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与支流:“伤痕文学”的话语建构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sold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以书写文革伤痕为主题的三类“伤痕书写”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以历史化的方式呈现新时期的“伤痕书写”多样性并试图用“文学史”的视角去厘清“伤痕文学”这一概念的生产机制以及这一话语的压抑机制。以史料爬梳、回到历史现场的方式,追溯“暴露文学”的三次争论作为理解“伤痕文学”的文学史前史,探究作为新时期“伤痕书写”的主流—“伤痕文学”这一新命名在新时期文学的起源阶段如何挣脱“暴露文学”的框架并获得合法性,讨论《今天》派写作和剧本创作座谈会上的争议剧本两条支流各自的“伤痕”聚焦点,梳理出主流和支流之间的区别,呈现其内部张力,展现出新时期对于文革遗留伤痕问题的思考群像。论文第一章将梳理“暴露文学”在新时期以前的三次争论,追溯“歌颂还是暴露”问题在“延安讲话”框架下的三次尝试性突破。“暴露文学”的概念来源于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延安文艺以来,政治、文学达到了高度的一体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范式和批评标准。这种范式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但在70年代末恢复了其效力。正是在此基础之上,新生的“伤痕文学”被批评为“暴露文学”。因而,本章将历史化地梳理自延安时期以来的“暴露文学”的脉络,作为理解“伤痕文学”的文学史前史。第二章将以《班主任》《伤痕》等作品在新时期引发的争论为切入点,从政治与文学的关系的角度去还原“伤痕文学”取得合法性的过程。首先,本章将讨论围绕着《班主任》和《伤痕》的争论,探究70年代末出现的这批以揭批“四人帮”为主题的新潮头小说是如何从受到“暴露文学”的责难到获得“伤痕文学”的新命名。其次,在还原《班主任》《伤痕》《于无声处》等作品从创作、发表到引起争议的伤痕话语生产过程中,一窥编辑部的打磨、润色以及官方话语的“规训”,发现“伤痕文学”的伤痕愈合机制及边界。最后,以史料化的方式呈现出第四次文代会后“伤痕文学”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第三章将以《今天》派的伤痕写作和1980年剧本创作座谈会上的争议剧本作为新时期“伤痕书写”的两条支流,探究这两者与“伤痕文学”的主要区别以及“今天青年”和剧本创作者各自对于文革伤痕的聚焦点。在《今天》派方面,通过对比相似题材的“伤痕文学”小说与《今天》派创作的小说,讨论两者提供的不同的新人方案。细读“今天青年”发表的作品和评论性文章,探究“今天青年”的文学追求并总结其伤痕宣言。在剧本方面,整理剧本创作座谈会上讨论的《假如我是真的》《在社会的档案里》《女贼》三部争议作品出现在文坛上的经过以及作品发表后的反响和争议,解读会议上对于三个作品争议焦点的阐释框架,呈现出官方话语对于进一步升级批判的作品的“规训”。本文的写作侧重于文献和史实的爬梳,历史化地呈现“伤痕文学”这一概念的生成过程,还原被主流文学史遮蔽的“伤痕书写”支流部分,以期为新时期文学的研究以及更为细致的文学史写作添砖加瓦。
其他文献
颜元的思想受《孟子》影响极大,甚至自言其作《存性编》乃是为申明《孟子》之旨。总体而言,颜元思想与《孟子》的关联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颜元的哲学思想对《孟子》的继承;其二,颜元实学思想对《孟子》的吸收。颜元继承了孟子的“性善论”,并提出了二气四德化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在此前提下,颜元认为,人的气质是全然为善的。孟子“牛山之木”、“激水过颡”之说指出外在事物对人产生的影响,颜元对此进行深入阐发,提出“
学位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国房地产市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支柱性增长极,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在市场的波动、调控的失效、企业的误判和监管的缺失等因素的作用下,共同导致了全国各地“问题楼盘”的大量出现,这些“问题楼盘”为社会埋下了许多风险隐患,引发了大量群众的集体上访,成为了持续困扰政府部门的难题。对于中国百姓而言,这一套需要花费一家人一辈子的时间供养的
学位
晚明曲学的兴起,以沈璟为创,以王骥德为大成,而沈王二人,一属吴地,一属越地,王氏的崛起,其实标志着晚明曲学最终越地的胜出。目前对王骥德的相关研究已涉及到“创作成就”、“南曲声律论”、“本色当行论”等诸多方面,关于越地曲家与曲学的研究也有展开,然而,越地何以胜出,王氏何以兴起,与整个晚明文学思潮的兴变之间关联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考察。本文以“王骥德曲学思想专题研究”为题,有意从“乐学与诗(曲)学”这一
学位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基于民族地区文化多元、生态保护优先、资源禀赋等实际特色和优势,探究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遵循党组织领导、协同治理、民族团结进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论逻辑,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作用,同时创新基层社会协同联动治理机制,不断完善基层社会网格化治理体系,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的专业化队伍结构,进而持续提升基层社
期刊
随着纪检监察体制的改革,纪检监察监管对象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公众对纪检监察的期望值和依耐性日益增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重拳反腐的形势下,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绩效逐渐成为了社会的焦点,这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各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的工作压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因为该工作的特殊性,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压力往往容易被忽视。如何有效改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压力状况,促进个体和组织的工
学位
陈映真是台湾文坛最重要的文学家、思想家,作为坚定的左翼统派作家,他毕生的创作都在密切关注岛内民众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也始终从两岸统一的高度着力塑造台湾人民的祖国认同。本文聚焦作家最后一篇小说《忠孝公园》,将其放置于陈映真创作与思想的脉络,以及台湾社会变迁的语境进行文本细读,既比较作家前后期小说的风格变化,更试图从人物、情节入手分析岛内不同阶层遭遇的不同困境,理解作家为了台湾民众摆脱困境、达至精神
学位
《三家巷》是一部需要被重读的作品。它被奉为革命经典,却素来鲜见深入的研究;它早已成为广东文化的代表,却少有人从“广州书写”的角度对其进行读解。作者对于城市空间的细致刻画往往被看作是对广州社会风俗的描写,只作为文本间的点缀,而并无叙事功能;小说人物之间的浪漫爱情一度是评论者们讨论的焦点,但其作为城市爱情的特质却一直被“革命+恋爱”的阐释模式所遮蔽;而对于城市革命史的叙述,因作者所采用的侧面书写的手法
学位
报纸
新时期中国,随着“文革”的结束,西方“现代派”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并逐渐影响中国文坛的发展面貌。在以往的研究中,西方“现代派”往往被视为一个客观的概念,并以这个概念为标准,将之与中国作家的“现代派”创作进行对比。在这种研究框架之下,西方“现代派”与中国“现代派”之间已暗含等级差距,即前者是正宗的,而后者是拙劣的模仿物。但回到历史现场,西方“现代派”在新时期中国的语境中,实则是一个建构的概念。无论是
学位
本论文以陈映真“白色恐怖”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小说《赵南栋》为基点,反思台湾主流政治叙述中对“白色恐怖”之恶空洞的抨击,将之重新历史化。在台湾时下最为常见的“转型正义”话语中,对“白色恐怖”的认知多流于针对隶属“民族国家”的暴力均质化的指认,而流于“空洞之恶”的陷阱,在普世的意味上谴责政治迫害之不义,以看似去政治化的表述触碰“白色恐怖”的历史,只能让反省只停留在表层;“去政治化”恰恰是高度政治化的过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