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区地表反照率产品评估与Noah-MP积雪反照率参数化方案改进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oliang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表反照率表征地表向大气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是陆面过程的一个关键参数。利用黄河源区玛曲和玛多两个典型高寒草地站点长达8年的地面辐射观测数据,对GLASS(Global Land Surface Satellite)、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GlobAlbedo地表反照率遥感产品和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中24个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的地表反照率进行了验证与评估,并分析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改进Noah-MP模式中的积雪反照率参数化方案。结论如下:
  (1)GLASS、MODIS和GlobAlbedo遥感产品在玛曲和玛多地区精度各有不同。玛曲地表反照率的年际变化较小,集中在0.16~0.28。GlobAlbedo反照率平均比地面观测偏高0.048;而GLASS和MODIS反照率分别偏低0.074和0.063。统计分析表明,MODIS产品精度相对最高,其中RMSE=0.069,R=0.710。受积雪影响,玛多地表反照率年际变化较大。遥感产品中,GLASS产品精度相对较高,其中RMSE=0.104,R=0.598。玛曲站地表反照率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平均值依次为0.25、0.22、0.19和0.18。玛多站地表反照率季节变化较玛曲站更显著,呈现近似“U”形分布。夏季反照率最小,平均值为0.18,秋季为0.22,与春季较为接近,冬季平均值最大为0.33。基于两个站点的对比发现,三种地表反照率遥感产品在春夏季与地面观测一致性较好,反照率秋季开始增大的时间比观测早,冬季后期遥感的反照率值明显小于地面观测。另外,GLASS和MODIS产品的差异也在秋冬季最为突出。MODIS产品分离雪和云的能力使其在秋冬季的表现更好。GLASS和MODIS都不能准确反映特殊天气条件下地表反照率的变化。
  (2)CMIP5中24个全球模式模拟的地表反照率差异很大。集合平均后,24个模式的结果能较好的反映玛曲和玛多站地表反照率的变化趋势。多模式集合、bcc-csm1-1、bcc-csm1-1-m、CanESM2、CCSM4、CMCC-CM、CMCC-CMS、FGOALS-g2、GFDL-ESM2G、IPSL-CM5A-MR、MIROC4h、MIROC5和MPI-ESM-MR与玛曲地面观测的RMSE和偏差相对较小。在玛多站,多模式集合、bcc-csm1-1、FGOALS-g2、HadGEM2-ES、IPSL-CM5A-LR、MIROC5、MPI-ESM-MR和MRI-CGCM3与观测值的一致性较好。多模式集合能基本捕捉到玛曲和玛多反照率11~3月大、6~9月小的整体变化趋势,在7月份,模拟值与地面观测值极其接近。24个CMIP5模式积雪反照率参数化方案的不同造成了模式之间在冬春季差异较大,这些方案主要包括基于经验性的CoLM、CLASS2.7、ECHAM5、ISBA、Mk3.6、LM3、ORCHIDEE和基于经验和理论推演的混合型的CLM3.0、CLM4.0、JULES、MATSIRO、JSBACH、HAL参数化方案两大类。对这些方案的评估表明,陆面模式模拟效果的好坏与积雪反照率的影响因子有关。
  (3)Noah-MP模式模拟的反照率显著大于观测值,尤其是在冬春季。采用了湿球温度、相对湿度和地形高度确定降水类型的新型雨雪分离方案后,能更准确地模拟出玛曲典型的高地表反照率(2016年1月10~13日)。调整积雪覆盖度方案中的新雪密度可以极大改善积雪反照率的模拟,调整后的方案能够模拟出积雪反照率的日变化,并且对较小的积雪或融雪过程也能较好的刻画。表明对模式中物理意义明确的雪密度的准确表达对积雪反照率模拟结果的改善至关重要。然而,在BATS积雪反照率参数化方案中,调整积雪随时间衰减系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相对较小。雨雪分离、积雪覆盖度和积雪反照率参数化方案的叠加极大提高了积雪反照率的模拟,其模拟效果远大于任何单一方案的改进。
其他文献
本论文利用近年来(2009-2016年)高密度台站小时降水数据、台站与卫星融合降水数据、卫星反演亮温数据与再分析资料,从气候角度深入降水事件展开分析,揭示了北京平原地区不同来向降水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应的大尺度环流条件。本文基于EOF等方法提出了降水系统来向的分析方法,并结合卫星和台站融合降水资料以及卫星反演亮温数据,对不同来向降水事件的小时尺度降水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以此为基础,本论文分析了北京平原
学位
近地面能量通量尤其是潜热通量可影响局地及全球气候,同时气候变化也影响着潜热通量的改变。潜热通量主要受到环境和地表因子的影响,其中的热量因子(辐射与温度)与水分因子(土壤含水量与大气饱和水汽压差,大气饱和水汽压差即在一定温度下大气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间的差值,以下简称水汽压差)是控制地-气间水热交换的关键。由于湿地下垫面水分供给充足且对气候变化响应较为敏感,因此,对湿地-大气间耦合程度进行分析,
中国地域广阔,位于亚洲东部,气候变化、降水分布、雨带移动以及干旱和洪涝灾害均会收到亚洲夏季风的影响,所以研究季风对预报降水、干旱和洪涝灾害具有重要意义。亚洲季风的形成,不仅和海陆热力差异有关,还同青藏高原、行星环流的季节变化紧密联系。青藏高原凭借自己强大的热动力作用,极为深远的影响了我国乃至亚洲的天气气候的变化、大气环流配置,所以因青藏高原而存在的高原季风成为了亚洲季风系统中,第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
学位
极端温度和极端降水是重要的气象灾害,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东亚地区幅员辽阔、人口稠密,对极端温度和极端降水事件都较敏感。过去的一百年,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全球平均温度不断升高。东亚地区近几十年的极端高温和极端降水事件明显增加。2015年的《巴黎协定》提出“控制全球增暖在2℃以内,并力争把温升控制在1.5℃以内”,但是对于1.5℃和2℃温升背景下东亚地区极端高温和极端降
青藏高原海拔高,地形复杂,其热力作用对中国的天气气候乃至全球大气环流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分析研究高原不同下垫面的地气能量交换过程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高原地气相互作用的变化规律。  本文以青藏高原地区不同下垫面总体输送系数、地面热源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为研究目标,首先,利用中国科学院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的野外观测数据计算了位于三种不同下垫面观测点(BJ高寒草地、NewD66高寒稀
学位
土壤风蚀是研究沙漠化状况的重要指标。由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土壤风蚀观测稀少,仅依据观测资料不足以揭示区域尺度的沙漠化现象,因此利用数值模式模拟土壤风蚀状况是研究该地区沙漠化状况的重要手段。目前的土壤风蚀模式多基于单点观测建立,难以完成高时空分辨率、长时间序列、大范围的模拟,而常用的陆面模式中缺少土壤风蚀模块或土壤风蚀模块不够完善。因此,本文发展了陆面风蚀耦合模式,并将其扩展至区域尺度,利用耦合模式的模
学位
青藏高原因其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征和地理位置,形成了其独有的高寒环境,它对东亚地区乃至全球气候变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被称为天气变化的“启动区”、我国年代际气候变化的“驱动器”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放大器”。青藏高原的地形隆升形成的天然屏障,对来自低纬度海洋的水汽输送有着阻挡和转运的作用,它扮演着南北水汽输送“转运站”的重要角色,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季节性降水、冬季南方冰冻雨雪等灾害天气的形成过程中
学位
湖气温差是影响湖泊和大气界面热量、水汽交换的重要因素,湖表是湖泊和大气的界面,研究湖表辐射和能量平衡对理解湖泊局地气候效应机制具有指导意义。但由于青藏高原野外观测试验开展不易,目前对青藏高原湖泊湖气相互作用特征仍需借助湖泊模式进一步研究。驱动数据对模拟结果影响显著,但目前用来驱动模式的再分析资料对高原不同地区湖泊的适用性依然不够清楚。  本文首先利用野外观测数据、MODIS地表温度数据和公用陆面模
学位
本文利用WRF-Chem模式耦合海盐排放参数化公式来研究海盐气溶胶对台风降水、云微物理过程、结构和上对流层/下平流层水汽的影响。我们采用的显式云方案是Lin和Morrison方案。模拟结果显示海盐气溶胶对台风路径、强度影响很小。海盐气溶胶排放越高,云凝结核含量也越高。云凝结核增多会增强水汽凝结成云水过程。海盐气溶胶浓度越高,凝结过程越强,凝结释放的潜热也越多,台风的暖心结构也更加明显。因此,海盐气
江淮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它是我国持续性极端降水高频发生的地区之一,近些年来,发生在该地区的持续性极端降水事件逐渐增多,极端天气高发,导致了该地区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对该地区的气候变化及气象条件等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地温对气温、降水的响应过程会明确影响气候变化。本文首先对江淮地区的地温进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得到该地区地温变化的年际特征以及低频振荡的特征;接下来挑选出江淮地区历史上7次
学位