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OPO1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皮下脂膜炎T细胞淋巴瘤(Subcutaneous panniculitis-like T-cell lymphoma,SPTCL)是一种皮肤起源的T细胞淋巴瘤亚型,其典型的镜下表现为肿瘤性的淋巴细胞呈叶状或者弥漫脂膜炎样在皮下脂肪组织内浸润,临床表现为孤立或多发的无痛性皮下硬节或斑块,早期结节可自行溶解,较大的结节可发生溃烂和坏死,愈合后常留下脂肪萎缩,皮损症状可反复发作和消退。SPTCL在整体人群中的发病率低于0.2/10万,好发于年轻人,女性略多于男性。SPTCL早期大多呈惰性病程,晚期疾病进展迅速,可合并致死性的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预后很差。由于SPTCL罕见,缺乏大规模的临床分析,其诊断、治疗及预后尚未得到很好的研究。本研究对我院及国内外文献中报道的SPTCL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分析SPTCL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影响SPTCL的不良预后因素,以期提高各个学科对SPTCL的认识,为临床医生管理患者并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1.1至2021.12.31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病理科确诊的15例SPTCL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应用“PubMed”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使用术语“Subcutaneous panniculitis-like T-cell lymphoma”及疾病的中文名称“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分别在“PubMed”和“万方”文献数据库中检索文献,根据本研究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共有52篇文献包含57例SPTCL被纳入研究。收集本中心以及文献报道共7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SPSS 26.0(IBM,Armonk,NY,U.S.A.)软件行统计分析,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图,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间的生存率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SPTCL的预后因素,认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临床特征:一般临床特征:72例SPTCL患者中,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1.06,中位年龄28岁(2-82岁)。主要症状是孤立或多发性的皮下结节和深部斑块,可伴有局部皮肤硬化及肿胀。一些结节可发生破溃形成表皮坏死或溃疡。9例患者表现为局部单发进行性增大肿块。最常见的累及部位是下肢(75%),其次是躯干(68%)。22例患者在病程中并发HPS,28例患者确诊前有误诊经历。2.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31例患者有肝脾肿大,25例患者有淋巴结肿大。10例患者存在皮肤以外器官累及。初诊时16例患者贫血,25例患者白细胞减少,32例患者LDH水平升高。3.组织学:组织活检显示光镜下非典型性淋巴细胞浸润皮下脂肪组织,呈叶性或弥漫性脂膜炎样。肿瘤细胞围绕脂肪细胞形成花边状结构。浸润的淋巴细胞轮廓圆形至稍不规则,细胞核大,核质深染,可见有丝分裂像及核碎裂。4.免疫组化:72例患者中,大部分恶性T细胞的免疫表型为CD3+,CD4-,CD8+,β F1+,缺乏CD30和CD56的表达。本中心15例患者的Ki67指数均大于20%,荧光原位杂交均为EBER阳性,其中9例可检测到TCR基因重排,。5.治疗:SPTCL治疗方案不统一,共65例患者接受有效治疗。38例一线采用单纯化疗,27例患者一线使用免疫抑制或免疫调节治疗,其中缓解42例,疾病进展23例,43%的缓解患者出现复发。35例患者接受挽救治疗,18例单纯化疗,6例化疗序贯干细胞移植,11例免疫抑制治疗,其中27例患者达到缓解。6.生存结果:72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1-264个月),存活52例,死亡20例,其中5例死于病情快速进展,9例死于HPS,2例死于消化道出血,3例死于严重的细菌感染,1例死于造血干移植失败。5年总体生存率为68%。7.预后:COX分析结果显示皮损破溃、结外器官累及、合并HPS是SPTCL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SPTCL诊断困难,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需要与其他小叶脂膜炎仔细鉴别。SPTCL目前尚无治疗指南,含吉西他滨的化疗方案可能是一种合适的治疗选择,环孢素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合并HPS的复发难治患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合并HPS、皮肤以外器官累及、皮损破溃是影响SPTCL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随着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现代化治理要求的提出,居民参与在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中的地位和功能愈加突出,而居民对社区的情感态度是影响其参与行为的重要因素。故此,能否获得居民对社区的赞同和认可,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激发居民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关键。如何在当代缺乏情感联结的城市社区中建构社区认同呢?调研发现社区认同是L社区居民参与率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拟通过对该社区居民参与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社区认同的角度
学位
背景: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疾病,具有各种功能表型。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乳腺癌在全球癌症发病率中位居第一,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五大原因。三阴性乳腺癌(TNBC)属于乳腺癌的一种亚型,约占乳腺癌发病率的10%-20%,缺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是最具侵袭性和致命性的乳腺癌亚型,具有预后不良、复发率高、总生存率差和没有明确的分子靶向
学位
研究目的探讨敲低双特异性磷酸酶2(DUSP2)对结直肠癌(CRC)细胞SW480及SW620的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研究方法通过对CRC细胞SW480、SW620转染慢病毒并用嘌呤霉素筛选构建出DUSP2稳定低表达的细胞株为实验组,以空载慢病毒转染并筛选后的SW480、SW620细胞为对照组,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DUSP2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用细胞划痕
学位
二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建立了自由主义国际秩序。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制度的作用愈发凸显,而美国作为制度的缔造者和推动者享受着国际制度带来的巨大红利。近年来,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做为国际秩序主导者的美国渐现疲态。国际上,新兴大国兴起、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在国内,经济和社会问题突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美国的对外政策变得相对保守。2017年特朗普上台后,提出“美国优先”并把它作为
学位
背景与目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发病率较高,起病年龄、临床特征、免疫组化表型和患者预后呈现出高度异质性。R-CHOP方案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 DLBCL患者的生存率,然而仍有约1/3的患者难以通过常规治疗达到缓解,预后生存较差。双表达淋巴瘤(Double-expresser lymphoma,DEL)是 DLBCL 的高危亚型,
学位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城市人口流动性和异质性增强,相对应产生社会关系疏离、信任网络弱化、规范秩序失调,由此导致人们共同体意识缺失、合作难以达成、集体行动实现存在困难,给城市建设和治理带来了挑战。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主体是居委会、基层党组织以及向基层政府负责的街道办事处,可见社区建设主要由外力推动,居民的参与度不高,社区治理内生性不足,这违背了邻里友爱、社会和谐、守望相助的“社区共同体”治理
学位
背景和目的肺癌(Lung cancer)目前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根据其病理类型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两大类型。其中SCLC约占肺癌病例的10%-15%,其侵袭性强并且易发生远处转移,死亡率高达90%以上。目前SCLC的治疗方式仍然是以化疗为主。虽然
学位
印度尼西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并于2015年与中国建立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是首个发展中国家与中国构建的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人文交流有利于促进国家间增信释疑、夯实社会民意基础,进而影响国家行为,为国家政治互信和经贸合作奠定社会认同基础。对中国与印尼间人文交流相关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保障两国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而且在建设“一带一路”中,打造民心工程具有示范意义。本文从社会学中的文化资本理论的
学位
背景淋巴瘤是血液淋巴造血系统中常见恶性肿瘤,其中,约90%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占10%。针对侵袭性淋巴瘤,化疗仍然是一线治疗标准,但仍有部分患者在初始治疗后出现复发或难治,选择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作为一线巩固
学位
背景和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是恶性肿瘤相关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居第3位,死亡率居第2位。中国每年新发病例37.5万,死亡病例19.1万。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更早的发现和更好的早期筛查和辅助治疗有所改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有所下降,但仍有超过30%的患者初诊为晚期CRC,有不少早期患者进行根治术后仍会出现病情进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