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岩体裂隙网络的精细描述及多尺度损伤力学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84343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是一种天然的非均质材料,内部含有大量不同尺度的裂隙和矿物夹杂。这些结构的尺寸、分布等特征对煤岩体的宏观力学响应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为了进一步明确煤岩体内部微结构分布特征,建立其精细的描述方法,探求煤岩体内部微结构对宏观力学响应的影响机制,以埋深900m巷道工作面的煤岩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如下几个方面成果:(1)基于CT扫描技术建立一种煤岩体裂隙网络精细化描述方法(1)实现了煤岩体内部微裂隙的定量化表征。通过CT扫描,图像处理,获得了煤岩体内部裂隙结构,通过计算得到了裂隙的数量、体积、密度、等效直径和分形盒维数,并对裂隙的几何参数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不同试件裂隙体积分数和分形维数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分形维数与线密度P31没有明确关系,而分形维数与面密度P32,体密度P33为单调递增关系;随着裂隙等效直径增加,裂隙数量呈下降趋势,裂隙的体积分数整体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从统计结果看出,裂隙的长度和宽度符合负指数分布;质心的三个方向的坐标中X和Y方向遵循正态分布,Z方向服从均匀分布;倾角服从正态分布,倾向近似服从均匀分布。(2)实现了裂隙网络三维重构和组构张量计算。通过平面裂隙坐标提取,三维裂隙坐标计算,空间裂隙面拟合,空间裂隙面面积计算,重构裂隙网络可视化,裂隙产状分析,裂隙组构张量计算;结果得到了可视化的三维裂隙网络模型和表征裂隙分布的组构张量分量及主值。(2)通过不同尺度煤岩体微结构分析,研究了微结构对宏观力学响应的影响机制。(1)不同围压作用下加载前后三种尺度裂隙的数量和体积都发生变化。结果显示:等效直径deq<1000μm的裂隙,在低围压下数量增加,即有新的微裂纹产生,而高围压下裂隙数量是减少的,说明有大量微裂隙扩展贯通;而所有围压下等效直径deq<1000μm的裂隙体积都下降;对于等效直径1000μm≤deq<10000μm的裂隙,体积和数量在加载后都下降,说明这些裂隙都发生了扩展贯通,形成了更大的裂隙;对于等效直径deq≥10000μm的裂隙分析可知,加载后在数量几乎不变的情况下,体积出现明显增加。(2)平面和三维空间内初始裂隙对破坏主裂隙有明显影响。利用平面裂隙组构张量对比了加载前裂隙和破坏时主裂隙面分布,得到结论为:不同围压下平面内原始裂隙的二阶和四阶组构张量分布方向与破坏主裂隙计算得到的方向基本一致的;破坏主裂隙会沿着原始裂隙形成的最强方向发展;围压为0MPa、2.5MPa和5MPa情况下,原始最大主裂隙面及破坏时新产生的主裂隙面的倾角非常接近;而围压为10MPa情况下二者的倾角有较大差距,新产生主要裂隙面的倾角也最小。产生以上现象的力学机制是原始主要的裂隙面形成了煤岩内部一个薄弱的方向,新产生的裂隙会沿着这个薄弱方向发展,进而形成一个贯通的剪切面。(3)通过建立含不同尺度矿物结构模型,得到了多尺度矿物结构对宏观力学响应的影响:在单轴条件下,矿物的存在增加了煤的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和残余强度,且矿物粒径越大,分布越复杂,强度和弹性模量增加越多;煤中的矿物结构导致内部应力分布不均匀,矿物处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且矿物位置的应力集中面积与矿物结构的大小有关;破坏首先发生在煤基质与矿物的界面处。随着矿物结构尺寸的增大,对煤的破坏形态的影响更加明显。(3)基于微平面模型的改进和二次开发以及应用(1)基于ABAQUS平台的VUMAT子程序对微平面模型进行二次开发,获得可被调用的子程序,并基于单裂隙试件的试验验证了微平面模型,结果显示模拟和试验得到的峰值强度、弹性模量以及破坏特征是基本一致的,说明模型是合理的,二次开发是正确。(2)通过在微平面上串联各向同性的体积弹性元件,将当前微平面模型中材料的泊松比范围从(0,0.25)扩展到[0.25,0.5],以使其适用煤岩材料。(3)通过构建含有裂隙、矿物和煤基质三种结构模型,通过三个方向加载,得到了不同加载方向对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载方向与裂隙和层理都呈一定角度时强度最小,加载方向与层理垂直时强度值最大,而加载方向平行于层理时强度值介于二者之间。(4)通过建立含有不同倾角层理的模型,得到了各个倾角下的破坏模式。模拟结果显示:煤岩模型的破裂角与层理倾角有关,当层理倾角为0°时,破坏区域位于模型一端,整体近似水平分布,有一个向上延伸的小分叉;当层理倾角为30°时,破裂角与水平面夹角接近30°,也有一个向上延伸的分叉,但分叉的延伸的位置相比0°的下移;当层理倾角为45°和60°时,破裂角与水平面的夹角约为45°~60°;当层理倾角为90°时,破坏带上下延伸最多,倾角最大。
其他文献
留煤柱开采是我国井工矿开采煤炭资源的传统方式,但煤炭资源的浪费以及大量的巷道掘进工程制约了井工矿高效采掘接替、安全绿色生产。切顶卸压自成巷无煤柱开采技术(“110”工法)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无煤柱开采技术,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其在解决井工矿采掘接替紧张、提高回采率、实现煤炭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浅部煤炭资源逐渐开采殆尽,煤炭资源的开采逐渐转向深部,在“三高一扰动”的影响下,深部巷道
学位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及铁路等交通工程越来越多。由于西部地区的高海拔、多山川的地形特点,在交通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山岭隧道。由于西部地区的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在采用常规支护技术时,出现了大量的软岩大变形隧道。岷县隧道是国家G75高速渭武段的控制性工程,采用传统的标准设计法进行围岩的支护设计,在隧道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软岩大变形灾害,为隧道的安全施工和建设成本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
学位
味觉感受在昆虫的取食、交配和产卵等多项生命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昆虫对味觉物质的感受主要由味觉受体来完成。昆虫味觉受体可分为糖类受体、果糖受体、二氧化碳受体和苦味受体四类,其中,糖类受体和果糖受体参与糖类物质的识别,对昆虫的取食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味觉受体通常存在于昆虫的外周味觉器官当中,如触角、喙、跗节和翅膀边缘等部位,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一些昆虫的味觉受体存在于肠道和脑部等非味觉器官当中,推测这
学位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液化所得的煤焦油产量非常高,煤焦油沥青(coal tar pitch,CTP)是焦油蒸馏后的残液部分,除了用于制备冶金工业的阳极和炭素制品,也可以制备煤系中间相沥青和炭材料。但是由于煤焦油沥青中C/H原子比过高,并含有较高的喹啉不溶物(quinoline insoluble,QI)、氮和硫杂原子,因此,需要精制和改性才可作为制备高品质中间相沥青和炭材料的原料。生物质沥青(bio
学位
脆性矿物破碎过程能量消耗巨大,破碎磨矿能耗可达全国总能源消费的1.15%以上,世界上用于破碎磨矿的电能占总电能消耗3.3%左右。破碎过程中,传递给待破碎物料的吸收能转化为弹性能、新增表面能、耗散热能、破碎后飞溅颗粒动能及其它形式的能量,其中热能是主要的耗散形式。研究脆性矿物破碎现象,建立各类能量的计算模型,揭示破碎过程能量演化规律,对选择合适的加载方式、降低破碎过程的能量消耗具有重要意义。对典型的
学位
锂硫电池作为新一代的二次电池具有理论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廉、环境友好、较为安全等优点,成为了未来储能器件的理想选择。但是由于锂硫电池存在正极活性材料硫的导电性差、正负电极体积膨胀粉碎、电池循环稳定性低、锂金属负极易生长枝晶刺穿隔膜造成内短路等缺点,这些成为其实用化、商用化道路上的绊脚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升锂硫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性能及循环稳定性:本文以硫:Super P:PVDF=8:1:1质量比作
学位
几十年来,网络化控制系统一直是控制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多个节点通过网络连接,相关信号通过网络进行传输与交换,从而实现了资源共享、远程控制与操作,在流程工业、汽车制造、军事和航天航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通信网络的引入,网络安全和网络资源受限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网络攻击环境下的事件触发网络化系统的分析和综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网络攻击下的网络化系统的事件触发
学位
随着储量丰富的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以煤气化为龙头的现代煤化工在新疆快速发展,也促进了我国煤基活性炭产业的西移。与此同时,新疆煤中高含量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alkali and alkaline earth metals,AAEM)给煤加工转化利用过程带来极大的障碍,大量产生的煤气化废水、尤其是大规模气流床煤气化废水中微量有害元素(hazardous trace elements,HTEs)也对环境
学位
本文立题为“难选煤中矿物质洗选解离的地质地球化学控制研究”,以煤地质学为基础,以不同沉积环境形成的难选煤为研究对象,以煤化工的煤炭浮选工艺为依托,利用地学领域常规和最先进的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SEMEDX)、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矿物综合分析系统(TIMA)、X射线衍射波谱(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手段和方法,研究煤炭洗选
学位
分子筛作为代表性多孔材料,因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发达的孔道结构在催化、分离、吸附等工业支撑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分子筛的孔道结构多属于微孔范围,故在有大分子参与的反应中会出现阻碍扩散等不利现象。针对出现的问题和逐步扩大的应用需求,进一步开发了含有微孔和介孔两种孔道结构的多级孔分子筛,其中,二维层状分子筛便是多级孔材料中的重要代表。本文以C22H45–N+(CH3)2–C6H12–N+(CH3)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