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患与焦虑纠结的灵魂——论文化价值观的选择与周作人思想嬗变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qing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忧患与焦虑构成了周作人思想的两极,两者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周作人心中的苦结和异常复杂的思想状况.该文以传统与现代两种文化价值观为背景,分析文化价值观的选择与周作人思想嬗变之间的关系,着重描述周作人思想中的忧患意识及个体焦虑及两者相互交织的矛盾状况.全文在主体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周作人的忧患意识.从传统历史忧患文化对周作人的影响切入描述周作人的忧患意识,并根据其忧患意识的不同内容分为社会政治忧患、思想文化忧患两个层面进行描述;并总结周作人忧患意识的个体特征.第二部分:转型期焦虑.以五四时期中西文化的碰撞为背景,从无根的焦虑和价值选择的焦虑两个方面描述周作人的转型期焦虑;并以认同理论为背景,深入分析其转型期焦虑的实质.第三部分:无意义的焦虑.五四退潮以后现实的循环感受及民族劣根性遗传的体认导致了周作人的历史循环论,因历史循环而导致对启蒙价值及启蒙立场的否定.启蒙行为的虚无感指向周作人的自我肯定,导致他产生了一种本体上的焦虑:无意义的焦虑.第四部分:审美主义超脱与逍遥.为了消解个体存在的无意义焦虑,周作人选择了审美主义的立场,由对意义世界的否定来消弭无意义的焦虑,抛弃社会拯救意识而走向自我拯救;而决定周作人价值选择的精神意向的基本要素是乐感文化.第五部分:无法释怀的忧患.着重描述因历史文化心理的稳定性而导致的在周作人营造的审美世界中所无意识流露的忧患意识及由上构成的周作人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并深入分析周作人化解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张力的途径与方法.
其他文献
该文在前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考察了山东方言的入声调,既有共时的描写,又有历时的比较,力求为汉语入声调的演变研究提供一份比较完整的资料.全文共分四章,每章内容摘要如
清代是杜诗学史上集大成的时代,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并对后世杜诗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该论文从杜诗笺注史、阐释史、接受史、文学批评史以及文化史、美学史等诸多方
全文分六部分对屈大均的诗歌意象作全面论述: 第一部分是对意象的界释。 作为一个完整且具特定审美内涵的概念,意象的形成有其较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周易·系辞》较早述
近年来,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我国每年因农产品中高毒农药残留量超标造成的中毒事件屡屡发生。因此,对食品中农药残留量及时、准确地分析检测事关重大。由
文学经典论争历来是文学理论界的热门话题,21世纪以来的经济全球化使文学作品得以在全球范围内流通,文学经典的建构发生了新的变化。美国比较文学学者大卫·达姆罗什的文学理
该文即对这样一位举足轻重的中古文学的转关人物进行了全面清理,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一,萧纲的生平及其文学活动;二,文学主张和文艺思想;三,文学创作及其历史评价.论述的重心
《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况的作品。该书在阐发儒家大意的同时也总结了当时各学派和荀子自己的学术思想。内容既涉及哲学、伦理学等抽象学科的哲理思考,也包含了对政治学、
“逻辑文”是盛行于20世纪初文坛上的一种政论文体式。从“逻辑文学”的集大成者章士钊的文学观和文体意识出发,探讨“逻辑文”形成的原因及其文体特征,可以明确其在散文史上的
大众文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纷繁复杂、引起争议最多的问题之一.该文认为,由于文化传统与现实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不同,中国大众文化有不同于西方大众文化的独特之处,所
煤炭资源开采既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会引起煤矿产区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平衡,如煤炭资源的大力开采,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地表失衡出现坍塌、开采期间出现的垃圾、噪音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