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of Three Dimensional Soil Deformation and Draught Forces on Mouldboard Plough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28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作过程中,牵引力、变形力和土壤应力等多种力相互作用。详细研究不同环境下力的相互作用机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耕作过程。影响上述力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土壤类型、土壤物理性质、流变性质以及湿度、速度和耕作工具形状等。  本研究分析了作用在犁体表面的土壤应力和土壤变形力的空间分布。不同耕速(1,1.5和2m.s-1)耕深(5,10和15cm)和含水率(27,30和33%)条件下铧犁在水田土中作用时所受三维力,并与仿真中的力进行对比。结果归纳如下:  1.在室内土槽实验中,运用两种形状的工具-圆形(横截面积12.56 cm2)和长方形(横截面积12.56 cm2)测量水田土壤在不同含水率(27,30和33%)和不同载荷(7.65,10.20和12.75 kg)下的流变参数。整个实验结果显示:土壤含水率对土壤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变形影响很大,同时合适的工具形状能控制不同载荷下的土壤变形。对于流变参数(E1,E2,λ1andλ2),土壤含水率对其影响很显著,而加载速率不显著。不同含水率、载荷和工具形状下,流变参数的均值差异显著。  2.在传感器和虚拟仪器的协同作用下,测量了作用于铧式犁表面的11个不同点处的土壤应力。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含水率增加,最大应力点从中间部位向犁体后部转移,同时增加从犁体下部向上部转移的力。  3.随着耕作速度和耕深的增加,牵引力、垂直力与侧向力有增加的趋势,但与含水率的影响相反.  4.累积的土壤应力比传感器测得的牵引力小的多,因为传感器测的力代表了力在特定点的空间分布而不是整个犁体的受力。通过用轻质材料替代犁体上下部分,可以减少犁体重量,最终在耕作时减少能耗。  5.整体结果显示,在含水率为27%、耕速2 m/s和耕深15cm时,水平变形力最大为95.25N,而同等工作条件下当含水率为33%时的力仅为35.33N,即含水率对力具有反向影响。含水率的最小影响状况是从30%增加到33%,耕深5cm和耕速1 m/s时降低了27.32%至12.02N。耕速的最小影响状况是27%含水率和15cm耕深时,力增加了15%。另一方面,耕速的最大影响状况是耕2 m/s和耕深15cm,力增加了103.68%。  6.基于EDEM模型,模拟了犁体和土槽土壤。测量所得的牵引力用来标定最敏感的模型参数,颗粒刚度1×108 N/m。研究发现:EDEM模型能较好地研究土壤-工具相互作用。实验结果的水平牵引力变化趋势与仿真结果一致。同时垂直力也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侧向力有些许的变化。实验和仿真结果的趋势显示三维力的变化是类似的。  7.可以得出传感器技术和数值仿真相比较传统的数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提供实时的结果。
其他文献
本文对县级区域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进行了研究。文章以博爱县为例,通过对该县基本地理、水环境状况的分析评价、污染源的调查、水质规划要求,确定了规划的主要区域、指标、对象
提出了一种新型电磁-碰撞复合阻尼减振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建立振动系统在复合阻尼作用下的振动力学模型.通过实验,分别测得相同初始位移激励下振动系统的自南振动、加碰撞阻
本文选择E-51作为树脂基体,甲基纳迪克酸酐(MNA)作为固化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TEBAC)为促进剂,芳纶纤维作为树脂基体的增强材料,采用改进后的热熔法制备环氧树脂/芳纶纤维的预浸
随着各国家工业的不断发展,无损检测作为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有效工具,从而得到更多的关注。无损检测是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利用物体的光、声、电磁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对开封市污水资源化和费用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在研究国内外城市污水回用技术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开封市的用水、供水、排水、水处理状况的特点,认为实行污水回用
  果树仿形喷雾是针对我国目前较落后的果园农药喷施设备与技术而提出的新方法,其工作原理是根据果树的外形轮廓实现精确喷雾。该方法预期能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农药对环境
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导电、导热、减摩和耐磨性能以及低的热膨胀系数,越来越引起工业界的重视.要制备出性能优良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纤维与基体的结合至关重要.
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测算研究涉及因素非常多、范围广,是测算理论研究和实践面临的新课题,在测算体系、机制等方面需要创新;理论及模型研究有一定的难度,并具有挑战性和重大的现实
该文系统研究了Ti-14Al-2Zr-3Sn-3Mo-0.5Si(at%)新型近α合金中α相(TiAl)在不同热处理制度下的析出规律.研究首次观测到钛合金中具有针状特征的α相析出以及同一原始α相晶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