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对干眼患者角膜上皮基底下神经和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jhh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应用角膜共聚焦生物显微镜(Invivoconfocal microscopy,IVCM)观察干眼患者在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后角膜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和角膜上皮基底下神经(Corneal epithelial sub-basal nerve,CSN)的变化情况,并研究其变化规律。
  2、研究停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后DC、CSN以及眼表主、客观参数的变化和损伤恢复情况。
  3、探究干眼患者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后各眼表参数、CSN以及DC的潜在关系。
  方法:
  前瞻性研究。本研究预计纳入30位无接触镜配戴史的近视干眼患者,予以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矫正屈光不正(>8小时/天,>5天/周),配戴6月后予以停戴。研究主要的纳入标准为:无接触镜配戴史;有干燥感、异物感、烧灼感、疲劳感、不适感、视力波动等主观症状之一;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ing up time,TBUT)<5s或角结膜荧光素染色阳性。停戴接触镜期间标准为:每周戴镜少于2天,检查前至少两周无接触镜配戴。每位受试者均接受眼表疾病相关因素的评估,包括眼表疾病指数问卷(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泪膜破裂时间(Tearbreaking up time,TBUT)、接触镜相关并发症Efron量表和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chirmer Itest)。随访中使用海德堡共聚焦生物显微镜拍摄角膜中央和周边部(角膜颞侧)的DC和CSN,以Image J软件分析DC和CSN的密度与形态参数。评估指标包括:CSN密度,总DC密度,活化DC密度,DC的树突长度,面积以及树突数目。随访时间:戴镜前,一天、一周、一月、三月、六月,停戴后三月,七次;OSDI问卷、DC和CSN参数戴镜一天后未随访,记六次。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线性混合模型分析各眼表参数、DC和CSN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用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相关分析各眼表参数与DC和CSN相关性,以及DC与CSN的相关性。本研究仅取受试者右眼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实际纳入31位受试者,男性10人,女性21人,平均年龄:23.39?1.41岁。戴镜后,DC参数大部分呈现先增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停戴后,除DC密度外,DC形态学参数均恢复到基线水平;中央和周边部CSN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停戴接触镜后均恢复到基线水平。在中央角膜,DC密度、活化DC密度,DC面积,树突长度和树突数均出现升高(p<0.05),其中活化DC密度,总DC密度和DC面积均在戴镜1月时开始高于基线,而DC树突长度和树突数在戴镜后1周开始高于基线;停戴3月后,除总DC密度仍高于基线(p<0.05),活化DC密度、DC面积、树突长度和树突数均恢复到基线水平。在周边角膜,DC密度、活化DC密度、DC树突数和树突长度均在戴镜1月时显著升高(P<0.05),而DC面积在戴镜后1周开始升高(p=0.043);戴镜6月和停戴3月时,除总DC密度仍高于基线(p<0.05),其余参数均回到基线水平(p>0.05)。中央和周边CSN密度在戴镜1月时显著减少(p=0.041;p=0.002),随后呈逐渐增长趋势,停戴3月时中央和周边CSN密度均与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DI在戴镜1天便著增高(p=0.004),随后维持平稳,停戴3月下降并基本回到基线水平;总Efron评分在戴镜后一天显著增高(p<0.001),之后维持平稳,停戴软性接触镜3月后回到基线水平。整个随访期间TBUT和Schirmer I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Efron评分与DC成正相关,与CSN成负相关。CSN与DC成负相关,而与OSDI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干眼患者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会出现眼表损伤,导致眼表不适升高、DC明显增加以及CSN的减少,并且在戴镜1月时变化最显著。停戴3月后,角膜CSN、DC形态学参数以及眼表不适症状均基本恢复正常,但角膜DC密度仍高于戴镜前。
其他文献
目的: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种遗传性的视网膜退行性病变,以视杆细胞以及视锥细胞的原发性病变为特征,目前已经发现的致病基因有65个。虽然有越来越多的致病基因被发现,但是视网膜色素变性确切的致病机制尚不明确。并且来自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不同患者的疾病进程往往也存在着较大差异,造成这种异质性和个体差异的原因仍不清楚。虽然多种多样的动物模
目的:  应用正切曲率半径法推算学龄期儿童全方位角膜前表面各区间Q值,通过分析6-11岁、12-17岁年龄段不同屈光度学龄期儿童角膜前表面颞上、鼻上、颞下、鼻下四个区间Q值,探讨其非球面特性及分析非球面特性与年龄组、屈光度、性别、眼别、眼压、眼轴、前房深度相关性,为学龄期儿童Q值引导的个性化RGP甚至OK镜的验配、进一步建立并完善学龄期儿童基于Q值的全角膜前表面数字模型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目的:角膜疾病是仅次于白内障的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角膜移植是恢复视功能最常见的手术方式。全世界需要通过角膜移植进行视力恢复的患者超过1000万。虽然角膜具有免疫豁免特性,移植成功率显著高于其他器官和组织,但移植排斥反应仍然是人类同种异体角膜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他克莫司(FK506)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广泛用于抑制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但是FK506分子量大、高疏水性和容易异构化等特性导致其作为常规
目的:  眼底的新生血管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最新研究表明,COX-2在视网膜血管发育和病理性血管生成过程中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而COX-2是PGE2和PGF2α的合成酶,因此COX-2发挥其对新生血管作用可能由二者介导。PGF2α已被证明在女性生殖系统及多种类型肿瘤的血管生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推测COX-2通过诱导合成前列腺素F2α调控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成。因此,本课题将
目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其中小胶质细胞介导慢性炎症反应在其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1,FGF1)具有广泛的促分裂效应以及卓越的代谢调控作用,研究发现非促分裂FGF1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并在外周发挥卓越的抗炎作用。本文旨在研究非促分裂FGF
目的:  近视在近些年发病率日益增高,是临床常见的屈光不正,其发病机制复杂,但目前尚未明确。多巴胺(Dopamine,DA)是视网膜上重要的神经递质,与近视密切相关。多巴胺D2受体部分激动剂阿立哌唑(Aripiprazole,APZ)对多巴胺D2受体亲和力较强,完全激动剂缺乏时,表现出功能性激动作用,完全激动剂充足时,表现出功能性拮抗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阿立哌唑能够抑制小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
学位
期刊
目的: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评估了成人弱视患者双眼间不平衡程度与空间频率的关系,并探究导致双眼不平衡的可能机制。  方法:  本课题招募10名成人弱视患者(23.3±4岁;均值±标准差)和10名年龄匹配(Z=-0.115,P=0.909)的正常受试者(23±4.5岁)参加本研究。我们运用“双眼方位整合范式”来量化受试者眼间不平衡程度与空间频率(0.5-4c/d)的关系。在双眼方位整合范式中,受试者
学位
目的:  近视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屈光不正,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但是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近视发生时,巩膜存在微环境缺氧,缺氧通过缺氧诱导因子HIF-1α,HIF-2α发挥功能。本课题组前期表明巩膜缺氧可通过HIF-1α调控巩膜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胶原重塑导致近视形成。HIF-2α是否参与缺氧诱导的近视形成尚不明确。在豚鼠实验中发现,整合素α1β1受体在近视眼发育的早期阶
学位
目的:研究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s,IMEM)患者术前、术后黄斑区形态结构和血流特征及其与视功能的相关性,并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和预后因素。  方法:本实验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确诊为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患者21例21眼纳入研究,于我院行标准23G微创玻璃体切除(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