区域,选择5种经济林树种:柿子、苹果、樱桃、杏树、核桃和生态林对照树种
学位
受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的影响,在数字经济深耕实体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皆发生显著改变,推动零售业业态发生重大变革。传统零售企业经营瓶颈日益凸显,零售市场及业态面临新的挑战,亟需不断革新业态模式,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变化,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本文以场景体验式新零售企业为案例研究对象,遵循零售业态革新的底层逻辑,剖析数字经济赋能零售业的动力体系,对“新消费体验升级”“‘人货场’重
期刊
抗生素和高剂量氧化锌(>2000 mg Zn/kg)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抑制仔猪断奶腹泻、促进肠道健康和提高仔猪生长性能的效果,但是过量使用会造成耐药性、残留和环境污染。木质素多酚具有耐药性低、收敛和抗腹泻的作用,铜锌交联物质具有安全、生物利用率高、添加剂量低的优点,两者均对动物机体有生物活性效应,但二者联合使用是否能抑制仔猪断奶腹泻、促进肠道健康和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待研究。本试验旨在研
学位
在家兔集约化生产中,提高其生长性能和饲料报酬,改善健康状态,保证兔产品安全无公害以及生产无污染,是重中之重。益生菌类微生态制剂不仅具备安全、绿色、无污染和无残留的优点,并且具有多种益生功能,可有效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饲料报酬、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优化肠道功能,缓解肠道炎症,改善畜禽产品品质,是行业内研究热点之一。因此,本论文针对当前养兔业中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利用进行研究。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水
学位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系唇形科多年生本植物,以根入药,能有效治疗温热病症。近年来,多地市场对黄芩需求量大大提升,生产区域不断扩张,盲目施肥、连作障碍等问题不断凸显,导致黄芩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给中医用药带来极大挑战。本研究采用氮磷钾三因素四水平优化正交方案,优选黄芩/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黄芩/玉米(Zea mays L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